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对于整个城市来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是反应一个城市政治、经济及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规划城市道路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空间的问题,还要考虑到美观的问题,也就是要进行道路的绿化与景观建设,以改善城市的道路环境,提高城市的人文环境质量。
关键词: 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我们的城市建设不能只局限于铺路等措施,而是要从城市本身的综合去考虑道路建设的问题,道路的规划继承了过去,表现着现在,更要考虑未来的城市发展,要结合每个城市不同的特点和人文环境,物质环境,地理环境等,创造出有特色的,符合城市需要的交通枢纽,体现人文自然完美协调统一的高境界。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概念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就是指从美学观点出发,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道路空间的美观以及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主要应用园林植物材料(乔木、灌木、花卉、攀援植物、地被植物等)通过不同的布局形式和栽植手段,对城市主干道系统进行装点,让使用者(驾驶员、乘客以及行人)感觉安全、舒适、和谐所进行的设计。城市主干道绿化,不但可美化主干道,还有净化空气、减小噪音、减尘、防风、防火、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秩序等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化存在的问题
2.1 忽略了绿化带与周围建筑之间的联系
许多城市规划师和风景园林工作者在进行设计前,没有去道路现场做实地调查,导致设计与实际脱节。例如:植物的大小与城市道路的宽度不匹配,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设计的植物栽种的位置与电线杆和地下管道争夺空间,影响了树型、树冠的生长。还有就是树木生长高度过高,与高处的线路发生干扰。在遇到大风天气时,将会导致树枝与线路牵连,可能会导致线路中断,给人们带来经济损失甚至是生命威胁。
2.2城市特色不突出
与城市的功能与形象没能很好地相结合。多个城市街道都主要乔木、灌木配置。“千城一面”问题严重,而且树种较为单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市树、市花在城市绿化中应用的比例不高。
2.3城市道路景观层次不分明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可分为两层,具体如下:(1)城市道路的整体概念。城市道路以及其两侧的建筑物、行道树、广场及标识牌和广告牌等等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道路的整体形象。(2)景观表现的空间节点,主要包括道路本身、人行天桥、交通岛、停车设施、标志标线、道路照明、休憩设施、排水设施和其他附属设施等。
2.4太过强调绿化从而忽略了交通的便利
在道路上栽植树型不紧凑、高大的树木,将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种植大量的乔灌木,将会阻挡行车时的视线,在环岛上这一矛盾将更会为突出。树木太多会使道路显得过于拥挤,不利于节省城市道路占地面积,对城市建设不经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化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3.1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化设计要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来规划城市的建设,要依据本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所起的作用和所处地位,给城市做一个好的定位,制定一个有效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道路规划要坚持维护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要频繁的变换,否则必将导致建设工作的失误。不能脱离实际的问题,可以从基础着手,根据形势进行研究,这对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很重要。要不断的结合本身的问题,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的规划体系,因地制宜,编造出更详细更专业的道路规划设计。要不断加强对于城市道路规划的宣传力度,要人人参与,发动广大群众,多多为城市的道路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
3.2功能原则
由于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其相对应的道路绿化的功能也会有所差异,设计的着重点也会有不同。比如,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应以安全和防护问题为首,绿化设计时,需要考虑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植物的尺度要与观赏者的速度相符;生活性道路如以步行为主的街道的绿化设计,要更多地从静态角度去考虑,植物营造的景观效果,花、红叶的四季变化、植物的形态、高低及所形成的轮廓线等。因此,进行道路绿化植物设计时首先要对道路有充分的了解,明确其性质定位,使营造出的景观满足道路的使用功能要求。
3.3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想要做好城市的道路绿化,应该提前设计好方案。首先,应该认真对城市道路的周围环境和条件进行现状分析。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树木品种以适应本处环境。并且,根据南北方气候差异选择不同树种。尤其是对于北方,应该多种植常绿树木,以免在冬天时整个城市都光秃秃的,影响美感。其次,应该选择适合自己城市的标志性树木,以建立一个特色鲜明的城市。
3.4道路绿化要体现景观特色
道路绿化景观是城市道路绿地的重要功能之一,不同的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协调空间上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季相变化等;道路绿化景观在统一协调的前提下植物的色彩、花期、随季节变化,由于物候起的变化植物随季节的推移而时刻变化着。
3.5适度把握好艺术性的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在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后,还要通过艺术性的构图原理,把植物的个体与群象的形式美充分的展示出来,运用调和、均衡、韵律的手法,以不同的区块重复,以节奏感来体现韵律,以达到心境的平和、视觉的享受,同时,道路绿化又和园林不一样,它是动态的景观,不能变化太复杂,要得到人在绿中走,车在画中行的效果,就必须线条整齐、花色简洁、层次分明,近低短、远高大,与周边的景致要融为一体。
3.6要坚持道路和环境设计协调统一原则
道路应与周围地形协调、尽量融合,以形成道路与地形特点相适应的视觉特征。另外,景观节点还应在道路整体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设计。可以说,道路与环境是一个景观整体,景观节点则充分地展现了这一整体的特色,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应注重整体和细节设计的协调统一。只有道路元素协调,才可能形成完美的景观。
3.7生态原则
在道路绿化设计中,要充分认识生境差异,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具有最佳适应性的植物品种和群落形式。要创造出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群落,首先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了解植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关系。温度、水分、土壤、光照及空气等环境因子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不仅有影响作用并且有制约的作用,从而影响且制约着景观的完美性。
3.8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景制宜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施工,而且要符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条件,这样可以降低很大施工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根据道路周边的环境建设符合风景的绿化景观,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要充分利用施工场地中的微地形,如果处理得当则可以丰富造园要素,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层次感,也就相应增加了道路绿化景观园林的整体艺术性,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两行树了。
4结语
随着我国车辆的日益增多,城市的交通量不断增大,对城市交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现象都迫使我们要对城市的道路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以满足以后和未来城市道路建设发展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从现代城市建设的需求出发,规划未来的发展,满足人们高品质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管海宁.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06).
[2]王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及施工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0,(09).
论文作者:宋兆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道路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植物论文; 环境论文; 树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