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公路、桥梁工程发展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在桥梁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具有隐蔽性特点,在施工中,如果分工不明确、缺乏配合,将会发生质量事故。如果出现质量事故,需积极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及时设法补救和改进。
关键词:桥梁;钻孔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桥梁桩基础作为整个工程的根基,其施工和建造水平直接影响到桥梁使用功能、使用寿命等,一言以蔽之,要想提高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钻孔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势在必行。
一、钻孔桩基础施工
钻孔灌注桩是灌注桩的一类,灌注桩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柱孔,并在其内部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钻孔桩具有施工噪音振动较小,且能建造直径更大的桩,各种地基都适用。钻孔桩的施工主要有泥浆护壁法和全套管施工法。以泥浆护壁法施工为例,钻孔桩基础的施工流程主要有:施工准备、钻孔机的安装与定位、埋设护筒、泥浆制备、钻孔、安装钢筋笼、清孔和灌注水下混凝土几个步骤。钻孔桩钻孔的成败取决于是否防止孔壁的坍塌。钻孔时,因为钻孔深度大,静水压大,容易发生流沙塌孔。因而,埋设护筒和泥浆制备在钻孔桩基础施工中至关重要。埋设护筒过程中,护筒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护筒一般采用钢护筒。护筒的作用是固定钻孔位置,保护孔口,提高孔内水位,防止地面水流入,增加孔内静水压力以维护孔壁稳定,并兼作钻进导向。泥浆护壁主要严格控制泥浆的稠度,泥浆稠度稀,排渣能力小,护壁效果差;泥浆过稠,则会降低钻头工作效率。泥浆的制备应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胀土。钻孔桩基础施工时,容易发生的故障有:塌孔、缩径、桩孔偏斜。塌孔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不同地层的泥浆指标;控制不同土层的钻进速率等。若已经发生塌孔,则回填土至塌孔段以上1~2m,重新钻孔。缩径的预防措施有:经常检查钻头直径,并及时修补或更换;容易发生缩径的孔段,适当增加泥浆粘度。如果已经发生缩径,可上下反复扫孔来扩大孔径。桩孔偏斜的预防措施:保证架设钻机的地面平整,机架垂直,定时检查校正;不要使用弯曲的钻具;在地质土层变化时,适当减缓钻进速率。对已经发生偏斜孔径,可以进行往复扫孔纠正偏斜。
二、桥梁钻孔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目标。桩基质量优劣与桥梁使用寿命密切相关。一般设计年限为100年,为了保障桩基质量。工程质量目标:桩基质量要求全部为Ⅱ类桩及以上,其中Ⅰ类不低于95%以上。
2.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机械性能及功率、施工人员素质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桩基质量。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做好准备工作,对进场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调整,或者更换。
3.严把桩基施工工艺。在工程施工中,根据地质情况,一般采用旋挖钻机钻孔,泥浆护壁法成孔,垂直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孔前,做好充分的准确工作。整理好施工场地,精准放样出桩孔位置,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泥浆池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整理。
4.钻孔。钻机就位后调直钻杆,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在钻孔时要严格钻进速度,起落钻头速度要控制好,不能够过猛或者过慢。同时,钻孔作业要保持连续性,如果因为故障不得不停止施工,要对孔口加防护盖,钻至设计桩底标高后,钻孔完成后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
5.成孔、清孔。钻孔进尺到设计标高后,要通知监理工程师进场检查,确认好进尺深度等符合要求后,进行后续施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在施工中可以采用换浆法清孔。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03~1.1间,含砂率小于2%,并保持孔口水位,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取代这一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钢筋笼安装。钢筋笼之间的连接采用帮条电弧焊或搭接电弧焊方式,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不超过50%。同时,钢筋笼的制作,要针对墩号、桩号及节号等进行合理制作和摆放,以免材料混乱影响到后续施工有序进行。钢筋笼吊装到位后固定在护筒外坚实处,避免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发生偏移或下沉。
7.浇灌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在灌注前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检测,控制在180~220mm之间。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指标,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从而保证桩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灌注过程中要保持连续性,确保混凝土的浇灌质量。
三、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钻孔阶段的质量控制。(1)场地准备。施工场地的布置主要是对施工便道、临建、供电、供水和平整场地等准备工作。桩孔位置应进行平整,为钻机的固定、移位、泥浆池和其他设备的布置提供工作面。(2)埋设护筒。护筒埋设过程中主要对护筒的埋设深度、周边的土体应密实,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应选用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的护筒,安装时应保证接缝的密封性。护筒应固定牢固,应防止护筒移动造成孔斜等质量问题。(3)泥浆制备。泥浆制备可采用人工拌和与机械拌和的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拌和方式,都应该提前将土浸泡好。使用机械拌和时,先在搅拌机中加少量水湿润,并开动搅拌机,待水将搅拌机润湿后再加入提前浸泡好的膨胀土或粘土进行拌制。(4)钻孔。施工中应做好以下几点:a.钻机安装应稳固,在钻孔过程中不得移位,保证固定底座稳定不移动。同时保证钻机中心线与桩孔中心线重合,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b.钻孔前先开启泥浆泵,待泥浆均匀后开始钻进,起初采用低速钻进,待泥浆护壁形成后再以正常速度钻进。c.在不同土层中钻进时,应选择不同浓度的泥浆。d.钻孔施工中应经常对泥浆进行抽检,对不合格的泥浆进行及时更换。
2.清孔阶段的质量控制。清孔是为了清除孔内的渣土、沉淀层,防止桩底存留大量的废渣,影响灌桩质量。为了防止清孔过程中出现塌孔,应注意保持孔内水头。清孔后在孔内放入取样盒,当检查合格后即可灌注混凝土。
3.水泥混凝土拌制阶段的质量控制。水泥混凝土应采用中心厂拌方式,严格控制配合比。混凝土生产配合比应根据现场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调整,确保准确。拌和前应对搅拌设备进行标定,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应进行试拌,并通知试验监理工程师到达施工现场进行检测,施工过程中应按要求制作同条件及标养试件,以便于后期试验检测。
4.钢筋笼的质量控制,成孔后对桩孔进行检验,确保其垂直度、直径、深度等尺寸符合要求。验孔合格后,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参照施工规范,对钻孔桩钢筋笼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应注意对钢筋间距、数据、焊接质量等进行控制。焊接采用单面焊接或者双面焊接,应注意搭接长度和焊缝质量,必须保证焊缝饱满无缺陷。钢筋笼安装并检验合格后,对钢筋笼四周加装垫块进行固定,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偏移或是下沉现象。
5.水下混凝土灌注阶段的质量控制。(1)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应再次对孔底沉淀层厚度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首批混凝土灌注。(2)首批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测量孔内混凝土的高度,计算导管的埋置深度,并查看导管内有无进水情况。(3)开始混凝土灌注后,应连续进行施工,不得中途停工。并及时准确的测定孔内混凝土的高度,准确控制导管拔起的高度。(4)灌注过程中送入混凝土的速度不宜过快,以防产生气囊,影响混凝土灌注质量。
钻孔桩基础施工在现代桥梁施工中占据较大比重,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将会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在施工实践中,要加强管理与协调,采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同时,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加大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监督和控制力度,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将质量事故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从而促进我国桥梁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如华.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2017.
[2]张海英,浅谈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2016.
论文作者:乔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钻孔论文; 泥浆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过程中论文; 桥梁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