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病人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论文_吴琼华, 何进勤, 郭良芳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 677000

【摘 要】目的分析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的66例脑血栓患者(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66例脑血栓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33例脑血栓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3例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33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2.73%),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明显。

【关键词】脑血栓;优质护理;意义

脑血栓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指患者脑动脉壁发生病变导致患者脑部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变慢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心理负性情绪、并发症等现象,为保证治疗效果,对其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1-2]。我院为了分析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对该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现详细内容见下文。

1 66例脑血栓患者的资料和方法

1.1 66例脑血栓患者的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治疗的66例脑血栓患者(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66例脑血栓患者实施随机分组。

实验组33例脑血栓患者男女分别为20、13例,最大患者和最小患者的年龄分别为75、54岁,33例患者年龄均值为(65.56±1.35)岁。

对照组33例脑血栓患者男女分别为19、14例,最大患者和最小患者的年龄分别为74、53岁,33例患者年龄均值为(65.48±1.29)岁。

实验组33例脑血栓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对照组33例脑血栓患者无显著区别,P大于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在医生的陪同下,66例脑血栓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该研究的内容、目的并自愿签署同意协议。

1.2 方法

对照组33例脑血栓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按照医嘱对患者实施病情监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相关的饮食指导,同时给予患者相关的用药护理;实验组33例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干预措施为:(1)心理护理:由于该病起病较急,且病情较危急,患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性情绪,为保证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加强和患者沟通交流,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等,必要时可以讲解成功治疗的病例,增强患者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并发症护理:临床发现,脑血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肺部感染、褥疮、便秘等并发症,例如,为避免患者出现褥疮,护理人员应保持受压皮肤干净、清洁,适当对受压皮肤进行按摩,协助患者翻身等。(3)康复训练:在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关的康复训练计划,例如,对于卧床患者,可指导其进行主动和被动训练,对于能下床患者,可对其实施站立训练、行走训练及负重训练等。

1.3 评估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选择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3])及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以满意度[4]作为判定标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满意度(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研究结果使用率表示,生活质量评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研究结果使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对照组33例患者的满意度为72.73%;实验组33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3.94%;两组比较可得,组间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脑血栓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病起病较急,病情较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有研究显示,该类患者病情恢复较缓慢,病程较漫长,且治疗后常出现并发症、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5]。

本研究为分析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对该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主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等,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通过对其实施并发症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预后;通过对其实施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对此次实验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实验组33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2.73%),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提示相比于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增加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其生活质量。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徐家喜,顾伟萍,王忠玲等.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52-53.

[2]陈秀英.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235-236.

[3]张娟.浅谈优质护理在护理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7):196-197.

[4]陈亚敏,王菊青.Orem自理理论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17-18.

[5]徐兰.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14-15.

论文作者:吴琼华, 何进勤, 郭良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脑血栓病人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论文_吴琼华, 何进勤, 郭良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