会计准则供给与需求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准则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会计准则供给分析
会计准则供给比商品供给更复杂,会计准则的变化取决于现有的准则和提供新的准则的能力和意愿,决定于一个社会在现有的准则安排下既得利益集团和新的准则下潜在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或力量对比。影响会计准则供给的因素有:
1.1 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为会计准则提供了选择空间并影响了会计准则变迁的进程和方式,政府干预可能有助于准则变迁,也可能起到根本性的压制作用。
会计准则不但具有经济后果,甚至还会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所以在制定新的会计准则时,政府不得不要对其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做一下评估,或干脆直接通过有关权力机构介入。对于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会计准则供给模式,更是表现突出。就是以民间团体为主导的会计准则供给模式的美国,也不例外的不时对新会计准则的出台进行干预。例如,1962年美国岁入法案规定,如果企业进行指定项目的投资(这种投资目的在于技术更新),就可以豁免一定比例的税金。此法案出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当时美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但是,会计准则委员会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考虑,要求用“递延法”加以反映。显然,这种方法削弱了岁入法案的刺激效应。当时的肯尼迪政府通过对SEC施加压力,迫使其发布了第96号会计文告(ASRNO.96),允许上市公司用“递延法”(deferral)和“流尽法”(flow through method),除此之外,后来的企业合并中的权益结合法,商誉是否摊销,石油天然气行业废井成本的处理,研究与开发费、外币折算等,都受到政府或多或少的干预(刘峰,2003)。
1.2 会计准则的供给效益成本比
每一项能够带来收益的会计准则都需要耗费成本。准则设计的成本是决定准则供给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准则从潜在安排变为现实准则安排的关键就是准则安排实施中预期成本的大小。若准则制定的成本相对收益越小,则供给越充分。反之如果,制定的成本使得效益成本比变得不再合理,供给就会出现不足。下面是对效益成本比的分析:
假设有3种不同层次的组织:个人、团体和政府。我们作如下定义。
(1)I[,i]代表组织层次为个人的第i个特定会计准则。
(2)V[,i]代表组织层次为团体的第i个特定会计准则。
(3)G[,i]代表组织层次为政府的第i个特定会计准则。
(4)R[I]i[,j]、R[V]i[,j]和R[G]i[,j]分别代表不同层次组织第j年的会计准则的预期收益。其中,j代表第j年。
(5)C[I]i[,j]、C[V]i[,j]和C[G]i[,j]分别代表不同层次组织第j年的会计准则的预期成本。
(6)C[,o]代表预期的组织成本。
(7)C[,s]代表预期的阻滞成本。
(8)r代表相应的折现率。
在组织层次为个人的情况下,不同的会计准则的预期的净现值有如下公式:
(这里我们没有使用总收益的折现与总成本的折现的比率,而是采用了NPV净现值公式,只是为了方便,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类似的我们分别得到组织层次为团体会计准则的预期的净现值如下:
这里增加了一项“-C[,o]”这是组织层次为个人时,所不具有的一项成本,团体必然会存在组织,从而一定量的组织成本即“-C[,o]”,它没有折现是相对预期成本C和预期收益R来说,“-C[,o]”是不随时间顺延的,也就是说它是不断被支付的,余额保持为零(这也是我们的一种假设)。
同理我们得到组织层次为政府的会计准则的预期净现值如下:
在组织层次为政府的情况下,又多了一项即阻滞成本C[,s],因为政府在指定会计准则时总不免带有强制性色彩,从而会伤害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导致对此项准则的抵制,产生长期阻滞成本。①
1.3 会计理论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存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会计准则的供给。关于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关系,佩顿和利特尔顿认为,会计理论应当是一个内在协调、联系紧密、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可以被压缩成准则的形式(葛家澍,2000)。我国学者陈今池在《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中也把会计准则作为了会计理论的一部分。刘峰教授在《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中也把会计准则作为了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阐述。会计准则的供给需要恰当、合理的会计理论的指导。没有会计理论的指导,我们的会计准则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会计理论是对实践比较系统的认识,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它能反映会计发展的历史、会计发展的规律,也能预测会计发展的未来。美国会计学会一直比较注重会计理论的研究,尤其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1964年,AAA专门任命一个建立基本会计理论报告委员会,针对如下问题展开研究:现在和未来会计的作用、性质和局限性;适合于综合会计理论报告的概念框架和将来研究结论付诸实践的可能性。从1978年到1985年,由后来成立FASB,陆续发布了6份“财务会计概念公报”,标志着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体系的基本形成。这对美国现在会计准则的相对完备与高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理论水平的发展程度,直接制约着会计准则的供给能力(刘峰,1996)。
1.4 现存会计准则
现存的准则安排或者初始的准则安排具有强化或弱化新的准则安排的能力,即准则变迁中的惯性。根据诺斯路径依赖Ⅱ,一旦在起始阶段带来报酬递增的制度,在市场不完全、组织失效的情况下,会阻碍生产活动的发展并会产生一系列与现有制度共存的组织和利益集团,那么这些组织和利益集团就会通过投资来加强现有制度,由此产生维护现存制度的政治组织,从而使这种无效的制度变迁持续下去,会计准则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同样会加强现存制度的路径依赖,因为沿着原有会计准则变迁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总比另辟蹊径要容易。一旦一种会计准则形成之后必然会形成建立在这种制度基础上的利益集团。他们会不断加强对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性,因此当在新的会计准则开始制定和实施之前必须要充分的考虑这种路径依赖问题,因为它可能会为我们的会计准则供给带来很大的阻力(卢现祥,2003)。
1.5 政府、民间团体的创新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准则供给的水平和速度。会计准则的供给与创新最终表现为责任人的创新力上。政府作为会计准则供给的一个重要力量,它通过颁布与会计准则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强制性对会计准则的供给作出规范,或者,通过专门的机构间接控制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同时,政府还有自己专门的研究机构,来对会计准则的技术、经济后果等问题进行研究,但是,政府提供的会计准则有时候很难充分的代表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民间团体则恰恰能够满足这一点,能够更加广泛地征求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使的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能够充分博弈,最广泛的达成一种均衡。它能够充分吸收优秀的学者专家参与准则的制定。但,二者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并相互补充,互相借鉴。会计准则的供给能力常常受到政府、民间团体的协调与融合水平,以及各自的创新能力制约。
