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吴祥宁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吴祥宁

中铁三局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我国进入全面工程建设以来,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大型建设和高层建筑工程,这使土地的可利用空间逐渐缩小。因此,许多大型建筑将有地下室、快速开发空间等地下基础设施。经过几年的工程实践应用,相关设计和施工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机械和新发明。然而,目前的城市空间规划距离近一些基坑的边缘距离仅十几米或几米,传统的地下建筑技术无法满足建筑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为大型或高层建筑带来安全防护。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

1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探讨

1.1 土钉墙施工技术

土钉墙是由上而下边开挖边分段施工的,分层开挖、分层稳定、坡脚预加固。按照设计的分层开挖深度和坡度开挖,分层开挖深度应在每道土钉孔口标高下 0. 5m 处,不得超挖,开挖过程中,挖掘机不得碰撞土钉墙面板。在上层作业面的土钉及喷混凝土面层未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应根据土质的不同情况,边坡预留 50 ~100 ㎜厚的土体,由修坡人员用铲修整坡面,为确保喷射砼面层的平整,挂小线测量边坡坡度,以保证坡脚不侵结构。注浆采用注浆泵,注浆时,将导管缓慢均匀拔出,但出浆口应始终处于孔中浆体表面之下,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排出,在孔口部位设置止浆塞,根据需要补浆,保证土钉锚固体质量。这样才可以保证土钉墙支护的施工质量,从而保障整体的地下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2 排桩支护技术

通常由支护桩、支撑及防渗帷幕等组成。排桩可根据工程情况设计为悬臂式支护、拉锚式支护、内支撑式支护和锚杆式支护。 较为广泛采取的是插入钢筋笼的钻孔灌注桩作为护坡桩的施工形式, 此方法能极大提高桩体抗剪性,抵抗主动土压力。 为了保障疏排的布置形式,发挥其支护效果,还需要控制桩列之间的净距离,保证合理的间距。 另外,在桩列式灌注桩中, 为了保证排桩支护具有良好的结构刚度及整体性和稳定性, 需要避免地下水夹带着土体颗粒渗入到基坑中,以及控制好桩顶冠梁的浇筑质量。 近年来在实际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构经常与止水帷幕联合使用,此类技术可兼顾抗剪性与止水性,能用于众多较深和较复杂的地层结构中。

1.3 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土层锚杆施工技术,可以有效保持结构的稳定,控制建筑物的变形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所需钻孔孔径小,施工简单,可以代替钢材横撑作侧壁支护,节省了大量的钢材和劳力,加快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进度。在进行土层锚杆施工前,施工人员应科学合理的测量施工的主体,确定好钻孔位置和深度,要随时注意调整好锚孔位置( 上下左右及角度) ,防止高低参差不齐和相互交错,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偏差,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灌浆宜采用封闭式压力灌浆和二次压力灌浆,可有效提高锚杆抗拔力,注浆前用水引路、润湿,检查输浆管道; 注浆后及时用水清洗搅浆、压浆设备及灌浆管等,在灌浆体硬化之前,不能承受外力或由外力引起的锚杆移动。这样可以有效保障支护主体的稳定性、抗压性、排水性,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地下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地下连续墙在地下空间建设中应用广泛,具有鲜明的特点。地下连续墙建设工期较短,完成质量高,经济效益显著; 同时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振动小、噪声低,因此非常适用于城市环境施工; 地下连续墙占地较少,防渗性能突出,因此可以贴近原有建筑物施工; 地下连续墙体刚度较大,已成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挡土结构。

2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 完善监测管理环节

监测管理环节的开展关系着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水平。为了达到良好的施工状态,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依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勘察对象,例如地质状况等,继而从地下水位、地层结构等层面入手,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环节展开有针对性的勘察,即及时发现工程施工环节开展过程中凸显出的相应问题,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同时在监测管理环节开展过程中亦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针对施工现场周边建筑物状况展开调研行为,继而由此确定基层结构震动承受力,达到最佳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效果。此外部分施工单位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支护结构与设计不相符的问题,影响到了工程施工进度。因此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针对地下水控制装置等运作状况展开检测行为,由此达到最佳的工程施工状态,且完善施工管理环节。

2.2 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管理

某施工工程项目在开展过程中为了提升深基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其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施工现场水文情况展开了调查工作,即获取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的水位埋深分别为 1.2m、9m、22m,同时其水位标高分别为 45m、34m、26m,最终通过对水文信息的分析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了设定,由此提升了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了最佳的施工质量管理状态,满足了工程建设需求。此外,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把控,要求工程监管部门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将 5cm 作为指标,对护筒中心、桩中心偏差进行严格把控,同时确保泥浆比例处在 1.1 ~ 1.2,由此达到最佳的施工管理状态。由于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钢筋安装的合理性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工程施工质量。为此,要求施工人员在实践作业环节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对钢筋安装流程进行合理化规范,注重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环节开展过程中,将混凝土埋入深度控制在大于 2m 状态下,并保持桩头超灌 1m就此提升整体工程施工水平。

2.3 深化深基坑土体止水问题管理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强调对土体止水问题的管理亦是至关重要的,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①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应注重结合地下水来源较为复杂的特点,即其由上层滞水、承压水、雨水、渗漏管道水等所构成,在深基坑支护作业环节开展过程中综合考虑排水、降水等问题的影响,同时注重针对深基坑周围环境展开调研工作,最终由此实现对土体止水问题的有效掌控;②在深基坑土体止水问题管理过程中亦应注重规避连续抽水施工现象的凸显,同时注重将帷幕止水方法贯穿于高水位地区;③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推进粉喷深层搅拌法、压力注浆法等施工方法的应用亦有助于提升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因而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达到最佳的工程施工状态。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快,在建筑技术上也有了许多的突破。基坑在工程发展的过程中是非常的重要的,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是否能持续稳定地发展。在深基坑支护的发展中,因为支护的重要性,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的发展,关系着现场施工作业的操作人员能否顺利地展开工作,所以,基坑的支护技术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邹洋.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14:99+104.

[2]马玉海.建筑基础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建筑安全,2015,06:13-15.

[3]秦知华.论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门窗,2015,08:96.

论文作者:吴祥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吴祥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