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 宜宾市翠屏区凉姜中心学校 644000
【摘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农村学校开展学生劳动教育并不在于要通过劳动创造多少产品价值,其根本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劳动兴趣,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村;学校;学生;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34-02
当前,在社会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对“农村”认识不足,对“农民”存在偏见,对“农业”行为更是渐行渐远。就是农村孩子不知农、不识农、不务农,不懂农,五谷不分、四时不明者比比皆是。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陶行知先生(1927)在《教学做合一》一文中明确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做”在陶行知生活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不管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须通过“做”来完成,具体表现为在劳动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中体验劳动。也就是说,劳动与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是整体相连的关系。
翠屏区凉姜中心学校以“践行生活教育,筑就人格长城”为办学理念,以“桃花朵朵开,朵朵皆精彩”为特色主题,以“弘扬农耕,启智修行”为办学路径,以“让凉姜孩子接受令人羡慕的教育”为办学目标。在践行“生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一、走出误区,明确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现实中有人把劳动视为训戒,有人把劳动当作惩罚,有人认为劳动的作用是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还有人把劳动理解为学习一种技能……。其实,上述现象的出现都源于对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存在认识偏差,从而使得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得不到落实。再加上课时难以保证、教师多为兼职授课,行课流于形式,教学空谈理论,严重影响了劳动课程所应当承担的任务,进一步导致了劳动教育的边缘化。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较早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家,他认为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思维和行动的力量,由此创造出新的价值。而且,在学习时段上,学生应从小就被施以劳动教育,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如在体力和心理上进行锻炼,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内容。
我校立足于农村,且当地农业相当发达,盛产枇杷、葡萄、桂圆、桃李、草莓等,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优美的生活环境,优质的农业资源,让孩子天生就耳濡目染,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但家庭、社会对他们的劳动教育浅显化、碎片化、功利化,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紧扭家乡实际,按照教纲和课程设置的要求将劳动教育进一步完善和规划,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并加强学科渗透。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地方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1.农耕动作化为操——农耕艺术操
2013年秋期,我们把农耕动作和时令节气相结合开始着手创编“农耕操”,经过一年多的筹划,2014年“农耕操”初具模型,什么插秧、推磨、犁田、打谷、中糍耙等等,生动形象地在操中体现。2015年三月在我校校园桃花艺术节上首次亮相的“农耕操”,让大家眼前一亮,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各级媒体的关注。
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耕操”,学校多次组织征集社会各界的宝贵意见,并外请专家指导,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农耕艺术操”分解动作和全套示范动作校本教材正式诞生。
2.高手在民间——家长义工课教材。
2013年我们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资源优势,正式开设“家长义工课”。我们热忱欢迎并诚挚地邀请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各界人士走上讲台,一展风采。葡萄大户讲解种植技术、枇杷大王传授管理技巧、养鱼专业户展示过程的艰辛一繁琐等等,时至今日,“家长义工课”已经成为凉姜教育佳肴中一道鲜美可口的特色菜。
2015年春,我们收集整理民间高手上课资源,正式编制了第一本独具凉姜特色的《家长义工课》教材。
3.劳动兴趣早培养——劳动实践教材。
学校现有12亩劳动实践用地。5~8年级学生每周的劳动实践课,少年宫劳技班的劳动实践均在这12亩土地上由学生亲自操作。劳动实践基地按功能的不同,现已开辟为四园,即“花园、果园、菜园、科普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结合后山劳动实践基地和凉姜生态农业开发实际,分季节按时令编制了《劳动实践》校本教材系列丛书,如:《枇杷管理指南》、《葡萄种植要领》、《养鱼要点》等等……
我们还将凉姜本土文化资源与各学科知识有机整合。如: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欣赏一个个凉姜农业传说、故事;地理学科中了解凉姜的风土人情、农业、矿产资源;数学学科中融合土地面积的测量、集市农产品的销售;化学学科中融入农药的浓度、配比……,这样让悠久深厚的人文历史,淳朴的民风民俗,丰富多样的土特产品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豪情。树立建设家乡、振兴农业、富裕乡村的壮志。
