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正朝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以实现生产现场设备的实时监控,引导电力系统与其他系统构建连接通道,提高生产运行效率。因此应当着重依据生产运行环境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科学选取,加强系统控制、监管与维护水平,提升电力系统运转水平。
关键词: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艺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电力部门生产工作的平稳、安全和高效率的开展。传统的电力部门融入高科技技艺,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生产力,而且还能够解放大量人力劳动,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符合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因此,目前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加强自动化技艺与电力部门的融合发展,这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举措。
1现代自动化技术具有的优势特点
1.1规范化
自动化技艺在国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和提升阶段,其专业化、精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不断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自动化技术发展程度。并且我国的电力部门近年来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慢慢与国际相接轨。我国越来越多的电力公司拓展了海外市场,和各国电力行业开展交流,谋求开放合作共赢。所以,为应对这种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我国许多电力公司在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上按照国际规范开展,以便于技术的全球间交流。
1.2维护方便
作为整个系统的重点难点,电力系统维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当前的电力系统维护技术还不够完善,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能够使电力系统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维护工作的简易性。此外,还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对电力系统进行监督,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维护的灵活性以及科学性。
1.3融合一体化
自动化技术由多种不同环节的工序构成,自动化技艺的实现需要多个步骤工序的配合。所以,要想自动化技术能够得到提升与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对自动化技艺开展了系统化、整体性的调整与完善,使得各项工序间一体化程度更高。具体来说就是要对部分工序开展简单化处理。简化各个工序,开展一体化处理,可以使各个工序间的衔接更为紧密。这既能够很大程度降低人力工作量,而且能够大大提高电力部门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2PLC技术概述
PLC技术是基于数字运算,将数字运算作为操作手段的一种电子系统。该种电子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编程性质,不仅能够发出人性化的运算、控制指令,而且还具有有些的操作控制效果。在PLC技术的具体使用中,其能够对电气设备产品本身的储存量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进而建立起具有较多数据基础的数据库,构建出更加强大的单元控制功能。同时,PLC技术的使用还能够促进电气产品、设备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推动电气产品的效率以及控制水准不断提高,进而满足现实生活对于自动化系统用的需求。
3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3.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气管理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为电气管理提供了电力系统中流量电流、电压和公路等数据信息,进而为电气管理的准确性提供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电气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往往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和控制带来的误差,即其误差精度可以控制在0.002左右,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突破性价值得以体现。当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减轻了电气管理的工作量,提高了电气管理的工作效率。一般来说,基于电气自动化操作的电气管理工作量大概是传统技术操作下工作量的1/10,甚至更少。
3.2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技术的应用
在现阶段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已经开始对PLC技术进行具体的应用,该种应用使得空调使用过程中的自动化、人性化特征不断加强。在PLC系统的具体使用中,主要将其安装至空调自动化系统的冷冻子程序。现阶段空调的冷冻自动化系统主要实施以下几种空中方式:
(1)继电气控制系统发挥功能的方式;(2)数字式控制器发挥功能的方式。上述两者在使用中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劣势,影响着具体的空调冷冻系统运行效果。而PLC控制系统在空调冷冻系统的具体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对空调冷冻系统进行简单、快捷的控制,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优质的发挥空调冷冻功能。
3.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应用于电网调度中后,能保证电网系统正常稳定运行,使得电力系统和其它下级调度中心有机统一,为电网调度中各项操作间的有效融合提供保障,并提高操作的便利性。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具备高度统一的集中化特点,能够对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研究表明,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辅助作用下,电气系统的反应速度能保持在0.01-0.05s的高速范围内,几乎实现对运行过程的同步跟踪。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使得电网调度更可靠、更稳定、更安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系统问题带来的损失。
4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要点
在电力系统行业管理工作体系内,要想提升系统管理水平和运行安全性,就要集合运营管理需求建立健全系统化管控模式。目前,电力系统要想具备良好的操作性能和操作环境,就要对设备以及控制流程进行简化,从而提高对故障问题的敏感程度,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修复和诊断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就较为突出的可靠性特点和可行性价值,因此,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故障搜索和处理,维护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效果。
第一,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将逐渐趋于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市场经济全面进步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成为了行业的基础导引,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技术运行效率,就要践行技术信息化发展规程,确保能对电力行业的环保价值予以分析,建构完整的监督监管机制,且能降低电能损耗几率,为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的优化提供保障。第二,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将结合监控技术和监督管理制度对相应操作流程予以完善,以保证技术应用效果能满足实际需求,为智能化电网功能化管理以及优势项目监督提供保障。另外,电力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要对要点予以集中监管,电力系统操作模式也主要以物理模式居多,为了保证其敏感性,就要积极应用自动化技术流程,实现技术管理和智能化发展目标。第三,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就能提升运行的经济性价值,避免不必要的项目影响具体操作流程,且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这种经济性较好的管控流程能维护电力系统的操作工序以及电网发展的基本效果。
结束语
当前社会生产提高了用电需求量,对于电力系统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致力于实现对电力企业二次设备的自动控制,将其与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监控技术等技术结合,可以更好的提升电力系统的控制水平,为电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支出,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卉祥.浅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12):23.
[2]李伟.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初探[J].居舍,2018(30):62.
[3]董国燊.电力系统及火力发电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8(20):223-224.
[4]栗进波.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9):132.
[5]王继亮.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初探[J].农家参谋,2018(11):191.
论文作者:蔡勇清 许建强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电网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