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 523710
一、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学生在写作上的要求有:“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可是,作文素材从哪里来?很多孩子写作文都会因为素材的匮乏而绞尽脑汁、挖肠搜肚,孩子们不善于观察、发现、积累生活中、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导致了孩子们写作的苦恼,也导致孩子们写作中炒旧饭、炒冷饭、素材单一、陈旧、虚无的现象层出不穷。为此,本人尝试着以情境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定素材,指导学生将自己最真实的体验写出来。以下是本人的亲身经历,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得到同行们的指正。
二、实践
1.那一刻,我失望了——在共同体验中师生共写作文
今天上初一(5)班的语文课。孩子们在读书,我走了课室一圈,发现孩子们的书本上,《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的页面非常干净。很显然,昨天晚上布置的作业——给文章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句子做批注,孩子们并没有完成。
我本来打算带着孩子们在阅读-思考-批注-理解-感悟后,要求他们据此写一篇作文:那一刻,我长大了。此时,我突发奇想,干脆把题目改成半命题:那一刻,我 。我告诉学生,我在空白处补写的词语是“失望了”。
我的声音低沉、平静,教室里也一片平静。我说:那一刻,我失望了。失望是因为我最喜欢的五班的57个孩子们。开学至今,你们在每一次的作文里面都能表现出你们的亮点,让我为你们惊叹。校运会的开场仪式上,你们凭借着集体的力量获得了开场仪式的一等奖、道德风尚奖。没想到这一次,你们也是以集体的力量不完成作业,除一个同学之外。
那一刻,我失望了。失望是因为段考一之后,我跟你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可是,你们并没有从我跟你们的交流过程中得到体悟,反而是在这一次作业过程里表现出你们的马虎不负责任,表现出你们在困难面前的逃避敷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说,那一刻的失望并不代表我已经对你们完全失望。因为我内心充满着希望,我相信你们会知道自己的错误,会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我还是满怀着希望,希望看到你们重新振作起来,能够去改变现在的状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改正错误,善莫大焉!我始终相信你们,始终对你们抱着希望!
说完之后,很多孩子眼睛已经开始湿润,他们心里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吧,我想。我告诉他们,就用这个作文题目“那一刻,我 ”,写出全体站起来那一刻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希望下一堂课能如我愿!
2.小组互批互改,作文课“嗨”起来
今天的第一、第二节课是语文课。孩子们的作文“那一刻,我 ”已经完成。
我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作文互评互改”。然后告诉孩子们,今天作文互评互改,但是不同于往日。以往是同桌的互评互改,而今天我们将是小组的互批互改。然后我把互评互改的详细规则,投影在黑板上。
孩子们很兴奋,马上按照我的要求,由指定的小组长分配作文本。整个批改过程,每个孩子都很认真、很负责任。课间休息时,各个组小组长将他们的发言人名字写在了黑板上,甚至个别小组已经选出了他们的优秀评卷员。第二节课,各个小组,都已经推荐出他们的最优秀的作品,以及他们的发言人。于是每个小组轮流下去,每个发言人都读了他们小组公认最优秀的作文中写的最好的段落,并且说明了理由:有的是开头句段,运用了修辞的手法,生动形象,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有的是中间段,用到了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生动地写出人物的心理、心情;有的是结尾段,运用了修辞的手法,或者采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起到了突出主题或升华主题的作用……八个小组的发言人发言之后,然后各个小组推选出了他们的优秀评卷员。
我笑着问孩子们,作文改完啦,咱们下一步接着干什么呀?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升格作文。我说,好!这次的升格作文我们再稍微变换一下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孩子们互相瞪大了眼睛,若有所悟地“哦”了一声。我问他们周末把升格作文完成,可以吗?大家一样异口同声的回答“可以”。
三、思考
很难想象的到,开学初,当我一说起写作文,孩子们都是唉声叹气,可是现在孩子们的写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无论是评卷员,还是发言人,孩子们都踊跃积极。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同伴,或者是小组互批互改作文改变了孩子们之前厌烦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的状况。这种同伴互批互改作文的形式,既可以让孩子们向自己的同伴学习到写作中好的方法,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以此借鉴,更加提醒自己在今后的作文里面应该注意些什么。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而孩子们不仅仅是跟同桌可以学,还可以跟小组里面的五个同学甚至七个同学去学。假如将这种互批互改在全班,甚至是两个班之间推广开来,那么孩子们互相学习的伙伴就会增加,面就会扩大,这样他们的写作方法也会自然而然地得以提升。
论文作者:黄爱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孩子们论文; 那一刻论文; 他们的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组论文; 素材论文; 发言人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