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10kV配网更是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10kV配网的因素有社会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设备管理因素等。这些方面的问题给10kV配网的运行质量造成极大的困扰,甚至会使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较大威胁。鉴于此,本文对10kV配网线路运行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10KV配网;运行故障;措施
1 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分析
1.1 不可抗力的因素
不可抗力主要指的是自然条件。雷雨季节是影响10kV配网运行的主要因素,每年的春夏季节,恶劣的雷暴天气会使10kV配网线路故障频发,其中山林和湿地地区为雷电事故高发区。以我国西北地区的某电力企业举例,该企业在去年跳闸和接地故障就发生了691次,其中由于雷电因素造成的事故就有389次,占总数的一半还多。在大风天气,会导致线路不稳定,若是遇到强风,可能会出现线路断裂的状况。还有就是强降雪天气,线路中的电线是有一定的荷载指标的,大雪的堆积可能会超过线路的荷载,同样也会造成线路断裂等情况。
1.2 线路老化造成的影响
10kV及以下配网是整个电网结构中最常用且应用最广的配网类型,该配网由于分布范围广泛,因此很难做到及时的维护和检修。再加上10kV及以下配网在装配线路当初质量要求低,导致线路和电力设备老化加快。现如今,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家用电器的普及,导致各个地区的用电量持续上升,给原本就承受能力有限的配网运行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自然会带来设备和线路寿命的缩短。
1.3 管理疏忽
在日常配网运行管理中,部分配网运维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消极怠慢、岗位职责不明确以及缺乏相关的运行管理知识。在这样运维管理模式下,会使10kV配网线路中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消除配网线路设备的缺陷,遇到事故不能及时抢修复电,给企业和电力客户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并会威胁工作人员和老百姓的人身安全。
2 10kV配网线路运行故障的防范措施
2.1 局部放电检测
将TEV法与UHF法联合起来,对特定配网范围内的各个开关柜,单独针对其局部放电故障加以测试,通过测试得出局部放电极值、频数等,通过此检测与应用得以判断TEV法实际应用中的功效,以及同UHF法之间的配合关系,也能得到来自于开关柜方面的相关信息,对应创建一个专门用于局部放电检测的信息数据模型。
2.2 排除故障
采用分段检查的方式来对10kV及以下配网的故障进行排除是一种常用手段。例如对于一些隐形的线路故障,采用传统的高空作业方式往往很难发现问题,从而使排查效率大大降低,此时如果将问题细化、分解,将故障区域分成多个分区,逐个对各分区进行合理排查。此时,使用排除法就可以准确判断出故障点的位置,这极大的提高了检修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为了提高10kV及以下配网的运行监控质量,可以建立配网数字自动化系统,这对于故障的发现和排除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3 加强不可抗力因素的防范措施
雷暴天气对配网线路的危害较为严重,雷击易导致线路过电流、设备烧毁、绝缘子击穿,针对这点,线路设备在设计施工时,需加强线路设备防雷水平,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线路整体能够有效防雷,保护线路安全。
2.4 变压器、绝缘导线的两侧应当安装避雷器
应在配网线路中安装封闭性能高的金属工具,以此来减少雷击过电压形成的弧光短路现象。
针对接地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确定其电阻值能够使线路有效接地,防止漏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泄雷通道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数量,还需保证通道能够畅通,避免出现阻塞,这也是一个合格的接地网络该具备的条件。对于接地网电阻值的检测,要保证在每两年就进行检测,而对于雷击多发的路段,要保证每年都检测一次。若是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接地网阻值不合格,就该增加接地等级或是重敷。
2.5 加强运行和维护管理,预防和控制外因导致的10kV配网系统故障
首先,交通车辆在正常运行工作进行当中,容易对配网线路的架空杆塔造成损害,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准备好良好的警示牌子,比如说“禁止攀登”或者“高压风险”之类的内容,从而起到良好的警示效果。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拉线工作,积极开展防反光处理工作,比如说在高压线路方面积极设置相应的防反光套或者涂刷一定的油漆,提升路人的注意力。其次,还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针对10kV配网系统故障的外在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张贴一定的宣传标语,投放一定的广告,提升人们关于保护10kV配网系统的认识。再者,10kV配网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破坏和盗窃,对此,需要积极采用良好的管理工作,加大安全管理的执法力度,一经发现,严加惩处,逐渐保证和提升10kV配网系统的良好运行,减少电力故障和问题的出现。
2.6 树立电线杆
树立电线杆是10kV及以下配网的运行维护中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工作。因为在10kV及以下配网输电线路中线路的架空基本上都是靠电线杆来实现的,保证电线杆的安全和稳定异常重要。一般来讲电线杆埋在地下的深度要达到电线杆本身高度的1/6左右。为了应对少数地区土质腐蚀性较强的问题,该地区的电线杆还应进行表面的特殊处理以增强防腐蚀性。同时,为了提高木制电线杆的使用年限,在立杆之前可以对木制杆进行表面碳化处理。
2.7 加强对检测技术的应用
暂态对地电压法,简称:TEV,属于带电监测技术,实际运用中体现出高度的灵活、敏感、抵御干扰等特征,被广大的配网运行检测所认可。然而,实际的配网环境必然存在多种干扰源,使得TEV单独监测的作用相对有效,特别是当配网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例如:开关柜中出现局部放电故障时,TEV法可能准确做出判断,对此则需要联合超高频法进行检测。
超高频监测法,简称:UHF,主要应用于电气设备的监测,例如:变压器、电缆、同步电机等。以往的局部放电监测通常由于被测信号频率过低,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干扰等,无法有效监测到局部放电故障。对此可以提高被测信号频率,使其处于超高频区间,通常达到500MHz~1500MHz,再提取来自于系统局部放电的高频信号,进行检测,以此来提高检测效率。
2.8 定期巡检
对于10kV及以下配网的运行维护工作来说,定期巡检是最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常进行定期巡检,能够及时发现配网运行过程中设备和线路存在的隐形问题,有助于维护施工人员及时解决提问,消除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一般意义上的定期巡检内容包括短路、断路的检查;固定元件是否松动;各部位的开关是否工作正常;需要接地的装置是否与大地接触良好。做好定期巡检的工作,及时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会给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带来极大的便捷。
3 结束语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理念,对于10kV配网系统故障解决和处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外部环境因素导致10kV配网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十分之多,对此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预防手段,同时针对于10kV配网系统自身的一些故障,需要从配网系统本身的各项情况出发,加以控制和处理,提升整体的预防效果,促进10kV配网系统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刘伟光.10kV配网线路运行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机电信息,2014,(33):18-19.
[2]张兴铮.关于10kV配网线路运行故障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J].科技风,2015,(20):93.
[3]刘鹏祥,周金萍,潘颖瑜.10kV配网故障停电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85-88.
[4]刘钊.10kV配网线路常见施工故障解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02):100-101.
论文作者:饶尤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线路论文; 网线论文; 故障论文; 电线杆论文; 因素论文; 局部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