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荣
(新疆兵团第九师医院 新疆额敏 834601)
【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11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15年6月—2017年6月为研究时段,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试验组:至少3项凝血指标在正常值的基础上升高或者降低30%,样本容量57例,反之即为对照组,样本容量55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以及病死率。结果:对照组入院时、入院后48h、96h TT、APTT、FIB、PT指标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病死率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可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凝血功能;心脑血管疾病;预后;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161-02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近年来有了明显增加的迹象,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迹象,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早的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TT、APTT、FIB、PT等凝血功能指标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对疾病的评估价值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1]。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为了分析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价值,特随机收集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11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均满足《内科学》中对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2015年6月—2017年6月为研究时段,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试验组(n=57)和对照组(n=55)。试验组女性22例,男性35例,年龄区间是42~70岁,平均年龄为(56.2±9.2)岁;病程区间是2~12年,平均病程为(7.2±2.9)年。对照组女性21例,男性34例,年龄区间是46~67岁,平均年龄为(56.8±9.1)岁;病程区间是2~10年,平均病程为(6.6±2.3)年。两组基线资料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优异的可比价值。所有研究对象、家属于研究前均知情本研究,且对《知情同意书》阅读签字,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重大感染的。(2)合并其他肿瘤、心衰的。(3)哺乳期、妊娠期的女性。(4)配合度、依从性较差的。(5)家属、患者不支持本次研究的。(6)研究前服用过其他对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有影响的药物。(7)心肺功能不全、重度肥胖的。
1.2 方法
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48h、96h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5ml,进行离心处理,速率是3000r/min,离心时间是5min,保存于-20℃的冰箱中,采用全自动凝血仪(型号:日本希森美康CA-1500)检验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在入院时、入院后48h、96h的TT、APTT、FIB、PT水平,随访6个月,统计并计算两组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APTT、PT、TT、FIB指标两组入院时入院后48h、96h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
2.2 两组病死率对比
随访6个月,试验组病死11例,病死率为19.3%(11/57),对照组无1例病死,病死率为0,试验组的病死率显著较对照组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χ2=11.7700 P=0.0006。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患者脑血管以及心脏血管发生病变的一种疾病,发病原因多是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血小板增多、白血病、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该病的发生率在我国一直有上升趋势,致残、致死率以及复发率较高,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血栓,故其凝血功能在该病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凝血酶原时间是临床用于检验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可对机体组织因子的质与量以及凝血系统中的因子VⅡ做出有效反应。凝血酶时间可以用来检测循环系统中的抗凝物质,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纤维蛋白原可引起机体纤溶系统以及凝血系统紊乱,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大大缩短,因为纤维蛋白原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同时对肝脏造成一定的刺激,导致肝脏合成大量的纤维蛋白原,增加其在血液中的水平,使得机体的纤溶系统、凝血系统更加紊乱,血液黏稠度显著增加[2]。本文研究示:APTT、PT、TT、FIB指标两组入院时入院后48h、96h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的病死率显著较对照组的低,说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较大的患者,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凝血功能的检测费用低廉,不会给家属、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于基层医院,给更多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在付安才[3]的研究中,死亡率观察组、对照组的分别是21.88%、0,观察组的显著较高,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凝血功能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心脑血管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可对病情预后做出有效、准确的评估,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越大,说明患者的预后越差,应当引起广大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并积极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潘英武,叶映月.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6):88-90.
[2]刘伟,初晶学.凝血功能检测在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1):61-63.
[3]付安才.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33):15-16.
论文作者:孙雪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凝血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价值论文; 较高论文; 指标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