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
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低场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上述患者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低场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吻合,诊断准确率高达100%。结论:磁共振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ovarian sex cord stromal tumor.Methods:collected in January 2013 - January 2014,our hospital of 30 patients with ovarian sex cord stromal tumor,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multiple row helical CT and low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xamination,inspection and the result was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findings.Results:th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row spiral CT examination and low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xamination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pathological findings,diagnostic accuracy as high as 100%.Conclusion:mri in the diagnosis of ovarian sex cord stromal tumor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value,is worth popularizing widely.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NMR);Ovarian sex cord stromal tumor;Application value
临床上,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发病率较低,约占卵巢肿瘤的8%[1]。但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影像学表现非常复杂,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探究磁共振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患者年龄在1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0±2.1)岁。临床表现:上述患者均存在月经异常、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
1.2方法
上述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低场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取患者仰卧位,使用超导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2W2序列(TR 4000 ms,TE 96 ms);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快速自旋回波位反转恢复脂肪抑制([TR 3500 -4800 ms,TE 38- 44 ms,);矢状位、冠状位、轴位自选回波(400 - 560 ms,TE 10 -20 ms)。与此同时,进行增强扫描,矢状位、冠状位、轴位T1W1(TR 400 - 560 ms,TE 10- 20 ms),层间距设为2 mm,矩阵512* 512。
2结果
上述患者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低场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吻合,诊断准确率高达100%。患者均为单发性肿瘤,右侧发病18例,左侧发病12例。肿瘤直径在5.0-13.5cm之间,平均直径为(8.5±2.0)cm。表现:13例不规则表现,10例叶状分布,7例圆形表现。417)结果:29例患者低信号表现。427)结果:3LC7高信号8例,内部裂隙低信号;O4不均匀高信号表现7例,肿状物低信号表现19例,肿物种有点状、条状、片状高信号表现。
3讨论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误诊率比较高,大部分为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迄今为止,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与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病毒等因素密切相关。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是由于胚胎和性锁间质衍化生成,临床发病率较低。
相关研究资料证实,通过影像学检查可诊断该肿瘤的性质,进而了解该肿瘤是否为复合性、实性、囊性,是否存在腹水情况,影像学检查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2]。磁共振对机体软组织的分辨率非常高,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诊断价值非常明显,通过磁共振成像能有效分辨卵泡结果,并较为细致、全面的观察肿物情况。相关研究资料指出,盆腔附件低信号实性肿块或427) 上表现为高信号,在增强后出现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则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3]。笔者认为,在427) 上呈明显强化、高信号的实性肿块,也应考虑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可能性。而与多排螺旋CT检查相配合,能有效提骨组织分辨率,清晰显示骨化情况,明确肿物具体位置,两者结合,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可全面、立体的观察肿物情况,全面提高诊断准确率,进而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指导。通过本文研究证实,上述患者多排螺旋CT检查以及低场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吻合,诊断准确率高达100%,提示磁共振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性。
综上所述,磁共振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与多排螺旋CT检查相配合,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方如旗,曹代荣,翁淑萍,等.卵巢肿瘤蒂扭转的MR 影像表现( 附8 例报告)[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 5):95-96.
[2]赵书会,强金伟,张国福,等.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MRI 诊断及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5:431-435.
[3]李娴,朱来敏,孙新海,等.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MRI 表现[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16:1738-1741.
论文作者:聂素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卵巢论文; 肿瘤论文; 磁共振论文; 间质论文; 患者论文; 检查结果论文; 冠状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