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急腹症;诊断
引言
有临床研究表明,急腹症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实质是指患者的腹腔、盆腔及腹膜后的组织、脏器出现异常的病理变化现象,导致患者发生以腹部病变为主要特征及体征的疾病。该疾病在病情发展时会发生不同类型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及溃疡病急性穿孔等相关疾病。急腹症患者在临床上表现的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发生肠梗阻及腹部出血等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临床上若不对该疾病进行及时诊断及治疗,会使病情明显加重,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关于诊断急腹症患者主要采用参考诊断方法及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检查,但诊断效果不一。本研究将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用于急腹症影像诊断中,旨在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急腹症提供有力依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8年1月—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急腹症患者选为此次研究对象,上述研究对象年龄皆在22~48岁间,平均年龄为(31.54±3.86)岁,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0例,体重在39.75~82.14kg间,平均体重为(46.86±1.38)kg。本次研究均经患者同意,且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展开研究。
1.2方法
在86例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多排螺旋CT重建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之中,需结合患者病情及其发展趋势。如判断患者病情为结石或炎症,则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平扫;如判断患者病情为腹部肿瘤,则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增强CT扫描。进行检查前,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对患者全腹进行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在本次研究之中,所有需接受增强扫描的患者,均采用碘佛醇作为非离子对比剂。
1.3图像分析及统计
所有图像在GEaw4.5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两组图像分别进行5分法评价。
1.4观察指标
收集本次研究所有对象的CT影像诊断结果,并将该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对,并计算诊断准确率,探讨其应用价值。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86例患者之中,共有阑尾炎患者17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1例,胆囊炎患者7例,胰腺炎患者11例,肠根阻患者9例子,其他疾病患者31例。通过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确诊85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8.83%,该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CT重建技术的原理可以用数学上的逐次近似法进行解释,假设存在一个初始图像,通过迭代法比较理论投影值以及实际投影值,根据特定的最优化原则,选出最佳的投影值,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信息量较少以及噪声情况较差的情形,能够得到无噪声、无伪影的清晰图像。随着多排螺旋技术的更新和推广,目前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心血管、灌注扫描、胸部CT、头颈部CT等方面得到了临床应用。目前有大量的文献报道显示,通过多排螺旋重建技术可以实现超低剂量的清晰腹部成像,能够应用于急腹症的筛查中,特别是可以改善腹部的定量分析以及弥漫性病变等显示效果。另外,在CT的引导下多排螺旋重建技术可以减少CT影像中的条带状伪影。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示,多排螺旋重建技术能够在低剂量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另外具有较大的提高图像质量的潜质。但是,也有报道认为多排螺旋技术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可能引起组织的分界处出现阶梯状伪影,产生的原因是对噪声的过度抑制作用。另外,多排螺旋重建技术进行CT扫描时相比FBP花费的时间更长,可能影响诊断的时效性。GEBrightspeed16层螺旋CT采用的是新一代迭代重建算法iDose4,特点是双空间、多噪声模型和解剖模型,在对噪声给以细致的处理的同时,再结合解剖模型加速重建过程,从而提高图像分辨率,消除蜡像状伪影。本研究通过多排螺旋迭代重建iDose4(迭代级别3)与传统FBP处理图像对比,可以明显看出iDose4等级为3时,降噪能力与滤波反投影法相接近,图像评分有所提升。就目前CT多排螺旋重建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是进一步减少伪影的产生,并且提高重建的速度,将继续向完整的多排螺旋技术靠拢,进一步优化算法以及硬件处理系统。多排螺旋迭代重建iDose4是当前重建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如果可以在临床上常规得到应用,能够进一步促进低剂量CT的应用,并且进一步扩大CT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能够使部分对CT放射敏感的器官利用超低剂量进行高质量成像,呈现最优化的图像质量和辐射质量的完美结合。综合本次研究数据结果可知,在所选入的86例急腹症患者之中,通过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确诊85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8.83%,该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知,可知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在急腹症的诊断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操作便捷、诊断准确率高等显著特点,且对患者无明显副作用,可于今后的临床工作之中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覃晨斌,潘石宏,刘杰明,陈凯.多排螺旋CT扫描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5):58-59.
[2]李艳,马敬伟.腹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急性腹痛)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0):135-137.
[3]陈福新,阿曼姑·玉素音.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7):121.
[4]陈渊明,施武,许燕塔.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意义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2):16-17.
[5]蒋银仙.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4):125.
论文作者:代斯日古楞,马大吉,好必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急腹症论文; 螺旋论文; 患者论文; 影像论文; 技术论文; 图像论文; 腹部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