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社戏》 三窥课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戏论文,课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没有哪种教材像语文教材总来不及了似的改了又改,没有哪种论坛像语文论坛闹翻了似的争了又争,没有哪种课堂像语文课堂演魔术似的变了又变……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课改这股飓风会不会让人转向?今天的我手握的是哪张船票?……回首观之、思之,心中的星光居然越来越明晰了,禁不住欣慰之情,将三幕《社戏》再现出来。
一教《社戏》,“流”得满堂彩
那是1996年深秋。25岁的我孤身一人奔赴青岛,不知怎么就捧回了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自觉得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耳边的“暖风”也吹得心花怒放,天多高、地多厚居然也不晓得了。但值得庆幸的是我是一个视教学为生命的人,于是火热的情似乎要把课堂融化,孩子们和我融成一体,人人听了我的课都会称赞课堂轻松、愉快、效率高。于是全市公开课《社戏》隆重拉开帷幕。在我的要求下选用了外校学生且提前不接触,即上课前同学们根本不认识我,也不知道我要给他们上什么课文。走上讲台首先是诗歌式的开场白,激得学生群情踊跃,夸得学生热情高涨。接着以“国粹”京剧中角色名称含义的竞猜导入,逗得学生哈哈大笑。然后伴随着童年的歌谣走近了《社戏》。走进《社戏》靠的是如下步骤:
1.看预习提示列出文章梗概(提示中有,很容易):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
2.前三段我给学生范读,引导大家归结出每段中心词:
3.学生研讨戏前波折,重点研究双喜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双喜的语言“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来分析,学生说得也挺到位。
4.“月下归航”部分是我的重头戏,我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朗诵了出来,让大家闭上眼睛尽情想象,然后让大家再配上音乐自己朗读了一遍,抽学生分析了人物此时的心情,赏析了“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个比喻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5.跳读“看戏”部分,依次画出角色变化及孩子们的反映,得出结论:戏不好看,迅哥儿想看的没看到。
6.赏读“归航”的景物,通过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在浪花里蹿”中动词“蹿”为“游”并用做手势体会的方法成功地解出了“蹿”的妙处。在“偷豆”时又对阿发、双喜性格做了点评。并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六一公公”的淳朴憨厚、热情好客。
7.通过男女竞赛上黑板抢答的形式解开了结束语“我再也没有看过那么好看的戏,也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豆了”的含义。
8.练习检测:赏析多角度描写。
9.以鲁迅的人生感悟结束课堂。
应该说在调动学生方面确实是我的特长,我总能吊起孩子们的胃口,让他们跳着参加。现场采访学生,他们都说喜欢上这样的语文课。这节课好评如云:教师基本功过硬、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读书方式丰富,一节课既有朗读、默读、跳读、分角色读、换词读等,还培养了学生圈点评注的好习惯;善于用比赛调动积极性;课堂容量极大学生却乐此不疲……于是我飘飘然了,仿佛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现在想来,我只算个好导游——“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真是“流”得满堂彩,但实际会不会是空空如也的花拳绣腿呢?且不说文章有多长,也不说文章的意境有多深,单说众多的生字新词,通过这忙忙碌碌的一节课学生又能记住多少呢?那些孩子现在回忆《社戏》能有些斑驳的碎影就不错了,文章意境的真实回想恐怕不会有了。细细追忆总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刚毕业的我踏上工作岗位没几天就在学习中受到了生动的教育。那时还是单元教学盛行的年代,一个单元的课设为四种课型:起始课(对单元中每篇课文逐一蜻蜓点水地学习)、讲读课(一节课结束一篇讲读课文,因为起始课已读了)、自读课(自读课文通过练习导读)、总结课(总结每篇课文写作特点等)。有四位获奖教师分别以一种课型为大家做出范例。当时我心中虽有说不出的疑问,但追求的信念却深植于心。尽管我不屑于用这四种课型束缚自己,但仍以一节课讲完一篇长课文为荣,还自认为效率很高。但转瞬的大脑发热过后,我却越来越看到这种课型的弊端:啰唆的备课环节让人备上一册书的“好”教案需要八九本备课本;尽管课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但整个流程确实给人草草了事、尽快收场的感觉。只要是教师提的问题顺利解决了,就算成功了。可是把学生培养成没有疑问的知足者算成功吗?还清楚记得那时讲公开课的教师的开场白常有一句话:“希望大家和老师配合好!”即教师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学生只是皓月旁不显眼的星斗。于是否定、探索中我又归顺了新的模式。
二教《社戏》,品得满堂诗
伴随着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我又积极尝试,并且心悦诚服地感到认同:
1.整体感知。(没有整体感知何能“疱丁解牛”?)
