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基于SZ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民工论文,新生代论文,调查研究论文,市新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5)06~0096~06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充分就业并提高其就业质量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在当今倡导终身学习的社会背景下,学习力是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它对个人的就业及职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样的,学习力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对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力与就业质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研究以在SZ市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进行调查,以期描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状况,探索学习力的各个维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 一、概念界定 (一)新生代农民工及其特征 本研究定义新生代农民工是“1980年以后出生且年满16周岁,并在城市工作生活而没有取得该城市户籍的中国大陆地区居民”。该群体四分之三都没有农业生产的经历和技能,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1];对新生代农民工界定的标准有三点:从年龄上看,出生于1980年以及以后且满16周岁;从务工经历上看,都是外出务工人员,与外出上学的学生相区分;从户籍上看,他们仍保留着农村户籍。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高、工作耐受力低等方面的特征[2]。 (二)学习力 “学习力”一词最早出自196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睿斯特(Jay Forrester)写的《企业的新设计》一文。学习力不完全等同于学习能力,而是对知识的获取、组织、运用、创造的综合能力的总和。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黄健的观点,将学习力定义为“个体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并改变工作和生活状态的能力”[3]。 (三)就业质量 本研究将就业质量定义为“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4]。有学者将就业质量分为职业收入水平、职业稳定性、职业声望、职业发展机会、职业满意度五个维度[5],还有学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是指其在就业过程中的具体状况,包括工资福利、工作稳定性、合法权益、工作环境、就业机会、尊严、参与管理、未来发展、人际环境、工作与家庭的和谐等方面[6]。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问卷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行业等;第二部分是就业质量调查,问卷包括工作性质、工作时间(每日工作时间、每周工作天数、加班状况及加班意愿等)、工作环境(物理环境如安全性、住宿条件,心理环境如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工作自由度和强度、工作稳定性等)、就业能力(工作技能、职业发展等)、工资报酬及福利、心理感受(兴趣、满足感、社会尊重等),其中大部分题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进行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力问卷分为六个部分:学习动力(学习目标、动机、兴趣、情绪、价值观)、学习毅力(学习坚持性、自控性、自信心)、学习能力(学习途径、方法、效率、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学习转化力(自我反思、动手操作、学习迁移)、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时间、获得的支持、教师辅导、学习的困难),并尽量采用里克特量表法进行调查。 (二)调查对象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020份,回收问卷957份,有效问卷780份。问卷有效率为约为76.5%。其中男性376名,女性404名。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

(三)信效度 数据处理:运用SPSS17.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通过分半信度检验得到的克龙巴赫系数为0.825,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将就业质量部分对工资的满意度、对工作时间的满意度、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对公司福利的满意度、对工作的兴趣、工作中的成就感、工作受到的社会尊重感、总体工作满意度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到的KMO为0.883,将学习力部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KMO为0.917,问卷的效度也是合适的。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调查结果 1.就业单位性质 数据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党政机关的人占比最低,同时,进入国企工作的人仅有8.8%,说明党政机关和国企在用人方面还是存在户籍方面的限制;大多数人在私企就业,占70.0%,可见私企业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工作时间 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较长,休假较少。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中需要加班,只有少部分人不愿意加班。 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及以内的占27.2%,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及以上的占48.3%,其中,还有9.4%的人需要每天工作12小时及以上。可见,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每日的工作时间较长。此外,一周中工作5天及以内的人仅占22.9%,工作6天的人占43.6%,而每周没有休假的人占33.5%。调查中仅4.7%的人认为工作时间短,55.0%认为一般,40.3%的人认为工作时间有点长,5.8%的人认为工作时间非常长。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休假少,其休假权还是没有得到切实维护。 3.工作环境 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与上司关系比较一般,但同事间人际关系较好的却不少,且其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强度一般,工作自由度不大;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的物理环境、安全性方面没什么不满,且女性则要优于男性。 新生代农民工与同事相处密切,有7.4%的人非常满意,35.6%的人比较满意,48.2%的人觉得一般。可能是新生代农民工不适应自己的工作,或自己的专业技能跟不上工作要求,所以28.1%的人觉得工作压力较大。在心理调节方面,57.1%的人认为一般,26.7%的人认为在工作不顺心时基本可以自我调节,5.8%的人认为在工作不顺心时完全可以自我调节。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耐挫力还是比较强的,尽管在异地就业,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但相关方面最好能够对其心理进行引导,帮助其自我调节,杜绝“富士康跳楼”类的事件的发生。因为其工作内容以制造业为主,大部分制造业都是流水线工作,所以工作强度不小(22.1%的人认为工作有点累,5.6%的人感觉工作非常累),而自由度却不大(31.8%的人觉得工作自由度小,51.8%的人觉得一般)。在工作的物理环境方面,有22.9%的被调查者满意,58.8%的人认为一般,18.2%的人不满;在工作安全性方面,22.7%的人认为安全,55.8%的人认为一般化,仅有21.5%的人认为工作危险。通过性别分组,计算“就业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工作环境差”此题答案得分的均值等数据。其中“是”赋分1,“否”赋分2(见表2)。

