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的探索论文_彭德华

预制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的探索论文_彭德华

身份证号码:44142419910522xxxx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是近些年我国新流行的一种新型建筑形式,相比较传统的建筑设计,其施工效率高,且受施工现场环境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小,施工质量水平高,具有十分明显的应用优势。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探索,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的运用。本文以此为基础,简要介绍了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特点和建筑设计流程,并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各要点的把控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未来能促进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探索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城市进程的持续加快,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尤以建筑行业为主。目前我国的城市住宅建筑施工逐渐暴露出严峻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一些粗放的施工建设会浪费大量的资源,且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近些年我国在建筑行业不断改进创新,涌现出预制装配式建筑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方式在于将工厂生产预制出的建筑材料,如梁、柱、板和外墙等,质检合格后直接运输成品至施工现场,再通过安装施工完成建筑。这种方式施工效率高,且污染较小,对以后居民的生命健康有保证,未来必须加强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应用。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特点

传统的浇筑混凝土和砖砌住宅建筑施工越来越被新的建筑形式取代,预制装配式建筑逐渐发展起来。相比较传统的建筑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施工流程更加精细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比传统的建筑施工更加注重精细化要求,对施工细节的把控更详细,还增加了施工前期对预制构件的加工设计和施工技术策划等环节。(2)模数化设计。增加建筑模数化设计模块化进行组合,实现对建筑施工的更好控制,增强各部件、节点设计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使得各部件设计更加协调统一,达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更加顺利实施。(3)各环节配合一体化。建筑施工单位的各部门和构配件生产厂家达到更好的配合,保证预制构件制造和施工工作协同一体化,优化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成果。(4)技术更加信息化。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中增加运用BIM技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增加预制建筑设计的准确度和完成度。(5)成本更加精确化。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以施工构件的生产加工为依托,各预制构件分类进行设计加工,使得施工成本更加精确,便于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流程

1.技术策划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技术策划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技术策划要对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施工现场的运输环境和施工环境,以及实际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并考虑到建筑建设的成本限定、建设规模和及技术路径等方面,以此来确定更优的、更完美可行的技术策划方案,保证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时进行有效参考。

2.方案设计

按照技术策划为依托,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进行科学设计,包括平面和立体两方面设计,平面设计遵循“多组合,少规格”的预制构件设计规则,立面设计要充分考虑具体装配式建筑的特点,遵循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设计原则。要保证设计的方案科学、合理,体现建筑设计的标准性,还要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

3.初步施工设计

初步施工设计是更精细化的设计,以技术策划和方案设计为依据,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科学进行施工设计,对所需要预制构件的类型和大小进行预估,保证预制构件制作准确、合适,提前考虑好施工现象各预留管线位置、所需浇筑层数和设备使用情况等,还要对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和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些因素等做出评估,减少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施工图纸设计

施工图纸设计基本属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最后流程,是指以初步施工设计为依据,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考量,并参考预制构件生产企业提供的设计设备参数等信息,综合考虑,优化设计出专业、合理的施工图纸,保证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

1.预制构件设计要点

预制构件设计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设计的重要环节,预制构件设计要遵循标准化、模数化的原则,其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成品的保护和运输环节,遵循合理、安全、便捷的原则,并始终遵循构件标准化设计,减少设计类型,降低成本的使用。(2)建筑施工内部非承重墙的设计,要遵循较好的保温、抗震和隔音效果,并且便于安装和拆卸,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匹配设置非承重墙的类型。(3)对于住宅建筑内较潮湿的空间,如厨房和卫生间,预制构件设计要遵循便于清洁和防水效果优良的原则。

2.平面设计要点

模数化设计是预制装配式建筑平面设计的关键遵循原则,平面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做到优化套型模块的种类和尺寸,保证生产的各建筑预制构件实现标准化、协调化。(2)提升建筑住宅内的其他相关配套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也可以实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3)对建筑内各承重墙位置进行合理考虑、安排,合理进行空间结构布局,不仅要保证住宅建筑内各空间功能区分明确,更能优化布局,提升建筑物使用功能,增加未来居民的居住满足感。

3.立面设计要点

立面设计的特点是模块化和系统化的进行套型组合,立面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对预制外面墙板进行不同不同种类饰面材料的设计,增加出纹理和色彩的变化,提升立面设计档次。(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空间设计具有灵活可变性,因此也可以对预制墙板构件进行不同类型模块组合,以此呈现出更好的、更多样化的建筑立面效果。(3)对外门窗的设计,设计首先要满足正常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门窗优化设计,对窗户外框的形式和窗口的大小等进行调整。

4.专业协同设计要点

要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专业,各环节协同、一致,并保证设计的住宅建筑满足抗震设计需求,往往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设计要点:(1)提升对公共区域内垂直管井的位置考量,保证设计的垂直管井位置、大小合理,并具有较高的共享实际性。(2)预制构件设计遵循多类型组合,少构件规格组合的原则,保证各构件连接施工方便。在进行预制构件的设计过程,还要对构件中电视电话接口、插座、灯具等安装位置进行充分考虑,尤其是预制墙体上相关位置的预留。(3)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内建设的承重墙和墙柱等一些垂直的构件以垂直上下的形式连接,呈现出对齐、一致的美观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这种新型的建筑形式避免了很多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易发问题,提升施工效率,且相对安全、环保,益于未来居民的居住安全。因此,我们务必要提升我国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发展,结合建筑项目施工设计的具体需求,综合对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考虑,提升预制装配式设计水平,加强预制装配工件的生产水平,积极运用多项新型技术资源,优化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沛.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冶金丛刊,2017,44(8):221-222.

[2]井长源,李开明.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问题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

[3]刘红梁,高洁,吴志平,等.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5(4):357-361.

[4]范桂清.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6(20):136-139.

论文作者:彭德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的探索论文_彭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