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英语写作思路的教学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写作论文,思路论文,教学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破思想束缚,写“放胆文”
青少年学生好动爱说、想象丰富、思想活跃。因思想上有束缚,有人写起作文来思路闭塞。要开拓学生思路,首先必须坚持写“放胆文”。南宋谢枋得(1991:12)编选的《文章轨范》把文章分为“放胆文”和“小心文”两种,并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胆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
在历代文人中,这种提倡习作之初大胆放手的观点是很普遍的。
1.思想上敢于“放胆”
对于学生的非正规英语习作,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宜限制过多。写好人、好事固然很好,写点阴暗面也应无妨;写典型当然不错,记琐事未尝不可;慷慨激昂应当肯定,哀怨低回不宜厚非;朴实值得提倡,华丽未必不好。不管是指导、是批改,还是讲评,教师的责任是鼓励为主、正面引导、具体指点,来不得半点简单轻率、言词偏激,并且,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比如,编辑诸如“Composition Garden” “English Comer”等小刊物,搞作文比赛、习作传观之类,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2.训练上鼓励“放胆”
要彻底改变单一的命题的形式,方式要多样化,除了课堂作文,还应注重课外习作,诸如日记、周记、观察笔记或生活速写之类;方法也要多样化,除了命题作文,可以大量地采用自由选题和不定范围、自由定题等方法,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每周两篇。另外,在训练中淡化英语语法的束缚也是种“放胆”。
是否坚持让学生“放胆”写作,反映了英语作文教学领域里思想是否解放,关系到英语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只有打破种种清规戒律,摆脱各种束缚,使学生能够自由思考、自由写作,感觉不到作文是件“苦差事”,他们的写作思路才开阔,他们才敢写、想写。
二、积累生活素材,发展观察力
拓展写作思路,就要想得开,就要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能够从所看到的、听到的现象中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面却感到无话可写,是因为没有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双慧眼观察世界,就会发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并且尽可能使用学过的知识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一方面积累了素材,另一方面使他们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情感得到了宣泄,就会把写作当做是一种兴趣。
1.训练有意注意,培养观察习惯
留心生活是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只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一幢新的高楼,一场电影,一次QQ聊天……到处都是写作的素材。随时随地捕捉生活的浪花,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记录下来,充实头脑,写起作文来也就有了独特的、人无我有的人生感悟和快意倾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角度不同,对事物所获印象也不同。例如,在“My School Life”的写作中,大多数学生只是写校园生活如何有趣,写一天上几节课、有什么课、课后做什么体育运动,往往千人一面。可一位学生有感而发而这样写道:I don't think our school life is colorful.Because we are too busy every day...The only relaxation is listening to the MP3 or playing ball games.At weekends,we have too much homework to do.I know it’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study well now.But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a dull boy”.I really hope my school life is more colorful.Do you think so?此文直抒胸臆,不伪饰,不矫情,类似于日记中的心灵独白。写作“My Dream”时,有位学生就能摆脱千篇一律的话题,他这样写道:My dream is to be an inventor.I want to invent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robots.They can help my mother do the housework.Because my mother is too busy.They can talk with the old.Because the old feel too lonely.They can help the blind.Because the blind need our help all the time.They can cook something nice for me.Because I like delicious food very much.Hahaha...My dear friends,do you want my robots to help you? Please call me anytime.让情感自然地流于笔端,成为真实感人的文章。
2.指导并帮助学生整理生活素材
收集积累的材料如一大堆干柴,须有灵感的火花才能点燃。课堂作文应在观察的基础上,指导并帮助学生整理生活素材。写人,根据观察所得,整理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个性等方面的材料,并注意抓住有关方面的特征;记事,则可回顾事件经历或查阅观察笔记,整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抓住重点(主要情节、精彩场面、典型环境、特殊心理)。像写“A Picnic”,可以抓住go boating这个重点,以及当时风和日丽的景象、如愿以偿的心情和跃跃欲试的情态。方法上,可以由教师做启发性谈话,引导学生谈,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样整理生活素材,可以重现观察情境,有助于开拓思路;反过来,通过整理观察材料,又可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观察意义,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
有时,为了便于观察和写作,教师还可以设置某些情节,来开阔学生的思路,这样学生可以写得扎实生动,克服情节简单、无话可写或呆板重述的毛病。例如,在让孩子们给妈妈做张贺卡并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语时,就有学生这样写道:Mom,since Iwas born,your love always follows me.You gave me life,and let me enjoy the world.Nothing in the world can take the place of you.Mom,I don't know how to express my feelings.Only I want to say:“Thanks,Mom.I love you.”多么温馨的话语,妈妈一定能感受到孩子浓浓的爱意。
