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危机冲击与全球贸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危机论文,贸易论文,全球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GDP下降近3%。全球经济的衰退使得众多国家的生产、就业、消费、外贸同步出现大幅下降,而2010年上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全球贸易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由经济衰退或复苏而导致其他一系列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本不足为奇,但是,全球贸易在危机期间的大幅下滑和危机后的大幅回升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而特别的关注。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全球贸易额下挫幅度高达23%,不仅远高于3%的全球GDP下滑幅度,而且是自“二战”以来全球贸易衰退最为严重的一次。2010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0年全球GDP增长率有望达到4%,而2010年9月2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则根据2010年前两个季度全球贸易的复苏情况,预测2010年全球贸易增长率有望高达13.5%。全球贸易大幅度震荡的原因成为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所关注的焦点。
国外学者对危机造成全球贸易大幅下滑的原因进行了广泛探讨。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导致各国收入水平下降进而导致进口需求萎缩是全球贸易下滑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在受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发达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①也有学者认为,危机期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蔓延对全球贸易的萎缩具有重要影响。②还有一部分学者从贸易信贷的角度解释了全球贸易在危机期间大幅下滑的原因,他们认为,金融危机引发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信用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瘫痪”,进而导致贸易融资渠道不畅、难度加大,由于贸易融资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贸易信贷的萎缩必然导致贸易量下滑。③显然,上述逻辑也能解释经济的复苏同样会带来贸易的增长。因此,本文也将着眼点置于探讨危机中全球贸易下滑的主要原因,因为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
虽然现有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危机期间全球贸易下滑的原因无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是,无论如何,仅仅从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信贷萎缩等角度,或者是这些因素简单叠加的角度,都无法解释在全球GDP下降3%的情况下,全球贸易萎缩竟高达23%。我们认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急剧”萎缩,与当前国际分工新特点有关。伴随着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以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为载体的产品内分工和贸易得到了较快发展,当前的国际分工已从以传统的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为主向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转变。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众多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工序或环节被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产品的价值链被分解和延长了,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全球价值链,即产品内国际分工。在这种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中间产品贸易在总贸易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不论产业的定义有多么精确,国际贸易的很大一部分属于产品内贸易而非产业间或产业内贸易。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下,由于生产过程被分散在全球范围内,外部冲击不仅仅通过最终需求的变化(比如出口的突然减少)对企业造成冲击,同时也有可能引致中间投入品供应商的断裂而形成强烈冲击。因为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产品内分工要求每个企业只集中生产最终产品的一个或几个零部件,企业间会形成中间产品的供给或需求关系,因此从最初的投资到最后的销售,整个生产计划的成功实施取决于生产链上每一个环节获取信贷的可能性,而一个起初的外部货币冲击,例如银行终止某一现存的信贷链,将会通过生产链产生连锁效应。即起初的金融冲击会通过生产链不断扩散其影响,从而对处于供应链网络中的所有企业产生影响或冲击。本文拟以产品内分工下的全球价值链为视角,从理论层面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贸易急剧萎缩的深层原因。虽然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已逐渐散去,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但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问题本身的认识,而且对于在后危机时代产品内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如何避免和防范类似问题重现,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相互作用:基于货币循环的分析
