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的发展 五十年的变革 上海工业体系形成整体化优势 进入高新技术超常发展新时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十年论文,工业体系论文,高新技术论文,新时代论文,上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是上海工业发展最快、变化最为深刻的50年。上海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中叶。到1949年上海解放时,全市拥有大小工厂2万多家,职工53万多人,工业固定资产27亿多元,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工业总产值35亿多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全国工业最集中的城市。但是,旧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上海工业当时的水平也不高。新中国的成立,为这个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经过这半个世纪的发展,上海工业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工业布局,都发生了极大变化。1998年,全市工业企业超过5万家,资产总计超过9000亿元,工业总产值5897亿多元,按照指数计算,比经济恢复时期结束的1952年增长80倍。
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50年来上海工业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建立了一大批国有工业企业并在全市工业中发挥主导作用。解放前,虽然私营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大比重,但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企业掌握上海工业命脉。解放后,上海立即接管官僚资本企业而形成第一批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到1952年,全市共有国有企业228个,分布在冶金、化工、机械、纺织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26.7%。“一五”计划期间,市政府集中力量对一批国有企业投资,使他们在全市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二五”计划期间,运用私有工业企业全部公私合营后生产资料掌握在国家手中的有利条件,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上海第五钢铁厂、上海重型机器厂、吴泾化工厂、上海炼油厂、吴泾热电厂等上百个大中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更加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后,特大型的国有企业宝钢和上海石化兴建、续建,对大量的国有老企业改造、重组,并运用国有资本吸收国外资本、社会资本,发展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国有工业企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更为雄厚。1997年,上海国有工业企业有3245家,资产总计3603亿元,工业总产值159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1%。
由于过去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国有企业脱离市场,缺乏竞争,影响了它的效率、效益。但是,经过逐步深入的改革,上海国有工业企业的产权已经明晰,政企不分的状况已经改变,面向市场的内部运行机制已经建立。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解决了社会负担过重、富余人员过多和资产负债率过高等三大历史性难题,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改革开放已使集体所有制工业、“三资”企业和私营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1998年,上海集体工业的总产值95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三资”的总产值158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9.2%。国有企业和其他多种类型的企业将共同在上海工业面向新世纪的新一轮发展中大显身手。
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50年来,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是上海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又一标志。解放时,上海工业以轻纺工业为主。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88.2%,重工业仅占11.2%。工业的支柱是纺织、造纸、卷烟、火柴、肥皂、面粉、橡胶、皮革等8个行业,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6%,其中纺织行业独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4.8%,被称为上海工业的“半壁江山”。冶金、化学、机械等重工业十分薄弱,炼钢能力只有3万吨,轧钢能力只有7万吨,硫酸和烧碱的日产量分别只有31吨和5吨,机电企业仅拥有普通金属切削机床1.8万台,大多数从事修配业务。
为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从“一五”计划开始,上海工业把投资重点放在加强重工业方面,同时在1956年至1965年,先后对全市工业进行三次大规模的调整改组,裁并改合生产能力过大的卷烟、纺织、制笔等轻纺行业,从无到有地建立电子、仪表、手表、航天、汽车、石油化工、航空等新的工业部门或企业。到1965年,钢和钢材的年产量分别达到242万吨和201万吨;化学工业已能生产89种石油化工产品,发展了化肥、农药、活性染料、多种抗菌素;机械工业已能制造1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4吨载重汽车和轿车、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高精度半自动磨床、8800马力船用低速柴油机、2500万伏特回旋加速器;轻工业发展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合成洗涤剂。轻纺工业使用非农业原材料的比重由1949年的13.8%上升为42.5%;重工业产值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上升到43.4%,轻工业的比重下降为56.6%;上海工业已经由纺织工业为主,演变为一个生产门类较多、协作能力较强、轻重工业比重较为适当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地工业迅速发展和国外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上海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上海工业审时度势,产业结构逐步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一方面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汽车、通信设备、电站设备、钢铁、石油化工和家用电器等6个支柱产业,一方面压缩棉纺织等初加工产品和一批缺乏市场、污染严重的产品。1998年,轿车的年产量达到23.5万辆,电话程控交换机812万线,汽轮发电设备540万千瓦,钢1603万吨、钢材1417万吨,6个支柱工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27%上升到48.2%,成为上海工业进入90年代以来持续8年实现两位数百分率增长的重要的增长点。
进入90年代后期,上海工业的产业结构又开始新的调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上海工业要面向新世纪、建设新高地、再创新辉煌的要求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上海工业决定把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重点,同时实行支柱产业的升级和发展都市型工业,加快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支柱工业为支撑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按照这一发展目标,已经制定1998年至2000年实际投资1900多亿元的三年滚动投资计划,1998年,信息、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的总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5%。
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旧上海的工业企业,一些规模较大的分布在黄浦江、苏州河沿岸,更多的小企业则混杂在居民区内,不少企业还以居民住宅作为厂房,对城市环境和工业发展都很不利。50年来,上海工业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布局,使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1957年,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委员会决定,结合工业的调整改组,在郊区开辟新工业区,从而开始了改变上海工业布局的第一战役。到80年代,在近郊先后建立的工业区有漕河泾、彭浦、高桥、桃浦、周家渡、北新泾、长桥、五角场等8个,在远郊建立的卫星成有闵行、金山卫、吴淞、吴泾、松江、嘉定、安亭等7个。这些工业区和卫星城在80年代末有工业企业1200多个,其中有不少大中型骨干企业,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
进入90年代,按照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要求,与开发开放浦东、发展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和工业本身的调整、发展相结合,上海工业布局又开始了新的大调整。至1998年,内环线内106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相继有500多家工厂(车间)迁出,腾出了350万平方米的场地用于发展第三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
同时,一批新的工业区如浦东金桥出口工业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王桥工业区以及郊县的9个市级工业园区相继建设起来。1998年,由于乡镇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市区工厂向外扩散,地处郊区的企业数和工业总产值都已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市委、市政府关于上海工业的实力体现在郊区的要求已初步实现。
为全国作出巨大贡献
50年代,上海工业的发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同时也充分发挥其老工业基地的作用,出产品、出资金、出技术、出人才,为全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巨大贡献。
从出产品、出资金来说,50年代至70年代,上海工业的投资在全国工业投资中一直只占较少份额,但其通过贯彻“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上海工业方针,工业总产值仍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利税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调往全国各地的日用消费品占全国省际调拨量的60%到40%,钢材、机电设备等生产资料也大量调往各地。改革开发后,上海工业以积极态度对待各地工业迅速发展的挑战,实行“三改一加强”,力争为国家多作贡献。1998年,上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约占全国的十六分之一,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十二分之一,实现利润约占全国工业利润总额的七分之一,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第一,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个百分点。
从出技术、出人才来说,解放后上海工业创造了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等许多技术上的第一,先后有1000多个工厂全部或部分迁往西南、西北、中南、华北等地,有40多万名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支援全国,改革开放后又通过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与不少地区得到共同发展。
上海工业50年的发展变化和为全国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但也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在,市委、市政府对上海工业提出了建设新高地的跨世纪发展要求,上海工业将抓住机遇,显著提升技术能级和国际竞争力,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努力在全国工业中保持领先地位,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