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金玉霞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量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016年6-10月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72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维持与综合得分(r=0.238,P<0.01)、情绪领域得分(r=0.136,P<0.01)、身体领域得分(r=0.246,P<0.01)均呈正相关;自我护理信心与综合得分(r=0.312,P<0.01)、情绪领域得分(r=0.297,P<0.01)、身体领域得分(r=0.301,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且与患者的自我护理维持及自我护理信心密切相关,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生活质量;相关性

心力衰竭已日益成为心血管病中最常见、对患者危害最大的疾病,是各种心脏疾病后期的严重阶段。近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了较迅速的发展,但患者仍受到生活质量不高、医疗费用增加的困扰,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这类患者,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当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1],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自我护理行为在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起到重要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选取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6-10月就诊的20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的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2)年龄≥17岁;(3)自愿参与本研究;(4)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够理解问卷内容。排除标准:(1)首次入院患者;(2)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

1.2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前向研究对象解释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取得其知情同意。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并当场回收,答题困难者由研究者询问后代为填写,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86%。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力衰竭患者总体自我护理行为得分情况

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及自我护理信心得分分别为(35.2±16.3)、(43.1±21.5)及(50.9±24.1)分;各维度不同分数段得分人数见表1。

表1 心力衰竭患者整体自我护理行为得分情况[N=172,n(%)]

3.1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较差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目前更倾向于从身体活动功能、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性等三方面综合评估患者及普通人群的健康情况,即生活质量[2]。本组17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以下水平。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排除了首次入院的患者,多数患者为反复入院、病情较重,因此生活质量较差。

3.2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自我护理是指个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维持生长发育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系列自发性调节活动。在此理论基础上形成了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理论,后者包含自我护理维持、自我护理管理和自我护理信心等3个概念。本研究所采用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即依据该理论研制修订而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较差,尤其是在自我护理维持和自我护理管理两个方面,仅有少数患者能够达到较好的自我护理水平(≥70分)。

3.2.1自我护理维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自我护理维持是指个体为维持生理稳定性而进行的自我照顾行为,包括症状监测和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护理维持水平与生活质量综合得分、身体领域和情绪领域得分呈正相关,提示自我护理维持水平与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维持状况越好,其生活质量越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维持水平较差,尤其是在低盐饮食、运动锻炼和控制液体摄入量方面,这提示我们今后在心力衰竭患者的管理上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2.2自我护理管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自我护理管理是指症状发生时的决策过程,包括5个阶段:识别健康的变化(如新出现的水肿)、评估症状和体征改变的重要性、采取行动和执行治疗建议(如服用额外利尿药)、监测治疗效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护理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是:(1)当患者出现较好的自我护理管理行为时,一般为水肿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比较重或明显时,患者可能会采取一些行动,如服用额外的利尿药、咨询医生等,其自我护理管理得分可能较高,然而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生活质量反而会变差;(2)自我护理管理行为较好的患者往往患病时间较久,就诊次数较多,接受医生健康指导的机会也较多,因此尽管自我护理管理行为较好,但此类患者往往因疾病反复发作、反复入院,生活质量较差。

3.2.3自我护理信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自我护理信心是患者对进行自我护理行为的感知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护理信心与生活质量综合得分、身体领域和情绪领域得分均呈正相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1)患者信心增强时,更容易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情绪状态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2)自我护理信心直接影响患者的决策过程,当患者信心增强时,更容易坚持自我护理行为,克服困难或压力。研究也曾指出[4],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信心将促进其自我护理维持和自我护理管理行为的发生。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多数干预措施旨在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维持和自我护理管理行为,很少有研究者将自我护理信心作为干预的重点。因此,在今后干预的过程中,建议将自我护理信心作为干预的一部分,不仅要教会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策略,还要注重心理干预,增强患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较差,因此有必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维持及自我护理管理水平、增强自我护理信心,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京媛,李占军,杨红霞.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62-63.

[2]仇静波,汪小华,李伟,鞠阳,邰少敏,赵欣.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16-919.

[3]田芳英,何仲,李改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状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3):205-207.

[4]苑翠珍,范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干预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22):2154-2155.

论文作者:金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金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