关于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重农学派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即货币循环。重农学派把货币仅仅看做是流通经济中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媒介,它的作用会随着生产货物的销售以及初始贷款的偿还而结束(这是建立在以下假设基础之上的,即企业所获得的所有利润都分给企业所有者,因此不存在未分配完收入,生产过程中所有价值增值都通过工资或者利润的形式转化为家户收入,这种情况也可看做简单再生产)。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循环与实际生产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因为:生产过程被分散为很多环节,并且每一环节的产出构成了下一环节的投入,最后一个阶段形成最终消费品,而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任一环节上的所有企业都需要通过信贷融资支付其生产成本(包括中间消费品和使用资本品)。货币循环开始于生产企业向银行借贷以便进行生产,结束于贷款偿还,这一过程所需耗费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生产时间。由于中间投入品不是最终产品,且只适合于特定客户的需求,因此转而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此类中间投入品是非常困难的,即便能够转换,其成本也是高昂的。据此可以推断,供应链上任意一个供应商的断裂,都将在中短期内影响到整个生产链。因此,受到冲击后,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需求端企业将其采购需求转向其他替代供应商,但会因此承受更高的生产成本,最糟糕的情况便是终止生产。
由于生产和商业流通都需要耗费时间,而且并非每一阶段都能得到及时支付,所以经济体系的运行需要信用货币来支撑和润滑。因此,高水平的产出意味着高水平的借贷,而高水平的借贷同时又意味着在整个经济周期中违约的可能性增大。为了避免出现过高的风险,管理当局一般会强制性地对银行部门规定一个最小流动资产和负债比率。此时,银行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关键,因为在商业周期内信贷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会影响到整个生产链。为了更好地从货币循环的角度理解开放条件下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相互作用,我们首先从封闭条件下的货币循环分析入手,进而推广到开放条件下。
1.封闭条件下的货币循环
大多数货币循环模型都从企业为进行生产而对银行产生信贷需求入手进行分析。为了简化模型而又不改变模型的逻辑推理,假设企业所获得的所有利润都分给企业所有者,因此不存在未分配完收入,所有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附加值都通过工资或者利润的形式转化为家户收入。而银行决定是否给企业发放信贷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第一,经济中的系统风险;第二,对生产部门市场前景的评估;第三,对企业项目管理和还款能力的评估;第四,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如果银行向企业提供信贷,企业便可购买生产投入品、支付工人工资、销售货物给消费者或者其他企业(如果该企业生产的是投资品或中间产品)。而当企业获得相应的支付后,便可向银行以及其他向它们提供信贷的供应商还贷。即便信贷关系是发生在生产部门之间,但是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这种准信贷最终仍会导致生产者对银行信贷总额的增加。银行贷款的偿付不仅仅导致货币功能的结束,而且能够使得银行在谨慎性贷款—资产比例约束下从事新的信贷业务。由于这是一种信用货币,货币循环中的任何货币注入都会用债券进行平衡。
由于资产的价格与经济周期有关,且管理过程一般是顺周期的,即当经济周期趋向繁荣阶段,资产价格就会上升,谨慎比例就会提高,银行和企业的客户中不良表现比例就会下降,从而进一步推动银行继续扩大信贷;相反,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时,在银行抵押的资产价格就会下降,对企业的风险评估也相应上升,导致企业信用等级下滑,结果是银行风险规避倾向增强,对信贷等级评价的微观决策最终会导致信贷紧缩甚至衰退。银行向企业提供每笔贷款时都会按照其风险对资本充足率进行加权。反过来,每个企业所特有的风险取决于系统风险以及生产部门对经济衰退的抗风险能力。当银行贷款给一个企业时,信贷货币是可以“无中创造”(Creation ex nihilo)的,并且只要满足以下要求,这一运行系统就是可持续的:第一,生产计划能够支付成本并给予生产要素应有的报酬;第二,银行系统不出现超出资本充足率的情形。
如果满足既定的假设条件,即所有的利润都分配到家户,而且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消费,最后的状况与初始状况相一致,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货币循环的结束。当贷款全额归还后,所有货币的功能即告结束,净流量之和为零。为了保证这一点,所有的实际交易必须按照计划完成,即不存在库存。货币循环的这一特点向我们展示了该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质:实体经济系统中的任何货物存量都对应着金融系统中相应的应收账款。库存可能是计划内的也可能是计划外的,但不管是计划内还是意外的存货增加,都必须用企业未分配利润或者银行信贷进行融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企业普遍存在结构性储蓄缺口,任何存货的增加都会导致其信贷需求相应增加。