三、丰富语言材料,发展语言能力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写文章也是一种言语活动。如果词汇贫乏、语言干瘪,写作时就会思维不活跃,思路不开阔。
1.加强说话训练
人们用说话交流思想。一般来说,会说也就能写,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实践也证明,不少思路闭塞的学生,往往是不善于说话的。说话训练是多方面的:可以训练课堂答问,可以组织discussions和daily reports,可以开展debates,可以举行oral compositions,甚至可以配合讲读课、作文课相应地开设说话课。训练系统也有序可循:或是按表达方式安排——记叙性说话,描写性、说明性、抒情性、议论性说话;或是按表达内容安排——叙事,记人,状物,论理;或是按认识规律安排——由模仿到创造,由单项到综合;或是各种方法交错运用。在说话训练的基础上,应指导学生把自己或别人说的话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并逐步训练他们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样,就不愁写不出东西来了。
2.加强词汇积累
词是思维和现实的中介,是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词汇越丰富,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达。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地运用外语的关键,没有词汇就不能运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意念。扎扎实实地打好词汇的基础,对英语的学习至关重要,更是英语写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英语词汇贫乏的学生,要加强第二信息系统的刺激,通过讲读教学、口语活动、课外阅读等多种途径,发展语感,丰富英语词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美词、美句、美段的积累的重要性。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笔者要求学生:(1)划出自己认为值得赏析的句子,并阐述这样赏析的缘由;(2)将文中语句进行归纳总结,重新写出文章。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进行语言积累以外,还可积极鼓励学生阅读一些英文原版读物,如《二十一世纪报》、《英语测试报》等,摘录、收集并积累精彩美妙的词、句和篇章,充实自己的写作仓库,从中有效地吸取养分,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对于名句名篇,可要求学生在充分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咏体味,最终背诵下来。背诵多了,自然词汇丰富了,写作时自会得心应手。
3.加强仿写训练
语言学习必须在积累词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语法规则和表达方法等。实践证明,儿童学习口语全靠模仿,青少年学习书面语言也得借助模仿。模仿是作文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既能让学生习得语言规则,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魅力,更能让他们走进角色、体会情感、想象场景。仿写是多方面的,有词语仿写,有段落仿写,这是局部的、片面的模仿,还有篇章仿写,或是模仿立意,或是模仿结构,或是模仿手法。如模仿“The Necklace”的立意写“My Lost Mobile”。再如,在“New Zealand”的课文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素材,让学生掌握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以及对气候、历史以及人口、风俗习惯等的描写,使学生学会对有关国家、城市、旅游景点进行描述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仿写“China”,并以一个导游的身份将它介绍给外宾。另外,在仿写中可以提示必要词语,从而使学生从提示的词语中获得感触、开拓思路、丰富写作内容,也可以节省学生写作时斟字酌句的时间。如SEFC 1D Unit 14的Reading部分介绍了一个名为“Kwanzaa”的节日,教师可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剖析这篇文章的层次和脉络。课后可要求学生依照如下提纲仿写“The Spring Festival”:Part 1(para.1):What kind of festival is it? Part 2(para.2):When and why was it started? Part 3(para3-5):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上述种种也可交错进行或者综合运用。仿写练习多了,学生的写作技能逐渐熟练,语言能力大大增强,思路也就可以畅通起来。
四、敏捷文思,发展联想能力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既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诵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刘勰,2008:10)可见,为文之思,必须纵横驰骋,充分展开联想。学生作文展不开,常常是文思不敏捷,甚至文思迟滞。要开拓思路,必须发展联想能力。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反映的客观事物往往不是眼前当即存在或发生的,而是凭借记忆保留下来的过去感知的印象。联想就是由此及彼联系起来想。联想使人思想活跃、敏捷,人们凭借联想,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无拘无束、自由驰骋地思维。写文章,总是通过回忆把以前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印象重新呈现出来。青少年学生最富于联想,要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展开联想,发展他们的联想能力。例如,在学习SEFC 1B Unit 16 “Animal Experiments”之后,由时空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联想,以“Should Animal Testing Be OK?”为题作文;学习SEFC 2A Unit 1 “Making a Difference”时,让学生对比想象“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an incurable disease?”;学习SEFC 1B Unit 19 “Jobs” Lesson 74-75 “The Secret is Out”时,从因果联想中可提出“Would Ms.King stay at Mr.Little's company? Why or why not? Please imaging the end of the story.”这样长期的训练,就能使学生接触或看到一个命题,便由此及彼,就会回想起与此事相关的其他事物。想得多、想得远,思路也就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