二、美化校园,营造劳动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对学生成长起到很关键的影响,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优美的育人环境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有利途径。
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中,我们力争体现生命的活力,营造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氛围。
1.自然环境:校园里共种植了100余种花草树木,尤其以桂花、茶花、栀子花、樱花、梅花、杜鹃、桃树、枇杷居多,每个角落均是绿色生命。可以说,春夏秋冬季季有花开,月月有景赏。当你漫步于校园的每一寸土地,均是青青草坪,绿茵滴翠,沁人心脾;花园芳洲,百花竞放,姹紫嫣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绿色生态的学习环境。
2.人文环境:毓秀泉、乐陶亭、致远路、文化长廊、农业展示区、农耕操动作分解墙、水果蔬菜采摘场景绘画摄影展览馆等等……创设优雅舒适的课余休闲空间,对师生的心灵是一种无声的净化和陶冶,对师生的身心健康,生命质量是一种隐性的提升和保障。
三、整合资源,提供劳动实践平台
1.劳动实践——角色体验
“弘扬农耕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我们利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教育,每周每班1节劳技课和少年宫劳动兴趣小组,学生们在本校教师和请的校外农技师的指导下,操起锄头,肩挑粪桶,手持镰刀,戴上草帽,挽起裤腿,光着脚丫来到后山的劳动实践基地当起了农民,亲身耕种。谈笑风生、辛勤劳作间领会了基本的农耕知识,激发劳动兴趣,掌握了劳动技能。通过前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看到了可喜的成效,在劳动实践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还在劳动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
校内实践基地每年枇杷产量大约有500斤、桃约2000斤、蔬菜约5000斤,在蔬菜瓜果成熟的季节,学校组织开展品果节、采摘节等活动,全校教职员工一起参与,一起分享,一起把我们的劳动所得送给敬老院和爷爷奶奶们。同时学校还组织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全数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春食花,夏吃叶,秋品果,冬尝根,一年四季或果或菜,如诗如画,让校园时刻散发田园清香,建构了一幅桃园盛景。
2.社会实践——行为体验
校外活动空间大,但教育资源毕竟是零散的、无序的,为能集中高效地组织活动,我们利用九里村、两岔河(桃花潭)的生态农业的观光旅游基地与学校毗邻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充分发掘九里村、两岔河(桃花潭)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技中心,建立活动基地,充分挖掘潜在的社会资源,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内涵。充分发挥团队活动和少年宫活动的育人功能,开展小导游爱家乡、桃花诗会、寻找春天、绿色葡萄、送温暖、推普周、植树节、环境保护、清明节走访革命烈士后代……等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懂得了关爱、认识了自然、开拓了视野、品味了生命的无穷乐趣。
3.三结合教育——多元体验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访、来访、家长义工课、各类教育活动进校园、协同社区进行周边环境整治……,把家长和社区的力量调动起来,既可以教育学生,又感化家长和周围的人,也使得学生的体验教育覆盖了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为教育营造更为宽松的氛围。
学校组织开展“六同活动”(即:同吃、同住、同行、同学、同乐、同劳)。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平时放学后的空余时间下乡到户,走入孩子的家里与他们一起下地种菜、生火做饭、家务劳作、吃饭睡觉、享受生活、辅导功课等,这样既丰富了留守儿童的生活,充实了他们的情感,让父母的影子时刻伴随的他们身边,找回了暂时缺失的亲情,促进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又极大丰富了家校联系的内容,助推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和谐。
家校社携手打造“校园桃花艺术节”。每年阳春三月,百草吐绿,桃花盛开,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齐聚学校,同台展演。或歌或舞或小品或相声,琴棋书画,曲艺杂谈,表达了对春的赞美,对办学成效的讴歌。人景合一,陶醉期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活泼向上的艺术文化氛围,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与爱好,陶冶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时至今日,已连续举办五届“校园桃花艺术节”。
教育中完整的生命本就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需要沉静地思考,也需要激情地挥洒和体验。不管沉静还是激情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尤其是生活教育和劳动教育要沉静从远构建,激情从近入手,在实践中探索,在体验中增知。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2]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导读》.
[3]张熙.《学校劳动教育三策》.
[4]李艳琴.《加强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5]史宗武.《小学劳动课应切实抓好劳动习惯的培养》.
[6]司金英.《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论文作者:张朝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劳动教育论文; 农耕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枇杷论文; 桃花论文; 家长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