当然,上述分析实际上大大低估了实际循环的复杂性。在现实中,多种生产计划会同时存在,因此循环的完成将取决于经济系统中其他一系列经济活动的状况。由于企业并非单一的,一些企业生产最终产品,而另外一些企业生产投资品或中间产品,加之银行本身也要支付工资和分配利润、消费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向家户存款或企业存款支付利息等,这都会导致生产循环和货币循环要比上面简单的模型所描述的复杂得多,而且循环的周期越长,参与到供应链中的个体数量就越多,信贷的额度也就会越大。
2.开放条件下的货币循环
上述从货币循环的角度对封闭条件下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相互作用的分析很容易推广到开放经济条件下。
如前所述,目前产品生产的分散化意味着个体之间的联系被分布在不同国家,以利用不同的要素禀赋所带来的优势,这也就意味着组成相互联系网络体系的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而且从事进出口的企业与国内企业相比,一方面,要面临更多的风险和困难;另一方面,国际化生产以后,平均的生产时间亦会延长(因为此时有着更高的交易成本,如交通运输费等)。因此,任何一个涉及海外生产行为的企业与国内企业相比,都需要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取特别的信贷或担保。由于各国商业周期和资本充足率并不一致,且存在相互独立的波动,因此生产链上任何一点所面临的信贷配给风险都会增加。
在开放条件下,国内生产要么供国内消费,与进口品形成竞争,要么用于出口。另外,从全球价值链来看,国内最终产品的生产还会包括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这会增加循环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循环的长度。复杂程度越高,产生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与封闭条件下相比,开放条件下更为复杂的另外一种情况便是,一国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购买力会部分转移至国外,特别是在产品内分工和贸易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如果母国从他国进口中间产品进行最终产品的生产,但是最终产品在母国销售而没有出口,那么母国产出数量就会大于销售的数量。除非最终产品有部分被用于出口,否则母国最终产品的意外存货就会增加,所需信贷也会相应增加,而国外来自于生产和加工中间产品的工资和利润所形成的储蓄也会增加。与封闭经济条件下不同的是,开放条件下所描述的最后情况与初始情况并非一致。从国民账户来看,上述情况其实就是母国贸易收支的赤字(其他国家的贸易顺差)。
经济系统中任何时刻都有多种生产计划同时存在,会伴有巨额的信贷。银行受资本充足率及谨慎比例的约束,信贷的扩大迟早会达到一个极限,而一旦达到这一极限,便会制约银行进一步放贷的能力及现有信贷链的续约能力,进而导致信贷紧缩。由于国际贸易要比国内贸易复杂且风险更大,其信贷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中所占权重更高,因而通常也要求有特殊的保障措施,如单独针对国际贸易的信用保险等。众所周知,国际贸易还会大大增加供应链的成本(关税、运输和保险费、行政费用以及时间成本等),因此,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信贷(例如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尤其会受到信贷紧缩的影响。因此,在金融危机期间这些由国际贸易所产生的信贷受到冲击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此外,银行对涉外企业进行贷款时,通常会考虑涉外企业信用等级以及自身的谨慎比例。当一个涉外企业的信用等级下降,就会影响它获取新信贷的能力,进而降低货币循环中的信贷货币创造能力。涉外企业信用等级越低,贷款的风险就越高,附加在谨慎比例上的风险权重也就越大。随着涉外企业信用等级的恶化以及银行贷款组合质量的下降,一方面,会降低涉外企业获取信用贷款或对现有贷款进行续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会降低银行利润,最终会导致银行实施新贷款能力减弱,而这反过来又会形成新的信贷冲击,进而往复循环。与封闭条件下相似,经济周期趋向繁荣或衰退会对银行信贷和企业生产及贸易产生方向相反的“放大”作用。
实体经济部门间的相互作用:基于产品内分工下货物循环的分析
上一部分从货币循环的角度分析了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相互作用。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源自于外部的金融冲击如何通过全球价值链在实体经济中进行传播和扩散,并形成反馈效应进而往复循环,以至于对国际贸易产生实质性冲击,接下来有必要对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的不同部门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先对简单的货物循环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广到开放经济条件下。
1.简单的货物循环
从供给层面看,企业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用于国内销售或出口;从需求层面看,企业使用投入品创造附加值,以实现雇员补偿、缴纳税收和获取利润。在实践中,随着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产品内分工的深化,生产过程会涉及一系列紧密相连而又分布于不同国家的环节。如前文所述,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存在于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中,因为生产领域中的货物流动会在货币循环中形成一个对应的金融流量。在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中,货物的实际流动可以通过稍加改造的投入产出表加以表示,如表1。
表1中,横向表示的是为生产最终消费品以形成供给和出口而对货物的使用需求;纵向表示的是部门j的需求,即从本国和其他国家供应商处购买商品以生产货物、支付要素报酬的需求。部门间的
2.开放条件下的货物循环
在开放经济的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企业可以进口它们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也可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进行再加工。通过分解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进口和出口以及明确中间产品的原产地和其生产部门的国别,我们可以将上述简单货物循环所描述的部门间联系推广到一个包括两个国家两个部门的开放条件下的简化模型,如表2。
