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世界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迈向21世纪的进程中,世界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是一体化和区域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国际经济格局。明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无疑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课题。
一、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
(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作用
进入90年代,和平、发展、改革成为时代的主题。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逐步实现着同世界经济的接轨。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及未来走向必将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中国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国际经济地位,获得巨大经济利益。中国经济发展对未来世界的贡献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世界上幅度最高的经济增长,1979—1994年GNP年均增长率达到9%,特别是在8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对外开放、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推动作用。在未来的15年间,东亚地区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而中国又是这一地区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的这种发展势头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大国和东亚周边国家的关注。
第二,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也对各国投资者产生了极大诱惑力。从对世界产品需求来看,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同时,中国进行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也需要巨额投资。在建立现代经济的物质框架和产业体系过程中,幅员广大的中国将给世界资本市场带来日益增长的需求。据测算,到2010年左右我国引进外资金额还会大幅度增加,并继续保持发展中国家吸收直接投资第一的地位。
第三,中国经济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12亿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改善,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中国的发展状况和趋向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从相互经济联系来看,据世界银行预测,1994—2004年,亚洲GNP增长率将保持在7.6%,正是这一如此高的持续增长,使世界经济得以在2004年前保持3.8%的增长率。而从亚太地区来看,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增长名列前矛,而且与亚太地区国家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有着密切经济贸易关系。中国70%的经贸活动是在亚太地区国家(地区)间进行的,85%的投资来自这一地区。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1世纪将是亚太的世纪。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未来15年的高速发展以及持续到下世纪中叶的现代化进程,将创造出规模宏大的商品、资本和技术需求,在拓展世界市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而在此中受益的首先是提供技术、资金和商品的发达国家。因此,某些西方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作法,不仅是对中国经济腾飞这一不可逆转趋势的阻挠,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自身经济发展的抑制。
(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多极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格局正朝着以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地区为中心的三大区域性集团并立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齐头并进,表明各国一方面利用贸易自由化以扩大国际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又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力阻竞争者进入区域市场。
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格局的上述变化对我国经济将产生有利的影响。首先,多极化的发展过程中尽管还会存在局部的矛盾和磨擦,但是和平与发展是基本的主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集中力量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更好地实现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其次,当代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国际化,发展中国家要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而发达国家进一步发展必须依赖发展中国家市场。这样,只要我们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就可以大大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最后,多极化必然导致相互依存加深。中国作为目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运用较大的经济总量、多样化的经济结构、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更好地周旋于多极经济之间,减少对个别国家依赖,多方面获得经济利益。
但是,区域集团化也带来了挑战,使中国的国际贸易条件趋向严峻。由于多种原因中国没有参加区域性集团,不能依托稳固的地区集团走向世界。因此,尽管中国贸易发展已经达到相当规模,而且具有发展潜力,但这种对外经济联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待改进。面对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挑战,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中国加入区域集团经济提供了契机。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从本国的实际经济利益出发,循序渐进,稳妥参与,争取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世界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影响
