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监理企业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论文_赵文兵

浅析监理企业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论文_赵文兵

陕西西冶项目管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监理公司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的同时,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机遇。本文分析了当前监理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监理;风险;对策

1当前监理企业主要存在的风险类型

1.1监理单位自身引起的风险

这类风险主要是由于监理企业本身经营管理不善和监理人员自身素质的不足导致的。

1.1.1监理企业引起的风险

目前监理行业只有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两种证书,这就造成监理企业在进行招投标时,为满足招标文件要求,除了监理员、资料员等员证外,专业监理工程师只能使用国证,但是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的通过率又很低,这些拥有国证的人员待遇又较高,按照目前的监理市场的取费标准,监理企业根本无法保证合理利润,企业要生存,为降低成本,势必会安排与投标文件中不一致的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理,而这些人的现场管理经验和执业水平一般都相对低一点,这就在企业源头上造成一定的风险。

另外目前监理行业普遍存在挂靠转包行为,一些不具备相应监理资质的企业或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监理业务后,挂靠到拥有相应资质的监理企业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即可,监理项目主要的成本的就是人员成本,为了谋取利益,势必会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一方面通过减少监理人员数量,一方面使用待遇更低的人员,在这样情况下,监理的效果可想而知,而大多数监理公司对这些业务又往往管理不到位或是根本不进行监管,这也会增加监理公司的工作风险,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必然损害了公司的声誉。

1.1.2监理工程师个人的风险行为

监理工作本身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监理工作的效果有很大一方面要依赖于现场的监理人员。一名优秀的专业监理人员除掌握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熟悉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程序和工作方法外、还要具备沟通协调技能,这都要经过长期的工作和不断的学习提高才能具备。另外,监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决杜绝吃拿卡要行为,如果监理人员在专业素质和执业道德方面存在问题,将给监理公司带来巨大的责任风险。

1.2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针对有些建设项目涉及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或是使用一些新的技术或是施工方法,以前没有类似的工作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相应的规范,需进行专家论证后方能实施,而监理单位能否发现存在的技术问题,能否针对这些新的东西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这是监理公司专业技术方面存在的风险。

1.3建设单位带来的风险

在可以控制的所有风险中,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带来的风险最为重要,因为建设单位是项目中最具有话语权的一方,监理工作会受建设单位很大的影响,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合同风险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所签订的监理合同中关于监理的范围和内容不明确,合同当事人的责任、义务和权力不明确,监理单位为承揽到监理业务,往往会被动接受建设单位提出的很多不符合监理投标文件和监理规范要求的“霸王条款”,结果导致监理公司的风险显著增加。

1.3.2监理过程中遭遇过多的干预

由于目前监理单位的监理费是由建设单位直接支付,加之目前监理行业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存在误解,甚至根本看不起监理单位,认为委托监理单位只是为了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在监理过程中过多的干预监理的工作,而监理单位为了顺利取得监理费用,往往会委屈求全,在一些方面作出让步,这无疑增大了监理单位的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经常有建设单位因自身建设资金问题,要求承包商垫资,而进度款审批支付又不经过监理,造成监理单位很难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管理,工作非常被动。

1.4监理企业之间的竞争风险

随着近些年中国建筑市场飞速发展,监理业务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理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监理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一味的相互降价,报价远低于国家标准,而监理单位低价中标后,要想获取利益,势必会通过减少人员配备和使用专用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或职业素养不行的人员等手段考虑降低成本,或是在监理过程中在某些关键节点不积极配合建设的单位工作,要挟建设单位增加监理费用等,致使监理效果大大降低,也直接损害利益对业主。

另外,监理企业还存在经济税务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风险,监理企业要想发展,就要学会分析风险、控制风险进而规避风险。

2监理企业在风险应对中应采取的策略

2.1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和员工素质

加强自身建设,一方面要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还有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这两方面缺一不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监理企业的顺利发展,并要让公司的每个员工自觉遵守。

提高员工素质,首先是员工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是员工的职业道德,加强与外部培训机构和大学的联系,定期培训员工,让员工知道并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素养,同时对现有的员工严格把关,发现吃拿卡要现象的一律开除,同时不断吸收新员工,适时为公司补充新鲜血液,淘汰不合格的员工,确保公司员工的质量。

2.2学习法律法规,运用法律的武器去规避自己的风险

首先,公司本身应该在法律范围内实践,按照自己的资质标准承揽监理业务,在监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是监理企业规避风险的最有效方法。

其次,在监理合同签订时,尽可能的明确监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与建设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尽可能让建设单位减少监理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明确监理合同双方的责任,哪些责任必须由谁承担,哪些责任必须分担,谁是主要责任,谁是次要责任。如果能对合同双方的责权利分析明确,一旦出现责任问题,我们可以依据合同进行分辨,并减少损失。

再次,在监理工作中,一定要学会保留相关的证据,在监理工作中,签署的文件资料必须仔细阅读,核对是否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资料文件应妥善保存,对现场出现的一些变更、签证、索赔等事件时,务必要保留的完整的监理日志、收发文、会议记录、现场照片或影像等资料。

2.3风险转移

所谓的风险转移是将某种风险的结果与对应于该风险的权利和责任一起转移。转移风险只将风险管理责任转移给另一方,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在监理行业,有很多方法可以转移风险,但最重要的是工程保险。

由于专业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服务和自己的职业行为是一种责任,监理公司的保险范围是责任保险。监理技术人员的责任保险赔偿因不可避免的商业疏忽或第三方的疏忽造成的损失,如果保险期内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应对其赔偿负责。

结语

监理企业目前存在较多风险,本文着重从监理企业自身的风险,技术风险,建设单位带来的风险和监理行业内部竞争产生的风险等这些方面进行阐述,指出监理企业自身的风险主要是监理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和监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不足,技术风险主要是监理单位缺乏相应的工程监理经验或是监理企业自身资质难以匹配所承担的监理业务而导致的风险,而建设单位带来的风险最为显著,主要是合同风险和干预监理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立国.工程监理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5:4-6.

[2]刘伟力.工程建设监理企业的风险及其规避[J].交通标准化,2009,4:124-126.

论文作者:赵文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浅析监理企业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论文_赵文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