男性得分均值为1.82,女性的均值为1.89,单从均值来看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女性的工作环境要略微优于男性。P=0.000<0.05,所以男女在工作环境方面遇到的困难具有显著差异,且女性要优于男性。这可能与男女工作分工方面有关,男性的工作会比较累,环境会比较差,也可能是女性更注重工作的环境,在就业前更偏向环境好的工作,所以男性的工作环境要差于女性。在择业时,新生代农民工往往选择那些相对环境优越、安全、不影响健康的工作,所以大部分人对工作的物理环境、安全性及健康影响方面没什么不满。 4.就业能力 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专业的工作技能,他们的工作大部分也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但相对而言男性具有专业技能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多数人认为学历、经验对自身职业发展影响较大,少数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工作不能发挥自身的能力,绝大部分人在工作不顺心时能够自我调节。 调查发现,45.3%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专业技能,然而67.1%的人从事的工作并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按照性别分组,计算“是否具有专业技能”一题答案得分的均值等数据。其中“有”赋分1,“无”赋分2(见表3)。

男性得分均值为1.49,女性得分均值为1.6,单从均值的比较来看,专业技能的掌握方面,女性要略微弱于男性。这可能是男女在工作中分工的差异造成的,男性可能从事的一些工作内容在体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在专业技能方面也会有一定的要求。从T检验结果来看,P=0.000<0.05,性别差异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专业技能的显著因素。 5.工资报酬以及福利 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比较满意自己的月收入,但其在社保方面的现状令人忧心。 月薪不足2000元的人占比最低仅5.5%;48.1%的人工资在2000元~3000元之间;24.9%的人月薪在3000元~4000元之间,有21.4%的人月薪超过了4000元。新生代农民工工资中包含了加班工资,50.8%的人加班有工资,为了拿到尽可能多的总工资,很多人(69.2%)对加班并不反感。而对于这种月薪水平,新生代农民工的评价还是比较积极的,75.8%的人感觉满意。由于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工资拖欠情况已经好转,有72.1%的人认为工资都能按时足额发放,但是应该看到拖欠现象依然存在,需要政府在这方面加强监管力度。在福利状况方面,37.6%的人有工伤险,62.6%的人有养老险,58.6%的人有医保,39%的人有失业险,只有15.3%的人有公积金。法定保险是企业必须为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交纳的,而在现实中仍然有很多企业存在违规和违法行为,调查中没有任何保险的新生代农民工占21%,这样的情况值得引起注意。 通过性别分组对其工资满意度、目前收入水平与期望工资分别进行T检验(将1~5分分别赋予选项“非常不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发现,如工资满意度方面,男性得分均值为2.87,女性得分均值为2.91,P=0.068>0.05,P值(双侧)为0.545>0.05,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工资的满意度是相似的,所以工资的满意度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此外,尽管目前的收入男性要高于女性,但是男性对工资的期望程度比女性要高。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男性扮演家庭中经济支柱的角色,所以收入水平要略高于女性,期望也高于女性。 6.心理感受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满意度包括就业环境、工资薪酬、工作稳定性、成就感等方面,将“工作能否发挥自己的能力、工作环境的安全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福利满意度、工作的兴趣、工作是否得到尊重、工作中的成就感、总体工作满意度”问题得分叠加得到新变量——就业质量满意度,如表4。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就业质量满意度总分的平均值为27.70,标准差为4.50,因此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就业质量满意度分为低分组(≤23)、中等组(24~32)、高分组(≥33),如表4,就业质量满意度较低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总数的13.1%,就业质量满意度中等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总数的74.1%,就业质量满意度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总数的12.4%。由此可见,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满意度中等。分析可能的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的人力资本不高。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处于较低水平,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只是一般,他们对自己本身的就业能力有正确的认知,所以他们的就业质量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在常理之中。第二,在异地就业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也较低,不能得到有效的就业信息或得到工作技能发展方面的帮助,这无形中决定了其对就业质量的满意度。第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要好于他们原先的状况。SZ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对于来自外地的新生代农民工,在SZ的生活和就业条件都要比原来所在的小城镇或农村的条件好得多,有访谈者认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条件要好于那些在家乡生活就业的亲友。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力状况的调查 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力水平较低,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也比较模糊,没有太强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且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困难。 1.学习动力 多数新生代农民工(73%)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为目的学习,29%的人会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54.5%的人不一定会制订学习目标,而26.7%的人满意自己对学习目标的完成状况,56.7%的人觉得一般,说明如果新生代农民工制订了学习目标都会较好完成。29.6%的人对学习感兴趣,45%的人觉得一般,32.4%的人在学习中感到快乐,53.7%的人觉得一般,40.2%的人认为学习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有意义的,48.6%的人觉得一般,说明有小部分人虽然对学习兴趣不是很大,但是在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后仍可以积极地学习,重视学习但是学习动力不够充足。 2.学习毅力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学历和技能对自己的职业影响较大,但是不具备良好的毅力去学习,缺乏良好的信心,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一般”这个选项,说明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毅力状况是比较模糊的,缺乏信心,如表5。

3.学习能力 将“学习方法、效率、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得分叠加得到新变量“学习能力”,算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自己学习能力评价得分的均值为16.22,标准差为3.01,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评价还是比较相近的,且大多处于中等水平。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自己学习能力评价程度分组如表6。

