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与护理论文_黎雯雯

(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心脏介入术的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例数、并发急性心脏压塞例数和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0例,心脏压塞2例,收缩压79.4±1.2mmHg,舒张压38.4±1.7mmHg;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心脏压塞8例,收缩压64.5±1.6mmHg,舒张压32.7±1.3mmHg;观察组心脏压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心脏压塞发病率更低,血压水平更稳定。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急性心脏压塞;抢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255-02

为了研究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与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临床、CT、心电监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需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符合手术指证[1]。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1.7±15.4岁;男12例,女10例;对照组22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2.8±14.8岁;男13例,女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优质护理:①术前准备:术前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备皮,抗生素、碘过敏试验,术前4h禁食,指导患者接受血常规、心电图、心脏B超、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检查,询问患者病史,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手术步骤,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准备手术所需导管导丝、球囊、支架、敷料以及利多卡因、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以及心脏穿刺包、起搏器、除颤器等抢救设施,确保急救器材处于应急状态;②一般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警惕心律失常,倾听患者主诉,询问有无胸闷气短等症状,并观察患者面色、皮肤黏膜情况,记录患者24h出入量,遵医嘱抽血进行血常规、肾功能、心肌酶谱等常规检测,密切注意穿刺伤口情况,制动约束,保留肢体功能位;③床旁检测:心脏压塞首发症状为体征以及神志变化,患者回转病房立即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监护,持续氧气吸入,患者出现剧烈胸痛、烦躁、面色苍白、以及收缩压下降等症状,需及时通知医生,确诊为急性心脏压塞,立即组织急救[2]。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死亡和心脏压塞的例数,测量并比较全部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x-±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0例,心脏压塞2例,收缩压79.4±1.2mmHg,舒张压38.4±1.7mmHg;对照组患者死亡1例,心脏压塞8例,收缩压64.5±1.6mmHg,舒张压32.7±1.3mmHg;观察组心脏压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结果

3.讨论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心血管疾病临床广泛应用的有效检查与治疗方法,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效果稳定[3]。心脏介入术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器械也不断改进,心脏介入术完成病例也在逐渐增多,临床面临更多病情严重、病变复杂的高危患者,并发症风险也不断增加,心脏介入术并发症的急救处理也逐渐受到重视。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术操作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主要由于心脏介入术术中操作导致的心脏与血管穿孔导致,急性心脏压塞不常见,但是发病迅速病情隐匿而且后果严重,需要密切观察尽快诊断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才能够挽救患者生命[4]。

为了预防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提高救治成功率,有必要积极探索心脏介入术护理预警机制,提高医护配合密切度,防范心脏压塞的发生,一旦患者出现疑似症状,立即组织诊断和治疗[5]。近些年急性心脏压塞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血管病变复杂性有所增加,斑块消融技术的使用以及支架后高压球囊补充扩张增加了穿引丝穿孔的风险,尤其是超硬亲水涂层导丝,穿孔风险偏高。优质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抢救护理中的应用,通过组织密切的病情检测和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能够更早发现急性心脏压塞迹象,更早的开始抢救,给非手术治疗方法争取更多时间,甚至能够为急诊外科手术争取开胸机会。

4.结语

综上,优质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穆希娟,刘新.介入术后急性心脏压塞的护理策略[J].中国医药,2014,9(3):438-440.

[2]黄鹤丽.心脏介入治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护理对策探讨[J].医学信息,2016,29(28):213-213,214.

[3]刘海涛,刘姝妙.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心包压塞1例临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5):1907-1908.

[4]黄霄,曾秋锦,丘景鲜等.PCI术中并发冠脉穿孔致心包压塞的护理配合[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1):152-153.

[5]陈晓明,吕明,张芹等.PCI治疗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脏压塞1例抢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22-123.

论文作者:黎雯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抢救与护理论文_黎雯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