由于经济周期能够通过最终需求的变化(国内需求和出口)而影响跨境经济活动,通过表2所描述的开放条件下货物循环所链接的部门间联系,我们可以对冲击通过产业价值链的传播进行简要分析。当上文描述的产业内关联遭到冲击或破坏时,发生在价值链任何阶段的金融冲击在实体经济中的传播,不仅表现为需求驱动型的后向关联性传播,而且表现为供给冲击型的前向关联性传播。影响实体生产部门的信贷紧缩会导致金融冲击,这种冲击在国与国之间传播的密切程度会因为产品内分工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异。即便是非破坏性供给冲击,需求方企业能够迅速找到替代供应商,但由于必须付出更高成本,必将导致产品价格上升。那么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当国内中间产品和进口中间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较低时,数量的微小变动就会引起价格的大幅波动。在中间投入品具有差异性的条件下,这是非常典型的情况,就像石油和矿产,两者之间的相互替代非常困难,即便能够替代也会消耗很多时间,在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货币损失。
金融冲击在实体领域中的传播、反馈及放大:基于两种循环融合的分析
本文前述两个部分,分别从货币循环的角度和货物循环的角度,对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相互作用以及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实体经济部门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本部分将从两种循环融合的角度,对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做出进一步分析,即金融冲击如何通过价值链在实体领域进行传播,实体领域又是如何向金融领域进行反馈,进而形成往复循环的放大效应,以至于对国际贸易产生实质性的冲击。为此,我们可以将银行资本充足率中风险资产的权重(银行对企业评定的信用等级)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因为制度上的比例要求通常会约束银行所能实施的放贷总额。
前述分析指出,货币循环开始于企业为给生产过程融资而对银行产生的信贷需求,而银行决定是否对其发放贷款也会考虑一系列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银行决策的主要依据是其与申请贷款企业之间的业务关系。在产品内分工价值链条中,一个客户的不良表现会给其供应商带来风险,而一个关键供应商的困境也可能导致生产计划的失败。一些产业部门(如建筑和汽车)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更是顺周期的,顺周期企业的信用值将会通过微观经济渠道对其客户和供应商产生直接影响。
由于资产的市场价值和风险通常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所以经济周期的状况对银行扩张或紧缩信贷具有放大的顺周期效应。实际上,当经济周期从下滑走向衰退时,资产的市场价值就会降低至某个临界值,迫使银行停止新的信贷发放,甚至取消现有的信贷安排以降低风险,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信贷紧缩。显然,当一个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它就必须削减生产,这反过来又会通过供应链影响到其供应商和客户,也会通过家户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影响到最终需求。
特别是处于价值链中间的企业部门,作为两头冲击的连接点,供给导向型冲击和需求导向型冲击,会产生“共振”效应。根据上文所描述的货币循环,冲击会同时影响到流动变量(应对冲击所产生的对信贷货币的额外需求)和存量变量(申请额外信贷企业的信用等级以及进一步扩张发放贷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因此,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即便一开始只是有限范围内的微小冲击,但一方面受实际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叠加效应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同时受金融冲击流量和存量的叠加效应的影响,最终会产生巨大的系统性影响。如此一来,即使初始的金融冲击是外生的,但它对产业链的影响效应将会导致这种冲击通过实体经济的循环产生反复的叠加效应,而这反过来又会通过金融部门对违约风险的预期影响到货币循环,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金融中介机构初始的资产负债表。实际上,预估的资本充足率中风险资产的权重合成了实体经济和货币循环之间的动态作用,包括存量—流量的相互作用。从流量角度来看,资本充足率中风险资产的权重是同时考虑金融和生产层面信用等级评估的结果,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可能通过供应链传播的供给驱动型冲击等相关风险,这一点可以通过需求驱动型冲击进行考查。从存量角度来看,实体经济的冲击会导致非计划存货的增加,进而延长信贷货币的循环周期,致使企业流动性资产需求相应增加,因为贷款难以得到及时且足额偿还。其结果,不仅货币的功能难以如期结束,而且在金融层面,坏账的累积也恶化了银行资产负债平衡表以及资本充足率。存量效应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国内部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金融部门密切相关,资产负债表的蔓延效应极其普遍。