总体上讲,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仍然处于缓慢增长状态,低速发展的格局难以改变。世界银行预测,1994—2004年的未来10年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2%;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出现明显反差,分别为2.7%和4.8%;特别是亚洲地区GNP增长将持续高达7.6%。与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的状况明显不同,中国80年代以来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增长率为世界平均增长率的1—2倍。这种增长格局及未来趋势表明,虽然对外开放使中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但由于中国是资源和人口大国,内需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国际经济的总体低速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率没有根本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周边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同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80年代以来的经验表明,对中国经济成长形成制约的外部因素主要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一般水平,而在于世界经济增长的结构特点和地区分布。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加快了一般加工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因而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与出口的快速发展。目前这一转移仍在继续,因而我国经济仍有可能保持较快增长。同时,9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仍在亚太地区,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继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带来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这种状况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四)世界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从现在起到2010年,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呈现逐步加速之势,其主要特征是科技进步成果的普及以及在各经济领域的渗透和应用。目前世界贸易中,直接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贸易额约65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额的15%。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将某些丧失竞争力的传统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抢占竞争的制高点。这种变化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发达国家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使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利用技术扩散和转移的后发优势加快经济发展,进而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①]
中国目前处在经济转型阶段,在经济分工中是国际科技发展与产业扩散的重要承接者。从总体上看,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我国劳动力充足、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将逐步削弱。从动态比较优势来看,利用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机会赢得发展地位的机遇将会有所下降,而某些传统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及服务业将成为中国与国际产业结构变动相衔接的主要内容。从分工层次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将逐步由现在的垂直分工接近水平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将从现在的水平分工走向垂直分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贸易,通过灵活的贸易政策和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在不同层次上多途径参与国际分工。
但是,世界科技进步加快对于我国总体上讲是挑战大于机遇。到2010年,世界科研活动80%以上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的格局难以有重大改变。而对于下世纪的世界经济和市场来讲,增长速度固然重要,但主要已不是增长速度和产品价格的竞争,而是产品、质量的竞争,甚至主要是产品中所含科技成分和创新因素的竞争。面对科技进步的加速发展和结构调整趋向,中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不仅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结构转型能力和国际适应性较差。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及技术转移,提高参与科技进步国际化的能力。国际科技进步转移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实现的。据估算,目前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掌握着世界80%以上的新技术应用专利和1/3的国际技术转让。我们应利用跨国公司的雄厚资金实力和技术资源,加快资本技术型产业利用外资的步伐。
(五)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增长快于国际贸易增长,国际贸易增长又高于世界经济增长,这是9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的基本特点,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这一趋势不会逆转。这主要得益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速度加快和世界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从直接投资来看,目前发达国家的投资率只有15%,发展中国家则高达25%。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投资增长迅猛。据估计,该地区今后10年的投资将高达1.5万亿美元,占全球银行可动用资金的1/4。据世界银行预测,今后10年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数额可能达到1.5万亿—2万亿美元。从国际贸易来看,据预测,到2000年世界贸易额将比现在增长50%,年平均增长7%,两倍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到2010年世界贸易额将从1994年的4万亿美元增至16.6万亿美元,占世界产出的比重由15.4%增至35.6%。[②]
以上投资和贸易发展趋势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能保持速度和市场优势,吸收投资前景良好。从发达国家来看,相互之间直接投资的减少迫使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寻找投资出路,一旦某些发展中国家展现出良好前景和具备相应投资环境,国际资本就会加快进入步伐。这也是发达国家进行国内结构调整,转移部分产业资本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力图在我国赢得市场份额和寻找投资机会的愿望,有利于我国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在经济合作中处于有利地位。然而,充分利用外资既为我国发展经济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也对中国利用外资政策提出了新课题,这主要是在我国急需大力发展而又利润丰厚的行业中,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已显示出外国直接投资试图垄断中国市场的趋势。随着外商投资增加,中国在生物医药、光电、通讯、航空、新材料等诸领域也面临着跨国公司投资进行垄断的可能。既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外资及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中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又要防止外国资本垄断国内市场,这是中国利用外资政策所面临的严峻课题。