如定义如下外生变量:
G=政府干预;r=会计准则的供给效益成本比;T=会计理论的发展;P=现存会计准则;O=政府、民间团体的创新力。
则会计准则的供给可由如下模型表示:
S=f(G,r,T,P,O)
2 会计准则需求分析
人们对会计准则的需求,源于现有的准则安排无法获得潜在利益。从福利经济学效用理论的角度来讲,人们对会计准则的需求和对商品的需求一样,预期准则能使人们实现在现有的准则安排下无法实现的潜在利益,从而产生了对新准则的内在需求动机。所以,同影响商品需求的众多因素一样,也有许多因素影响人们对新准则安排的需求,只是这些因素相对复杂、抽象。
2.1 企业规模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委托一代理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股权进一步分散,使得信息更加不对称,投资人凭借自身力量独立获取信息的成本相对其收益,已不符合效益原则。如何规范经营管理层的行为以及如何向股东披露真实的企业业绩等,都对会计准则的创新产生了新的需求。此外,企业设计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需要新的会计准则对相应的会计核算加以规范和指导。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企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也出现了许多特殊的会计问题,如人力资源利润分配问题、合并会计报表的国际协调问题、企业并购引发的会计问题、企业控股合并时的商誉确认问题、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问题、环境成本引发的会计问题等。为了会计信息的更广泛可比性,必然要求出台新的会计准则对其进行规范实现会计核算的统一。
2.2 信息技术的发展
技术变化决定会计准则结构及其变化,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既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使原来不起作用的准则起作用,又可以产生对新的准则的需求。例如,以安然和世界通信为代表的舞弊丑闻,促使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并要求美国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财务官(CFO)对其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宣誓(黄世忠,2002)。美国萨氏法案和其后SEC的一系列法规给公司治理、财务报告披露和审计独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信息技术在保证企业就其内部控制环境的状况进行持续、可靠地披露,以及内部控制有效性向外部审计师提供年度审计意见,最终促使企业在遵纪守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保证企业合法经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归档、监控、评价、衡量/考核、沟通以及报告这些行为需要与企业信息系统高度集成。文件管理系统、ERP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企业绩效考核系统、计分卡系统、电子邮件工具和商务职能都是企业关键敏感数据的来源。一个柔性、开放且安全的技术平台是建立守法体系所必需的。信息技术部门和审计部门之间的持续合作也是守法体系成功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在原来技术水平上不可能起作用的会计准则变的有效了,同时也激发了适应新的信息技术水平的会计准则的需求。所以说,信息技术对会计准则的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2.3 资本市场的发展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信息披露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会计准则的需求有很强的影响。在资本市场发展初期,而企业与银行债权人主要是一种直接融资关系,投资人和债权人很少利用会计信息,这种对会计信息的有效需求不足,最终表现在对会计准则的需求不足,造成会计准则发展缓慢,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特别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在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事实上成为公司内部控制人的情况下,大股东或控股股东已从外部信息需求者成为内部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因此,它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需求者。例如美国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企业主要靠资本市场融资,直接融资方式居于次要地位,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处于供需两旺态势,自然就促使了对会计准则较高的需求。所以,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制约着会计信息的需求,影响着会计准则的需求。
2.4 政府及其他利益主体
无论是会计准则的供给还是需求,政府始终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因为政府需要可靠的宏观经济信息、需要维护经济秩序以及需要征税的基础等。其他利益主体如投资人、债权人等也通过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产生对会计准则的需求,具体不再赘述。
同样如果我们定义如下外生变量:
C=企业规模;I=信息技术的发展;K=资本市场的发展;G=政府及其他利益主体
得如下模型:
D=f(C,I,K,G)
3 会计准则均衡
会计准则的均衡是指人们对既定准则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盛洪,2003)。从供求关系上看,会计准则均衡就是会计准则供给和需求达到了一致并实现了“帕累托最优”。会计准则均衡的实现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博弈过程。准则供给者的创新是经过成本收益分析的,如果新的准则安排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准则供给者就会把准则创新的动机转化为实际行动;反之,如果新的准则安排的预期收益小于成本,准则供给者就不会实行制度创新。在准则供给者愿意实行准则变迁的过程中,如果提供的准则在当前的环境下满足了准则需求者对新的准则安排的评价,就可以实现暂时的、相对的均衡;反之,如果准则供给者提供的新的准则安排不能满足准则需求者的需求,就难以实现准则均衡,或者即使通过强制性准则供给达到了准则均衡,也会因利益上的冲突而使新的准则安排低效率,甚至失效。会计准则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其需求和供给必然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不同而已。会计准则的有效性主要是由制度(准则)供给者的供给意愿和能力所决定的。
注释:
①本部分参考了L·E·戴维斯和D·C·诺斯的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