新生代农民工学习途径较广,有看书、网络、请教单位领导或同事、上培训班、电视这些多样化的方式。计算分组中各学习方式所占比例得出下表7。

结果显示:(1)对个人能力评价程度较低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选择网络的学习方式的人数占该农民工群的比例最高;(2)对个人能力评价程度中等和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选择看书的学习方式的人数占该农民工群的比例最高;(3)对个人能力评价程度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选择请教单位领导或同事和选择上培训班的学习方式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高分组新生代农民工善于关注现实中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元素,包括在学习中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努力认知新事物,从而推动学习行为的开展。一旦现实中有了可能,便会积极争取,包括通过看书学习一些有用的信息,更加愿意为了学习选择请教单位领导或同事和选择上培训班。所以,对个人能力评价程度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学习中更加积极,能够克服听天由命的观念,主动追求变化,构想新的生产和生活理念,确立目标,规划图景,主动学习一切有用的东西。 4.学习转化力 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转化力也较为一般,但相对于学习力其他维度的状况要好一些。35%的人会经常反思自己学习中的成功经验,40.9%的人通过学习改善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37.3%的人通过学习增加了自己对工作的理解,37.8%的人能够运用所学东西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为进入职场本身就有很多有形无形的知识需要学习,且33.9%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是有专业技能要求的,所以更需要不断学习,自我反思,累积学习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5.学习内容 异地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很多,其中29%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学习与自己的职业相关的工作技能,28.7%的人主要学习职业道德规范,27.9%的人主要学习沟通合作能力,10.5%的人主要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说明还是有部分人的知识基础较差,3.8%的人主要学习符合城市生活的道德行为。最受新生代农民工欢迎的老师是成功的创业者,占了45.7%,成功者最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新生代农民工也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创业闯出一片天地。38%的人喜欢经验丰富、有职业技能的教师,11.2%的人喜欢行业的高级技工,因为这些人专业知识技能水平都比较高。 6.学习环境 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之余有时间学习的占了26.9%,15.1%的人没有足够时间学习,其工作压力大,在工作一天之后,就不一定有时间、有精力学习了。而37.3%的人想学习时都能够得到家人或工作单位的支持,52.3%的人不大确定;28.3%的人能够得到学习要用的资料,58.9%的人不确定;学习中在需要时能找到合适的指导者的人占了32%,55.6%的人不确定。38.8%的人感觉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学费问题,29.7%的人认为是没有足够的时间,15.8%的人认为是生活盲目没有动力,12.6%的人认为自己基础薄弱学不进去,仅3.1%的人认为是学习兴趣的问题。小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比较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更多人所处的环境不利于学习。 (三)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将“学习的目标、兴趣、情绪、认知”得分叠加得到新变量“学习动力”;将“学习坚持性、自控性”得分叠加得到新变量“学习毅力”;将“学习方法、效率、阅读力、记忆力、理解力”得分叠加得到新变量“学习能力”;将“自我反思、动手操作力、学习迁移力”得分叠加得到新变量“学习转化力”;将“学习资源获得性、学习时间、获得的支持、教师的指导”得分叠加得到新变量“学习环境”,将以上新变量叠加得到变量“学习力总分”。 将对学习力总分不同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就业质量满意度得分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如表8,结果中P值为0<0.01,说明学习力得分不同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满意度得分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然后,将得到的六个新变量和就业质量满意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到表9。