从发展对外贸易来看,继续扩大出口规模仍有一定拓展空间,但是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阶段转变已是当务之急。总体上讲,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结构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国际市场上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在增加,服务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而中国所提供的商品尚未及时适应这种变化,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以及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由于这类产品出口过大,市场相对集中,引起国外对我反倾销指控,对外贸发展形成冲击。从发展趋势来看,东南亚及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很快,与之竞争也将加剧。因此尽快摆脱我国在已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更新换代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是中国未来外贸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展望
多极化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将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与世界各国建立起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经济合作关系,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实现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进程。从世界多极化格局来看,我国与未来世界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同北美、欧洲和东亚三大经济圈经济关系的状况和变化。
(一)中美经贸关系在我国对外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个“最大”之间的关系,关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稳定。近几年来美国日益关注亚洲,通过多种方式力图在亚洲实现经济扩张。考虑到中国潜在市场的巨大吸引力,美国经济界、企业界也在扩大同中国的经贸合作。由于中美两国在自然和人力资源、科技、市场等各方面各有优势,经济互补性很强。中美经贸关系有着共同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从我国来讲,美国市场大,购买力强,消费结构和层次均多样化,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大多进入美国市场。1995年我国出口商品的16.6%进入美国市场,中美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4.5%。因此,中美双方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很强,特别是美国市场对中国外贸发展十分重要。但是,中美经贸关系始终受到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困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美方贸易逆差问题。由于中国对美出口增长加快,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使得中美双方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的磨擦增多。由于高额贸易逆差使美国要求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并在中国市场准入方面施加压力。其次,美国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带头向中国索要高价,极力加以阻挠,成为阻碍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因素。开放的深入进行,与世界经济逐步接轨从而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大势所趋。因此,美国在中国加入WTO上的态度仍将是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障碍。总体上讲,各方面因素决定,中美双方的经贸关系将是斗争与合作相互交织,逐步向前发展。
(二)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欧洲联盟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既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进口设备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也是中国进出口的重要市场。1995年,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额为403.4亿美元,双边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4%。经贸领域的互补性决定中国与欧盟间继续发展关系的必要和可能。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更多地建立在共同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欧盟更看重中国的市场条件和在亚洲的潜在影响。
但是,中国与欧盟关系在近期内存在着较多障碍。首先,欧盟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虽然表示欢迎、支持,但同时,欧盟对中国加入WTO的要价很高,寄希望于通过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方面对中国施压,以最大限度地进入中国市场。这为中国加入WTO增加了相当难度,也是我们难以接受的。其次,欧盟拒不承认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对中国贸易采取了一些歧视和不公正的做法。欧盟单方面对中国一些出口商品实行数量限制,并频频对我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成为迄今为止对我反倾销最多的贸易伙伴;此外,欧盟的新普惠方案利用所谓的毕业机制,将中国7大类出口商品排除在享受普惠范围之外。这些都使中国出口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最后,中国与欧盟之间存在贸易逆差,而且结构不尽合理。1995年中国对欧盟出口的机电产品只占出口额的33%,而从欧盟进口的机电产品却占进口总额的75%。同时,中国出口欧盟的机电产品较之国际上同类产品价格仍然偏低。改进这些不利之处将成为促进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的契机。