2.研究阅读。(即抓住核心问题来研究课文,攻克课文的难点、重点。)
3.品读课文。(精彩部分品味并能背诵下来。)
4.质疑问难。(临结束时给学生发问的机会。)
5.小结并拓展。(是“学以致用”思想的产物。)
在当时看来这种模式真是完美无缺,“整体—局部—整体”符合认知事物的规律,抓住重点,攻克难点,还培养了“读书成诵”的习惯并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且通过拓展锻炼了能力。于是在首次讲《社戏》的5年后我再讲《社戏》时,便品得了满堂诗。第一课时给学生20分钟的读书时间,标清段落,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内容;然后抓住“看的什么戏、戏好看吗、为什么说是最好看的戏”为突破口来研究课文。第二课时就按照我的爱好专门品读景物描写。我用尽了浑身的解数,领着大家嚼来嚼去,品得满堂诗。真的可以肯定大家是品出了味道,通过拓展练习的景物描写可以看出来。学生充满灵感的诗意描写是我最大的成功。以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念念不忘那撩人心弦的一幕,幸福感油然而生,总认为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提高学生能力的好课堂。但三年以后课改浪潮翻涌的今天,我又动摇了:语文课堂需要固定的模式吗?
三教《社戏》,觅得满堂美
2001年参加山东省首届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有幸结识了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高密的朋友,我们俩一见如故。在倾心的交谈中我知道,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上课也有一点模式(亦或思路),大体是整体感知——阅读质疑——小组讨论——集体探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深入探索或品读)——拓展……可能我陈述的不一定准确,但这种形式的核心我不会说错,即通过学生自主发现、质疑及小组间合作探究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真的凸现了出来。我向朋友提出了一些幼稚的问题,诸如学生提出许多无价值的问题怎么办,都在朋友那儿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我便一直思考如何付诸实践。可我心里一直有个问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合作意识确实很好,可千篇一律的语文课堂会有生命力吗?上一篇课文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不同的上法,且人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统一归于一种模式会不会是一种残疾的课堂呢?偶然在此后的省研讨会上听到一位专家的牢骚:“我走遍大江南北,听了不少语文课,都是一个老师的教法。怎么都是用直线画出你不懂的句子,用曲线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我不理解,真不理解!”是啊,这种模式正在以台风的速度流传。我不是否定这种模式,其实,每种模式都力争表现一种理念,而理念深入到课堂确实不需要一种模式。某地课堂因只讲五分钟而全国扬名,于是效仿者纷至沓来。试想节节语文课如此,会是多么单调、乏味。迷信!僵化!禁锢!语文课堂应该是有灿烂的阳光、新鲜的氧气、清澈的泉水和满盈着绿色的生命课堂。
于是现在的我再一次走进《社戏》的课堂,未知的充满悬念的课堂,和学生领略了不尽的人间情与自然美。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
1.读课文一遍,所有拿不准的字查字典,并将课后生字新词默写下来(注:爱写几遍,就写几遍,只要能全对;全班每人手中一本字典,人在字典在)。
2.用一句话简短概括全文大意,再用50字左右概括全文大意(注:爱写几遍,就写几遍,只要言之有据)。
上课后首先由一生抽查生字注音默写,此生边抽查边板书,然后带领大家批改、总结疏漏之处,表扬优胜者。然后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共勉,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文章梗概且互评互改,选出优胜者进行重点交流、点评。接着我以“用美丽的眼睛发现美”为话题把空间奉送给学生,让他们边恣情朗读边奋笔疾书发现美,尽管提前我预想到很多情况,如学生回答不深刻时我如何点拨,学生偏离主旨后我如何引导,但学生的发现确实让我一惊,又令我深深感动:小诗人曲俊彦同学由水乡的美想到描写角度的美:视、听、嗅、触等,又想到朱自清《春》中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一段,小状元王嘉夫又想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一段,语文成绩差但脑子灵的张浩还想到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的诗句,小才女于婷还捧出了《荷塘月色》和大家共享。我顺势请大家背诵写月的诗。大家在她的带领下背诵了一段又一段写景的佳句,真可谓群英荟萃、浮想联翩,我们共同徜徉在大自然的殿堂。匠心独具的小乖女于悦发现了“妈妈的慈母心”,她要求大家表演妈妈半夜等迅哥儿回来的场景,让大家谈感受,一下子掀起一个小高潮:请大家讲自己晚回家的经历,讲妈妈的表现……一时参加者雀跃,大家好像一下子变懂事了,讲着讲着就认识到父母的责怪还真是“母爱、父爱”的真实表现哪,“爱之深,责之切”嘛!这些很叛逆的小家伙居然懂得换位思考了。那天正好是我校“创绿色课堂、做特色教师”的家长开放日,在座的家长都欣慰得鼓起掌来。下课铃响了,小树林似的小手还在高高扬着:“老师,还有很多人的心灵也很美呢!……”我动情地说:“孩子们,下节课你们还来当导游,让大家共同走进美的心灵!”第二节课孩子们从双喜、阿发等各个小朋友到八公公、六一公公等都做了剖析,天真烂漫的他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情不自禁地忆起他们的小伙伴,并让他们的伙伴成为大家的伙伴,让他们的快乐成为大家的快乐。
写到此处,本该戛然而止。但我还想说一句话:课改方向不会错,但总需探索;语文教师,掌好自己的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