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剧增,造成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房紧张,低价昂贵,迫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由多层发展为高层。本文主要对高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考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发展情况;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住房紧张的问题日益严重,传统意义的住房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在这种强狂下,高层建筑诞生了。所以高层建筑可以说是社会生产的需要和人类生活需求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强轻质材料的出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在建筑中的实现等,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虽然高层现在也在也有很多不足,但随着科技发展,高层建筑的缺点会逐步改正并成为未来大多人们的居住房。
1.高层建筑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高层建筑结构在我国迅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特大城市、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高层建筑的发展,又推动了中小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形成了迅猛之势。高层建筑结构之所以会不断在中小城市发展,是因为其在结构上、经济上以及审美上都存在着许多优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新材料、超强材料将会在高层建筑中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同时,新型结构形式的应用也会增多。这些将会更进一步促进高层建筑结构在我国中小城市的扩展。
我国高层建筑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上海,近年来国内的高层建筑以极为迅速的态势在各地铺开,高度及层数不断突破。据统计,我国高层建筑在数量上已超过万栋,高层建筑的类型涉及住宅、旅馆、办公、金融、商业综合楼等多种类型。到目前为止,层数达30层-60层,高度为120 m-200 in的高层建筑已经耸立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
2.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
虽然对于高层建筑存在许多争论,但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可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高层建筑并未停止它前进的步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在21世纪,高层建筑继续向着更高的高度,更大的体量和更加综合的功能发展,对高层建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使建筑师从过去强调艺术效果转向重视建筑特有功能与技术因素。未来的高层建筑将朝着技术功能先进和艺术完美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高层建筑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2.1轻质高强材料的研发和运用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技术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问题。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将继续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必将给高层建筑结构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强度和塑性方面考虑,钢是高层建筑结构的理想材料,增进或改善钢材的强度、塑性和可焊性性能的工作人们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对新型耐火耐候钢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使钢材减小或抛弃对防火材料的依赖,提高建筑用钢的竞争力。复合材料用于制作高层建筑部分构件正在开发和实践中。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面积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建筑经济性的问题越来越大,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十分不利。而且,过于笨重的结构构件也限制了建筑师创作的自由,影响了建筑的美观。因此,在自高层建筑中采用各种高强材料和各种轻型材料已越来越多。
2.2新型结构形式的应用增多
过去,高层建筑的体形比较单一,俗称为“方盒子”;而现在,高层建筑的体形越来越丰富了,这是来自城市规划和建筑造型的需要,而且结构分析水平的提高也为此提供了丰富的保障;最后,超级高层建筑的出现为建筑体形的革新变化提供了机遇。已建成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正在筹划中的芝加哥532 m 高的摩天大楼方案,都采用了桁架筒体,并将全部垂直荷载传至周边结构,它们的单位面积用钢量都仅约150 kg/㎡,特别节省钢材。预计这种结构体系今后在300 m 以上的高层建筑中将得到更多的应用。巨型框架体系由于其刚度大,便于在内部设置大空间,今后也将得到更多的应用。现已表明多束筒体系在适应建筑场地、丰富建筑造型、满足多种功能和减小剪力滞后等方面具有很多优点,预计今后也将扩大应用。
2.3 高层建筑结构将遍及中小城市
高层建筑在中小城市的出现是历史必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整体增强,中小城市的发展也日益加快。与之相伴,城市人口的增加、建设规模的扩大,导致土地资源紧张、地价上涨,高层建筑作为一种高容积率的解决方式自然成为城市建设的首选类型。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居民还没有享受到太多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向大城市学习就成为基本目标。对于政府管理部门和开发商而言,迅速改变旧有面貌、提升城市形象也是他们迫切的愿望,而高层建筑所特有的高技术性、时代性、标志性正好迎合了这种情结。
3.结语
高层建筑是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而建造的,是城市的主要建筑大厦,创造着城市引人注意的轮廓线,为城市中人们的活动提供布景。优秀的高层建筑是能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场所,又能融入地区文脉的,其独特性和各自特异的风格,增加了城市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观光者。而更具有实用意义的是满足了城市日益增长的工作、生活空间的需求。因此,高层建筑在城市作为现代化的标志,有其发展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李永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设计思路探讨[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7(3):101~104.
[2]赵西安.我国高层建筑的最新发展[C],深圳.第三届中日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1997.
论文作者:黄桂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论文; 建筑论文; 中小城市论文; 城市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