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国民产业中最重要的支撑行业之一。由于建筑行业涉及面广,作业环境受地形,环境,技术等各个因素的影响。所以当前还存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前言:建筑工程规模大,周期较长,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立足脚跟,每一项建筑工程的开展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建筑行业想要保证投资者的权益,就必须做好质量管理。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近年来,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取得了一些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在管理工作上还是沿用原来的管理体系,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问题。比如老生常谈的政企职责不明确的现象。本应该是由政府监督管理的工作,由于受到区域部门保护而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有些事情本应该是企业内部解决,但是企业却踢皮球,认为这才是政府应该解决的事情。建筑工程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的时效性就无从谈起。
1.2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相关法律部门早就明确的规定好了关于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也通过法律法规明确了建筑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主要工作。但是依然有一些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浅薄,做事情的时候喜欢想当然,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违反相关规定与相关标准的情况,甚至一些企业更是没有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的方案与要求进行施工。更有甚者,偷工减料。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希望在市场上可以蒙混过关,扰乱市场规则。比如偷工减料建设出来的“豆腐渣”工程,极大的扰乱了市场规则。将很多踏踏实实做建筑的企业推到了一个不利地位。
1.3建材市场不规范
我国的建材市场不规范,不一样的材质出来不同的效果。但是现在很多建材为了谋取高额的利益,会夸大材料的价值。甚至抬高或者降低建材的价格扰乱建材市场。建筑企业在购买建材的时候,也没有严格执行市场的准入标准,甚至还出现一些企业部门利用市场相关制度存在的弊端,在建材市场来获取自己的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不规范的种种行为,都让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展开。
1.4工程监理单位与施工人员存在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建材市场不规范,一部分原因就是很多工程的监管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管并不重视。或者是对不合格材料的购入并没有及时的制止。此外作为监管单位,在施工之前对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异议,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施工不周之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严重的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
其次是施工人员的问题,现阶段依然存在无证上岗的情况。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并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所以很多包工头会临时招聘一些闲散的但是能做苦力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对于建筑方案与设计一无所知,这也严重的影响着工程施工的速度与工程的整体质量。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完善管理体系
要想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尤其明确政府和企业自身的责任。不管是在施工之前,还是施工过程中,双方各司其职,也为各自的职能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出现“踢皮球”的现象。
首先是政府加强控制。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做到公平,公正的执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政府应该严格的按照市场准入规则,对承建单位进行严格的筛选,杜绝一切不合格的企业。然后是健全建设市场的竞争机制,保证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为建设市场构建出一个优质的外部环境。此外政府还应该主义承建单位出现垫资的情况,随时监督承建单位的资金状况,避免出现拖欠工程款的情况。
其次是建筑企业。建筑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主要工作。在明确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慎重的选择工程设计和监管单位,与此同时还要开展合同管理和质量监督的工作。建筑企业应该考查设计单位是否具备设计整个工程的能力,比如可以在选择设计单位之前,给设计单位一个部分的建筑材料,看设计单位是否可以通过对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然后对比设计单位之间的设计方案,选择最满意的设计单位。然后是质量监管单位,在选择质量监管单位之前,企业应该调查监管单位之前监管的建筑工程完成情况,是否出现对建材监督不严格,对工人错误情况不予纠正的情况等。
综上所述,完善管理体系,规范建设各方的行为与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2加强质量管理
建材市场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但是这种不规范并不能通过建筑企业去校正。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加强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质量责任制度来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体。将建材问题的责任归到每一个采购员的身上,并且做好了纪律,一旦工程出现建材质量问题不佳的问题,就追究采购员的责任。但是采购员并不一定都是专业人员,作为非专家消费者,他们可能也无法判断建材质量好坏。这时就可以采用竞聘的方式去组建一支精英采购队伍,让其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效果。准确的落实工程材料,技术,设计方面的管理工作。
2.3完善工程监管制度
首先是完善政府对工程的监督职能。政府要依照我国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政府要监督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单位以及监管单位的工程承建资格,工程方案设计一旦发现错误,立马予以纠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政府应该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技术的标准进行施工,政府会定期来检查工程质量。政府通过监督可以极大的约束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的行为。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创造优质的外部条件。
其次是内部监督。除了政府监督之外,建筑工程内部应该设立一个专业的部门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并且制定监管制度,比如监管责任制度,每一个监管人员划分不同的区域监督,并且对每天的监督工作检查签字。这样一来,工程出现了问题,就可以直接追究监督人员的责任。这种方式可以让监督工作人员警惕起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以此来保证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
2.4上岗培训
现阶段施工人员的质量稂莠不齐,很多包工头在接受建筑施工的任务之后,临时组建了一个施工团队。无论这个团队之前是否有经验,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建筑企业都应该对施工团队进行上岗培训,明确员工的责任。此外,还应该为了工程质量应该杜绝一切无证上岗的情况。
3、总结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要让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过关,就必须要参与到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人员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德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3):132.
[2]张友帅,陈刚,郝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39.
论文作者:陈军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企业论文; 单位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政府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