由于P值(双侧)=0<0.01,所以学习力及其各个维度与就业质量满意度显著相关,且呈显著性正相关。也就是说,学习力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满意度更高。其中,学习动力最为重要,P值为0.376;其次是学习能力,P值为0.333;学习毅力、学习环境、学习转换力的影响相近,P值依次为0.316、0.314、0.310。 学习力各维度对于就业质量满意度均有显著正面影响,分析认为学习力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一般有着更高的文化程度、较为明确的奋斗目标、较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毅力、较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自身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评价,对于新事物更为容易接受,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各种职业技能和知识,甚至,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总结和反思工作与学习中的各种经验和问题,因为这样能够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观念的改变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也为其就业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个人资本。因此,学习力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满意度更高。 四、对策建议 要想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就必须提高其学习力,本文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现有状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动机 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制订的学习目标都会较好完成,但是制定目标的人却比较少。所以应当引导其将当前工作同终身发展相结合,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制订相关目标。首先,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中反思,使其感受到自身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增加其学习需求,让其思考自己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其次,政府可以采取奖励措施,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提供基金方面的支持;企业可以尽可能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各类职业培训、学习交流、学历进修的机会,作为一种鼓励措施,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外在动机。 (二)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学历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毅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培养学习毅力。所以,首先要鼓励个人制订学习计划,学习的关键是制订一个有效的学习计划,有了计划,才能使学习有系统、有条理、有步骤,做到胸中有数。其次,要帮助其依靠自身的学习毅力达成学习目标。家人可在其身边多鼓励给其信心,企业可建立“学习刷卡制”,以便监督鼓励其坚持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三)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能力 向新生代农民工普及计算机知识,帮助他们在信息社会中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有效信息和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调查发现,学历水平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动力愈大,所以,要注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积极引导其增加对子女在教育方面的资本投入,只有在整体上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他们在社会就业上才能处于有利地位。 (四)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环境 群体中的学习是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间构建知识共享平台,引导其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如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与交流,让其现身说法总结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功经验,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从而发挥群体学习的作用[7]。
标签:学习力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论文; 工作满意度论文; 农民工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就业论文;
学习能力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关系的研究&基于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研究_学习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