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视角下的新闻报道路径探究论文

“问题学”视角下的新闻报道路径探究论文

“问题学”视角下的新闻报道路径探究

文/王剑挺 谷君峰

摘要: 新闻报道与问题思维两者紧密相联。应力求在新闻报道中强化问题导向,在问题发现中做好新闻报道,坚持以发现问题为前提、以选题策划为核心、以引领导向为根本、以优化思维为目的,进而形成有效的问题学和问题思维,为不断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提供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 新闻报道 问题学 问题思维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具有思维能力,能进行思维活动。而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发现、提出、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对新闻报道而言亦是如此。新闻报道的目的就是通过帮助人们有效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新闻报道中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问题学,培养问题思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问题与问题学的概念

“问题”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问题有以下几种定义:要求解答的题目;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关键、重点;意外事故。狭义上,我们往往把问题看作某种困难或者缺点错误。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问题的概念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外延广泛。问题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其存在形态而言,有显性问题、隐性问题之分;就其存在领域而言,有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等。

“问题学”是关于“问题研究”的科学哲学。这一概念最早由苏联学者B.Ф.贝尔科夫等人在1987年第八届国际逻辑、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上公开提出。对“问题”概念的探索建立在逻辑学、创造活动心理学和决策论研究基础上。我国学者边勋等人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将“问题学”看作是研究问题的发生机制、设计思路等诸方面,从而激发学生的疑问、反思和创新思维,是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手段。吴绍阶等人则把问题学看作是“人们关于问题的本质及其产生、发现、提出、认识、研究、回答、解决、总结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综合梳理,问题学是以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究问题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如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科,问题学的最终目的并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要通过研究问题培养人们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通过上述四个环节完成有关堆码基础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对本次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基本理解,这只是对内容的初步掌握。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完成货物堆码的实践操作,才能说明对本次内容的掌握。在实训室的现场,要根据货物选择货位和堆码方式及工具,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堆码作业,再总结堆码作业的注意事项和要求,到此整个堆码作业教学才算完成。

二、从“问题学”角度探讨新闻报道的必要性

1.是由新闻报道本身的基本功能决定的。 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由于受众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因此他们对某一现象、某一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报道应该先知先觉,担当起舆论先锋的角色,及时发现问题、引导舆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问题发生在哪里,新闻报道就要及时关注到哪里。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新闻工作者担负着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更要以提升新闻报道的问题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为手段,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进而提升新闻报道队伍的整体水平。

3.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和实践基础。 当前,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些都离不开新闻报道的鼓与呼。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媒体与受众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的单向传播模式转变为以受众需求为主导的传播模式,群众的知情范围、表达空间、监督意识都在不断增强和提升。此外,国外各种唱空、唱衰中国的腔调也不时沉渣泛起,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能够在杂乱无序的信息中明辨是非、分清真伪,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实践充分证明,敢于抓问题、善于抓问题,是提高新闻传播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2.是强化新闻报道质量的内在必然要求。 以2017年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为例,其中《供给侧改革需加减法并举》《医改“手术刀”该动向哪里?》等以问题为导向的新闻报道占据了半壁江山。可以说,能不能抓问题、问题抓得好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水平和结果。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新闻调查,往往能够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能够更加科学地引导受众正确地认识当前的问题,回答并解决问题产生过程中的种种疑问和困惑,增强大家对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希望。只有保持对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保持对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探索习惯,才能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

1348 2型糖尿病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点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张小铨,王鑫蕾,袁 瑾,张荣萍,陈 炜,袁 洁,崔世维,陈丽平,顾云娟

三、“问题学”视角下的新闻报道路径

3.以优化思维为目的。 思维是人独有的一种心理精神活动,思维方式不同,人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也就不同。在新闻报道中,好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记者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确定报道对象,激发新闻灵感,进而采写出受众感兴趣的好新闻。将“问题学”引入新闻报道,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优化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在于打破原有单一的、封闭的、教条的、僵化的思维方式,培养起联系的、发展的、系统的、辩证的、创新的思维方式。一要在“知”上下功夫。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新闻素养,培养起科学的新闻思维,进而进一步增强问题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在“改”上下功夫。要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局限和新闻报道积弊,积极主动适应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新要求,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环境,主动适应传播手段新变化。三要在“做”上下功夫。行动是反应精神面貌唯一的镜子。新华社记者汤计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深入了解情况、排除各种困难和阻挠,通过翔实、准确、权威的报道,有力推动了“呼格吉勒图案”的重审,最终使冤案得以昭雪。大凡有成就的记者,多以问题新闻报道见长。因此,要学会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准确、及时、深入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推动新闻实践的发展,进而不断优化自身的新闻思维结构。

