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跃先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300
【内容提要】本文从成语出处、释义、给人的启示等方面考究“三人成虎”及与之同义的成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以讹传讹”等。
【关键词】三人成虎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以讹传讹 考究
有这么一个童话:猫妈妈生了一只小猫,羊妈妈探望回去后告诉小羊,说猫妈妈生的小猫虎头虎脑的很可爱,小羊把这个消息又传给了小马,小马再传给小猪,结果传来传去,就传成了猫妈妈生了一只小老虎。猫妈妈不可能生小老虎,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传的人多了,也就容易让人信以为真。这童话貌似“三人成虎”成语的来历,其实,这只不过是个盗版而已,正版的“三人成虎”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战国策·魏策》中有: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互相牵制,往往互押人质给对方。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同魏国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庞葱顾虑重重,虽然他对魏王忠心耿耿、绝无二话,但他又担心魏王听信奸佞小人的谗言而疏远自己,于是他提前给魏王打了预防针:如果有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觉得可信吗?魏王答道:不可信。那要是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呢?魏王说:那我可能会半信半疑。要是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呢?魏王说:那我可能就相信了。庞葱担心的正是这个,他担心魏王耳根子软,别人诋毁自己,说自己的坏话,魏王会混淆视听,听信谣言,进而不重用自己,断送自己的政治生涯。于是,庞葱对魏王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明摆的事实,可经三人添盐加醋这么绘声绘色地一说,好像街市上真的有了老虎了。同样的道理,我去赵国之后,议论我诽谤我的人肯定不止三个,希望大王到时候明察秋毫而不要偏听偏信。魏王回答:“一切我自己知道。”但当庞葱真的从赵国回来之后,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这才是“三人成虎”成语的真正来历。
有人说 “繁华的街道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街市是人口云集的地方,连草都可能不长,怎么可能有老虎出没呢?可大家人云亦云,都说街市里有老虎,往往就假戏真做了。虽然“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人们往往还是会被虚假的东西所左右。
“三人成虎”的意思是说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换言之,就是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
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杨修从曹操“鸡肋”的口令中悟出曹操要撤兵,在军中私传此消息,终于聪明反被聪明误,招来杀身之祸。鱼腹中“陈胜王”的丹书帛,让将士们误以为陈胜当王是天意,一传十,十传百,促成了陈胜当王。 “莽大夫扬雄死” 一句朱熹对杨雄的评价,可谓“一字之贬,严于斧钺”,这一斧头抡下去抡得杨雄永世不得翻身。“指鹿为马”的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使得赵高实验了自己在秦臣中的威严高于秦二世。一封假造的周瑜与蔡瑁张允的私下信件,使得多疑的曹操误杀了蔡瑁张允两名水军督都。这些事例足以印证三人成虎,舆论造势的威力。
无独有偶,三人成虎的同义成语还有很多,诸如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以讹传讹等。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张仪列传》有:“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这是张仪奉劝魏王的一段话,奉劝魏王不要受主张合纵的游说之士的迷惑。说游说之士说大话,唱高调,不足为信,但说得多了,容易左右魏王的抉择,张仪说服魏王与秦交好。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字面意思是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比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比喻舆论影响力极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
“以讹传讹”出自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
“以讹传讹”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以:拿,把。讹:谬误。)。
综上所述,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以讹传讹等成语虽然出处不同,时代不同,但意义相近,属于同义成语,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说得多了就有可能混淆视听”的意思,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注意实地调查,不要轻信流言蜚语,对道听途说的传言,必须进行考察分析,不然就会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处事如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养成辨析、兼听的好习惯,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论文作者:黄跃先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积毁销骨论文; 众口铄金论文; 以讹传讹论文; 老虎论文; 街市论文; 成语论文; 上有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