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穗病论文,玉米论文,防治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玉米丝黑穗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玉米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重病地块可达60%~70%。病穗全部为黑粉,造成损失很大。
一、症状
病株果穗有的不吐花丝,形状短胖,基部较粗,顶端较尖,苞叶完整,但果穗内部充满黑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冬孢子,后期苞叶破裂,露出黑粉,黑粉多沾结成块,不易飞散,黑粉间夹着有丝状的玉米维管束残余,还有得病果穗失去原形,严重畸形,成“刺猬头”状。
雄穗发病有两种症状,雄穗上单个小穗变为菌瘿,此时花器畸形,不形成雄蕊,颖片因受刺激而变为叶状,雄花基部膨大,内藏黑粉。其二,整个雄穗变成一个大菌瘿,外面包裹白色薄膜,薄膜破裂后,黑粉外露,常粘结成块,不易分散。
玉米苗期还会出现多种全株症状,有的病株矮小、弯曲,叶片簇生,叶色暗绿,叶片中肋两侧出现黄白色条斑。有的节间短缩,植株矮化,叶片丛生,果穗增多,每个叶腋都长出黑粉,有的分蘖异常增多,以后每个分蘖顶部长出黑穗。苗期症状多变而不稳定,可因品种、病菌、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
二、病原
病原菌为丝胞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Kühn)Langdon et Full,异名Sphacelotheca reiliana(Kü hn)Clinton,Ustilago reiliana Kü hn,Sporosporium reilianum(Kühn)Mc ALP],黑穗里形成的黑粉是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黄褐或赤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9~14微米,表面有细刺。冬孢子间有时混有不孕细胞,表面光滑,近无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16微米。冬孢子未成熟前集合成孢子球,成熟后分散。冬孢子萌发产生具3个分隔的先菌丝,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又可芽生次生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直径7~15微米(图18)。病菌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3~36℃,以28℃为最适宜。冬孢子在110℃的干热下处理30分钟,或在65℃热水处理30分钟即死亡。冬孢子pH 4.5~10萌发率较高。
丝黑穗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玉米上的丝黑穗病菌不能侵染高粱,高粱上的丝黑穗病菌虽可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极低,两者是不同的变种。
三、病因
玉米播种后,来自土壤、粪肥和种子上的冬孢子,遇到适宜温、湿度等条件便萌发产生侵入丝,直接侵入幼芽的分生组织,最终形成黑穗。冬孢子萌发后,在土壤中侵染玉米幼苗的最适时期是从种子破口露出白尖到幼芽生长至1~2厘米时。幼芽出土期间,土壤温湿度、播种深度、出苗快慢、土壤中病菌含量等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程度关系密切。连年重茬连作造成土壤菌源量积累,导致病害逐年加重。
四、防治措施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栽培抗病品种、减少田间菌量为主,辅之以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和种子药剂处理。
1 选用优质抗病品种。选用高抗丝黑穗病的玉米品种是防治丝黑穗病大面积发生的最根本的措施。
2 减少田间菌源。玉米于豆类、薯类、瓜菜类作物三年以上的轮作倒茬。不用带菌的玉米秸秆作饲料,粪肥要经过高温发酵,并用药剂喷洒,停止秸秆还田或清理病株后再还田。
苗期表现典型症状的,结合除草在定苗前铲除病株和可疑苗。苗期不显症状或症状不易识别时,在喇叭口期病症明显时,及时砍除病株。玉米抽穗后,在病瘿中的冬孢子成熟散落前及时砍除。收获后的病残组织要及时处理。
3 改进栽培管理措施。适当推迟播期,播前要晒种,提高种子发芽势。精细整地,适当浅播,足墒下种。这些措施均可促进快出苗、出壮苗,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机会,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使玉米出苗快和生育加快,从而减少发病机会。
4 种子处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主要是含有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醇、三唑酮等的种衣剂,但是以含戊唑醇的种衣剂防治效果最好、安全性最高。烯唑醇药剂在低温的条件下,播种深度超过3厘米时产生药害。三唑醇、三唑酮对玉米苗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存在着安全隐患。相比之下,戊唑醇不仅防效好,安全性高,而且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发达,有效分蘖增加,提高产量,发芽快。所以要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应首选含有戊唑醇的种衣剂。也可以采取拌种的方式,玉米播前用10%烯唑醇乳油20克湿拌玉米种100千克,堆闷24小时。也可用种子重量0.3%~0.4%的三唑酮乳油拌种,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7%拌种,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采用此法需先喷清水把种子湿润,然后与药粉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此外,还可用种子重量0.7%的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联系电话:0451-5362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