假定一个初始的稳定状态,所有的存量和流量都是既定不变的,我们可以分析由于外生原因(比如信贷紧缩)使得一个生产项目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所可能导致的影响及其结果。其作用的因果链如下:(1)冲击首先发生在货币循环,并且影响到位于生产链某一环节上的企业的生产计划。因为该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无法立即转向其他的供应商,而且转换是必须付出成本的,所以生产过程的中断将通过高成本在整条价值链上产生回应。实际冲击一旦通过整条供应链发生作用,它就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前向或后向关联效应进行传播并放大。(2)外生供给冲击也会影响到需求,因为生产成本的上升将会引致价格水平上升和需求下降,最终将导致第二轮需求驱动型冲击。(3)实体经济中的冲击通过下列渠道(机制)反馈到货币循环系统:一是通过供应链所导致的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库存增加,致使循环系统中信贷货币量上升;二是影响企业信用等级的金融风险沿供应链蔓延。由于受到资本充足率的约束,银行系统的货币创造能力是有限的,这反过来会降低银行拓展新的信贷的能力,恶性循环的最终结果是国际贸易量萎缩。
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金融危机从货币循环向实体经济蔓延,进而通过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全球价值链,对全球贸易造成巨大冲击的原因。结果表明,当金融部门面临资本充足率约束时,两种循环中所存在的反馈效应会将初始的冲击不断放大。当然,通过产品内国际分工下的全球价值链发生的实体性传播效应,在不同国家、不同部门之间呈现非均匀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影响参与到生产网络中的单个企业的贸易活动的信贷约束,都将产生一个系统性的跨国影响,包括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
本文认为,如果银行一开始就在资本充足率所定义的体制性约束能力下从事信贷业务,并且资产按照市场进行定价,那么,共振效应放大了实体经济和货币循环之间的前向和后向传播,导致了很强的非线性结果,会使得贸易出现大幅萎缩。2008年末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行为以及2009年开始显现的在实体经济部门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全球GDP的下降及国际贸易量的大幅萎缩),都是这种共振和放大效应的极好例证。从这一点来说,阴霾渐去的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教训,这一教训有助于我们在后危机时代对如何解决宏观经济顺周期中的谨慎原则问题进行更多的思考,以便能够将经济繁荣的潜在风险以及源于金融部门的经济不景气降至最低。当然,如何从货币循环和实体经济之间关系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以将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就中国而言,随着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在国际上的前向关联度和在国内的后向关联度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在积极参与产品内分工以获取更多“专业化”利益的同时,适度地使中国制造业部门对中间投入品的需求更多地向国内供应商倾斜,不失为应对将来可能的外部金融冲击的一种可选思路。
注释:
①Alessandria and George,"Inventories,Lumpy Trade,and Large Devaluations",Research Department,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 Working Paper,2009; Joseph Kaboski,"The Great Trade Collapse of 2008-2009:An Inventory Adjustment?" IMF Economic Review Working Paper,2010; Berman,Nicolas and Philippe Martin,"The Vulnerability of Sub-Saharan Africa to the Financial Crisis:The Case of Trade",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Working Paper,2009.
②Anne Krueger,"Protectionism and the Crisis",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Spring 2009; Victor K.Fung,"Jobs,Global Trade and the Perils of Protectionism:The Imperative of Restoring Confidence",VoxEU Working Paper,2009; Chad P.Bown,"Protectionism is on the Rise: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VoxEU Working Paper,2009.
③Raddatz and Claudio,"Credit Chains and Sectoral Comovement:Does the Use of Trade Credit Amplify Sectoral Shocks?" Forthcoming,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9; Levchenko and Lewis,"The Collaps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During the 2008-2009 Crisis:In Search of the Smoking Gun",Prepared for the IMF Economic Review,October 2009; Jagdish,"Collapse in World Trade:A Symposium of Views",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Spring 2009.
标签:银行信贷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贸易金融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信贷配给论文; 循环贷款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资本充足率论文; 金融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货币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