4.以引领导向为根本。 引领导向,就是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能够把握“时度效”,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好“时”,就是要能够把握时机。面对新闻舆论事件,必须要保证新闻报道的及时性。绝不能等到谣言已经跑遍了整个世界,真相还在穿鞋。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要找准时机,快速反应、先声夺人。把握好“度”,就是恰如其分。不能“不及”,也不能“过度”, 既不把大事说小,也不把小事说大,既不能遮掩护短,也不能过分反应,要能够对舆情动态精准研判,恰如其分地掌握舆论引导的密度和尺度。把握好“效”,就是产生好的效果。要牢记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坚持站在党、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凝心聚力、成风化人,加强舆论引导。这种引导不仅仅体现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上,更体现在能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1.以发现问题为前提。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新闻报道而言,记者要敢于提出并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要用问题的眼光去观察、审视,要打破定向思维的模式,善于运用求异思维,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时时刻刻在头脑中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对问题进行有效地分析、研判。发现问题,不仅要发现那些已经浮出水面、被大家熟知的问题,还要注意首次和刚刚被人们提出来的潜在性问题,更要善于发现目前尚未形成、尚不存在的隐性问题。在问题性报道中,不能只满足于抓现象,而是要透过现象牢牢抓住事物的本质,抓带有关键性、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抓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抓党和政府关注、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从根本上抓问题,抓问题的主要方面,从而有效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1.不断学习。 不日新者必日退。新闻报道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者要面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必须多学习、多研究、多思考,以此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报道问题和反映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通过学习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所指出的,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通过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以增加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强化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提高对问题判断的准确度,真正做到“耳聪目明”。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学习更加准确地反映和报道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充分发掘新闻问题背后的丰富内涵,进而有效地推动问题的解决。

2.以选题策划为核心。 选题策划是问题思维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体现,是对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好的选题策划是新闻报道成功的一半,因此把问题转化为选题是核心工作。前瞻事实,预卜信息,或在新闻发生之前做好准备,或使新闻事实尽早现身,这是新闻策划的一个显著特点。选题策划存在于新闻采访报道之前,因此,只有在新闻报道之前考虑到各种情况的发生,才能形成选题策划与新闻报道的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才能出精品报道。而围绕问题加强选题策划,就是要加深对问题的界定和理解,要围绕问题加强选题策划的深度。以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安徽宿州宋庙小学“要求受助贫困生出钱请吃饭事件”调查》为例,在大家都认为该事件是一桩情节简单、事实清楚的基层“吃拿卡要”违纪案件的情况下,记者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通过深入一线调查、采访,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抽丝剥茧,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终完整、准确、全面地揭露出了“吃拿卡要”背后从学校校长到村支书、教育主管部门、基层纪委甚至包括记者在内的一整条腐败利益链条。

四、如何贯彻新闻报道的“问题学”思维

1.2.1 标本的采集与递送 新生儿出生72h后,并充分哺乳,采集足跟血2滴自然渗透在规定的干滤纸片上,按要求保存,定期送到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的筛查。

2.注重研究。 不同的研究态度、不同的研究方法,往往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因此,确立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是新闻报道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方面,我们的目的是从解决问题的愿望出发,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单纯为报道问题而报道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方法就是工具,确立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是新闻报道取得实效的关键。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看问题,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到存在的问题又看到其发展趋势,既看到局部又看到全局,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工作水平。

3.深入实践。 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泉。要想提出好的问题,必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如果仅仅是靠电话、电子邮件等工具进行报道,必然会大大减少对新闻事实的现场感,更难以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真正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及时发现带有倾向姓、苗头性的问题以及表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才会做出有新闻价值的好报道。

4.制度保障。 从“问题学”入手推动新闻报道问题思维的有效实践,制度保障是关键一环。一是要建立健全新闻问题发现机制。克服发现问题“被动化”的倾向,主动出击,积极寻找并发现问题。同时,要解决问题报道“零碎化”的倾向,不仅要从新闻报道“做什么”的角度策划方案,还要在怎么做、从什么角度做上进一步细化对新闻问题的报道,从而加强报道的系统性。二是要建立健全新闻问题报道激励机制,对好的问题新闻报道要奖励表扬,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不断推动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建立健全新闻报道保障机制。近年来,新闻报道遇阻、人身安全受威胁等现象屡见不鲜,要切实通过制度保护好新闻报道工作的正常有序,保障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四是要不断建立健全新闻报道监督机制。及时防止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的发生,确保对新闻问题的报道不出问题。

是。我低头一看,女司机的眸子像两只玛瑙在车里发亮,长得还挺漂亮。这么漂亮的女孩居然敢出来拉客?不会是拉嫖客的吧?深圳这鸟地方,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有,不怕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摸摸口袋,嫖资不够,的钱肯定是够了。

参考文献

[1]范岱年,金吾伦.科学,人,人道主义——记第八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7(06).

[2]边勋,王庆杰.浅论“问题学”提出的意义和研究思路[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

[3]吴绍阶.问题学研究的内涵与方法辨析[J].重庆社会科学,2013(08).

[4]彭菊华.新闻发现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刘建能.领导者的思维与表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6]陈世华,程咪.再谈新闻人的“问题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3(07).

作者王剑挺系河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谷君峰系河北广播电视台总编室编辑

标签:;  ;  ;  ;  ;  

“问题学”视角下的新闻报道路径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