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渗透教学;身心健康发展;寓教于乐
幼教人员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游戏化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淡化课程形式,变相减轻学习难度,而且有利于从潜移默化中攫取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
一、游戏形式在“数学课程”活动中的积极渗透和有效融合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及其课程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强烈的理性思维”,比如严密的逻辑性、缜密的计算性和紧密的推理性等,与其它学科相比较,不仅缺乏足够的趣味性,而且显得既机械又枯燥。尤其是3—5岁的幼儿群体,其形象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暂时处于非常滞后发展的状态,因而数学活动对于他们来说,不仅难以引起一定的学习兴趣,客观上还存在无以规避的挑战性。正因为这样,在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以幼为本、以学为主”这一指导思想,善于把活泼生动的游戏形式积极渗透并有机地融入课程活动之中,这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以“8以内的运算”内容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无论如何地强调、吸引和引导,大多数幼儿根本上“不买老师的账”——不是无法安静下来,就是自顾自地玩了起来。就在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时候,笔者突然间灵机一动、脑洞大开:为什么不来上一个“曲线引导”呢?于是乎,把这种内容教学重新设计成为“爬格子比赛”这一游戏活动形式:以室内现有的方格子为活动阵地,把所有幼儿分为若干组比赛小组。比赛开始了,讓每一组幼儿分别地站立在格子阵地中,然后笔者任意提出“8以内运算”的数学题目,让小组成员通过“抢答赛”形式举手回答。每答对一题的幼儿就主动地向前爬上一格,答错的幼儿则倒退一格,不答者在原格阵地上站立不动。最后,以首先到达格子终点的人为本组获胜者,并且得到老师的表扬、小伙伴的鼓掌,此外还有一件精美的小礼物。在此基础上,把各小组的第一名、第二名等第若干名再进行一一对应比赛,获胜者同样获得表扬、掌声和一件小礼物。如此不断地循环下去,直至全部幼儿比赛结束。前后相比,孰优孰劣,尽在其中。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
二、游戏形式在“语文课程”活动中的积极渗透和有效融合
客观公正地说,与数学课程相比较,由于自然属性和基本特征等因素,语文学科及其课程教学活动对幼儿群体,一定程度上还是具有相应的吸引力。然而,幼儿们不仅注意力欠佳,精神集中时间太短,身心稳定性还不够,即使语文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再浓,类同故事听得多了起来,对他们自然就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每在遇到这一现象的时候,幼教老师要自觉迎合幼儿“求趣、求新、求异、求动”的活泼心态,积极主动地转化课程活动形式,以另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刺激学习心态,从而较好地转移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变相地减轻他们的审美疲劳程度。通过游戏渗透开展幼儿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与理解所学内容,而且有利于从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赢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三、游戏形式在“体育课程”活动中的积极渗透和有效融合
虽说体育课程教学是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乐于为幼儿所接受,然而由于他们的“兴趣点”和“潜能性”并不完全一致,“众口难调”不仅在所难免,而且是经常发生的现象。比如,有些孩子更加喜欢球类体育项目活动,有些孩子则热衷于田径类体育项目活动;有些孩子更加倾向于好动,有些孩子则显得厌动好静一些……鉴于此,在每一次体育课程教学中,我们无法满足所有孩子各种各样的学习要求。面对如此复杂情况,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孩子们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呢?理论和实践表明,丰富多元的“游戏”活动形式,融“目的性、情趣性、规则性、启迪性、挑战性、创造性”为一体,是“制造”(或“生成”)各种情趣的行家里手。把游戏形式与体育课程相互融合起来,有利于赢得善教乐学的“情绪智力”效果。
四、游戏形式在其他课程活动中的积极渗透和有效融合
除了数学、语文和体育教学外,还有其他一些课程活动形式,如唱歌、涂鸦和手工小制作等。由于班集体是由众多幼儿构建而成的,并且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生长环境,导致他们在学习意识、活动能力和情感趋向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客观上存在无可规避的个体差异性。比如,有些幼儿喜欢唱歌,却不喜欢涂鸦;有些幼儿热衷于手工小制作,却不擅长唱歌……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非但不能因此而“听之任之”,或者“厚此薄彼”,反而应当本着“战略指向、战术指导”的施教原则,坚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和主抓手,善于通过“二合一”形式,组织并引导幼儿,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游戏课程教学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把幼儿逐步引向全面培养与健康成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手工小制作”为例,笔者在“自愿+指定”基础上,本着“1(手工能力较强者)+2(手工能力欠佳者)”这一搭配原则,把全体幼儿分为若干个基本单元,如“可爱的猪小队”“活泼的羊小队”“机灵的猴小队”和“威武的虎小队”等,让孩子们进行手工小制作,并且在各个小队之间开展“创优争先”评比,结果令人非常满意。游戏渗透教学,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平衡发展。
“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善于把游戏形式引入课程教学活动,非常有利于在改善教学环境、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过程结构、激发学习情趣和引领幼儿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不容忽视的“正强化”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多华.快乐学习是幼儿教育的有效方法[J].学周刊,2019(35):176.
[2]梅佳莹.游戏注入 快乐学习——幼儿教育实践的基本内涵[J].求知导刊,2015(16):118.
[3]陈良敏,陈全芬.浅谈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育[J].今日科苑,2007(06):108.
论文作者:印新芸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