(三)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俄罗斯目前经济仍处在缓慢恢复时期,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同中国的更广泛合作是势之必然。近几年内俄罗斯用于市场消费的50%左右的商品要由进口来满足。因此,尽管随着俄罗斯轻纺、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与其经贸发展的互补性有所削弱,但是从中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角度考虑,必须重视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关系,重新开拓俄罗斯市场。特别是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在军工产业方面有许多高新技术。随着90年代后半期中国资源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加快技术进步的需要,中国对俄罗斯的资源和技术需求必将进一步扩大。中国需要从俄罗斯进口机电设备、运输工具、化肥、木材等产品。因此,对外合作有着进一步拓展的前景。据预测,中俄贸易额到2000年有可能达到100亿美元。中国应当高度重视出口这一地区的商品的质量和信誉,保持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随着双方的共同努力,在俄罗斯渡过其经济困难后,两国经贸关系的巨大潜力将进一步转变为现实的合作效益,并达到两个世界大国应有的合作水平。
(四)中国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国家的合作,是中国在未来世界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一极。总体上讲,中国是区域性的经济大国。“中国需要亚太,亚太也需要中国”,任何亚太组织没有中国的参加都是不完整的。从亚太地区内部合作来看,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亚太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贸易关系。中国与APEC成员国间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3/4;中国吸收外资的85%也来自这一地区。中国与亚太经济国家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合作的基础首先来自于发展的相互推动。中国经济的迅速成长将为亚太地区吸引更多投资。创造经济增长的动力。此外,无论在产业结构还是要素禀赋方面中国和亚太国家都存在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中国可以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吸收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转移出来的生产技术,加快结构转换升级。日本着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四小龙”则相继跟进,发展日本让出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结构转型升级的链条和分工水平的竞争更加密切了各国的经济联系,将会促使中国与亚太国家经济结构走向高级化。总体上看,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着三个不同合作层次,第一层次是日本(包括美国),第二个层次是与东盟和“四小龙”;第三个层次是同香港、台湾。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互利互补的基础上实现联合和协作是必然之势。依靠同港台合作,密切与东盟和“四小龙”的联系,发展同日本(包括美国)的关系,是基本方针。
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中日经济关系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中国成为日本继美国之后的最大贸易伙伴。从发展趋势看,中日合作仍将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日本作为发达工业国与发展中的中国在经济上有着更多的互补性,日本为中国提供现代化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则为日本提供资源和市场;中日两国经济仍会保持较大差距,中国与日本经济合作仍然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种发展关系状况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在中国经济实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后,将逐步有所改变。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但是互补性与竞争性同时存在。从互补和协调性来看,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出口产品主要是资源性的互补。东盟国家向中国主要出口初级产品;中国向东盟出口轻纺制品和农产品。这种建立在各自自然资源丰富且互相补充基础上的合作,是近年来合作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其次,中国拥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某些门类技术日趋成熟。因此,中国既接受高分工阶梯日本、韩国等国的技术转移,又可向处于低分工阶梯的东盟等国进行产业传递,从而在区域分工与产业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双方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竞争逐步显露。一方面中国的制成品开始较多地进入东盟国家,与那里正在形成和发展的同类产业产生竞争;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与东盟国家出口产品有很大的同构性。而世界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相对平稳,这就形成激烈的竞争。在吸收国外直接投资方面,中国与东盟也存在着竞争。加之南中国海争端及东盟某些国家因误解对我产生的不满,都有可能成为今后双方合作的障碍。
(四)在未来的经济合作中,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应引起更多关注。目前,拉丁美洲是仅次于东亚的第二个“增长极”,拉美国家经济连续4年向良性方向发展。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机会增多,前景广阔。从中国与拉美国家经贸规模来看,目前仍处在较低水平。1994年双方进出口总额为47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口22.5亿美元,出口24.5亿美元;中国在拉美的投资总额仅为3亿美元。从长远发展前景来看,有利的一方面是,拉美经济稳定发展,意味着该地区进口需求将趋扩大,进口支付能力也将增强。同时,中国对拉美地区开展贸易的手段有所加强,以往困扰外贸发展的运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金融、保险服务有所加强。但另一方面,不利因素则更为突出。首先是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出口商品市场和国际资金市场上都存在着直接的竞争。出口商品市场的竞争在于,拉美国家的制成品出口与中国出口制成品都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性,市场指向区位又都是北美和欧洲,因而在有限的国际市场上出现此增彼减的态势。同时,对国际资本需求的日趋扩大,对资金的争夺也难以避免。其次,继墨西哥大规模对中国产品罚征高额反倾销税后,一部分拉美国家也加剧了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活动。被征收反倾销税或遭反倾销调查的产品,大都是轻纺产品,正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较有竞争力和出口数量较大的产品。而一旦被逐出拉美市场,再想重新进入则很困难。最后,由于台湾开展“银元外交”的影响,拉美地区仍有16个国家与中国没有正常的外交关系,这也不利于经贸活动的开展。因此,长远来看,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关系只能是巩固扩大现有成果,逐步挖掘潜力。
注释:
①《论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特区发展战略》,《亚太经济》1995年第5期。
②《“九五”期间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机遇、挑战与对策》,《经济研究参考》1995年第174期。
标签:世界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世界格局论文; 经济学论文; 欧盟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投资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