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澄清理论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研究
徐代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 要】 新时代的高校要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和就业方向。运用价值澄清理论的三阶段七步骤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理解追寻价值观的过程,从价值澄清的性质与目标、过程与内容、方法和策略等不同侧面进行道德教育。同时要求教师具有道德智慧,这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价值澄清;道德智慧;价值观
一、价值澄清理论与道德智慧的关系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内涵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是评价过程的结果,价值澄清法包括四个要素:以生活为中心,对现实的认可,鼓励进一步思考,培养个人能力。[1]1-2基于此,其主要代表人物拉思斯等人提出价值形成的过程要遵循三阶段七步骤:
1.选择:
通常认为,在脊柱畸形的顶椎进行截骨效果最好。尽管该技术最初只应用于腰椎区域,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PSO可以应用在脊柱的各个部位,包括颈椎和胸椎。在矫形过程中,PSO虽然会导致脊柱后柱和中柱的短缩,但是前柱并不延长,不需要前方植骨,提高了截骨过程中脊柱的稳定性。
(1)自由地选择;
电影的字幕翻译是为电影本身和观众服务的,它是为了使观众理解电影作品内涵而存在的。字幕翻译必须和电影里的角色、故事情节等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2)从各种可能选择中进行选择;
(4)珍爱,对选择感到满意;
在全域旅游建设中,内容创造是关键,产业融合和区域合作是基础。山西黄河全域旅游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黄河和沿黄公路为轴线,以沿黄一带核心景区为节点,统筹沿黄地区优秀旅游资源,加快推进目的地建设和交通建设,以内容创造和产业融合为重要手段,强化区域协作与合力营销,整体勾画山西黄河全域旅游。
(三)价值澄清理论中的道德智慧
(3)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
学校邀请医院专家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共同编写符合医院需求的教材,由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评审。学校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期间取得的一系列专业建设成果均源于校院合作平台。
(5)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
前些天,笔者回农村老家,和妻子孩子陪着母亲在场镇上逛了一圈,发现在挤满场镇街道两边的货摊上和商店里摆放的好些货品卖相不佳,特别是一些家庭生活必需品的质量堪忧,有些货品看起来已经非常老旧了,但仍旧摆放在摊位上和店里售卖,生意也自然冷冷清清,少有人驻足和问津。
3.行动:
(6)根据选择行动;
(四)德育过程中强调师生的平等对话。价值澄清理论强调创造一个平等、互相尊重、激励的氛围,强调师生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价值澄清,帮助学生学会判断,提高鉴别和应变的能力。民主、开放的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建造,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澄清中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建立某种可接受的气氛极为重要”,[1]40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融洽的环境,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关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发挥道德智慧,尊重学生,成为教会学生选择的指导者、导航者或治疗者,帮助学生发展和利用自己的能力,重新确立正确的价值体系。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15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患者临床中都有典型的冠心病症状,使用各种诊断方式均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4]。全部患者共有71例女性患者和79例男性患者,患者最小是55岁,最大是86岁,平均(71.87±13.62)岁。此次我们就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开展了分析比较,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
该理论认为,若某事物不是经由以上步骤严格形成的概念,便不能算作价值。对于学生而言,只有经历上述的价值形成过程,才能形成自我意识,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坚定的信念,从而指导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行为。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中实践价值的形成过程,即方法论问题,具体有对话策略、书写策略、提高对结果的认知的策略等。
(二)教师要掌握不同的德育方法。价值澄清理论在分析传统价值教育方法和“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独具特色的关于价值的方法论。在《价值与教学》一书中,关于每一种价值澄清方法所适用的主题、反应、步骤和例子都极尽其详细,并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其有效性。当然,这些有关价值教育的方法“并非万应灵药”,正如拉思斯等人所言,“它为许多儿童的某些问题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强有力的方法,但它并没有假装有助于解决那些起因不在价值问题之列的行为障碍”。[1]10在解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时,道德智慧体现在教师要掌握多种方法,因为每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固定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只有灵活运用,因时、因人、因地、因问题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价值澄清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对多元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在理性把握中实现了对德育的科学认识。
1.时代感强。价值澄清理论源于美国社会的多变,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困境引发了一系列的激进运动,同时信息传媒的发展使社会冲突大量进入社会民众的私人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已不复存在,原有的价值观受到人们的怀疑,人们开始声讨当时只重物质不重精神的社会。表现在教育(道德教育)上,学生对他人或群体的价值观表现出困惑,不知道是应该接受、服从还是反对?在众多的价值观里,究竟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最合理、最正确的?鉴于此,拉思斯等人认为,价值观的混乱直接缘于学校道德教育所传授的内容与社会的割裂,使受教育者产生混乱。解决受教育者道德缺失问题的关键在于结合他们的实际对其进行价值观教育补缺。在价值澄清理论中,所有的价值观问题均来源于现实,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2.实效性强。研究事实表明,价值澄清理论及其策略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并能有效降低有价值问题障碍(例如:冷淡、倦怠、漠不关心、爱幻想、前后矛盾、无所事事、随波逐流、盲从等)的学生产生这些消极行为的频率和强度。价值澄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得到融合,过一种以价值为指引的生活。在价值澄清的过程中,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可以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可操作性程度高。价值澄清法直接针对课堂实践,可以在学校内进行,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也可以自己进行,或者结合社会学科的学习,甚至是在课堂后留出的5-10 分钟的时间里进行。在《价值与教学》一书中,拉思斯等人设计了很多价值澄清的策略和开展价值澄清的实践活动,教师根据教学指导手册,可以为在不同场所,有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易于被广大的教育者接受和应用。
2.珍视:
价值澄清理论从学生面对价值观问题的多重选择及价值观混乱的角度入手分析并建构了价值澄清模式,在实践中产生了其他德育流派无可比拟的影响,诚如《价值与教学》一书所言,它“有助于我们提高个人智慧——不只是那种诸如书本知识之类的智慧,而是那种深入了解完整的生活或整合理性、情感和实际行为的智慧”,[1]13价值澄清理论呼吁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回归道德智慧是为其一,从人的需求出发,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强调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及价值观的实践,坚定和发展人的道德信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创新能力。
二、价值澄清理论对道德智慧的阐释
尽管古今中外对道德智慧的表述不同,但都“强调道德生命和智慧生命的创生,即如何实现生命价值问题”。[2]价值澄清理论从价值澄清的性质与目标、过程与内容、方法和策略等不同侧面影响着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智慧,要求教师具有道德智慧。
(一)道德智慧体现时代特征。道德智慧具有时代气息,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思潮、经济思潮、哲学思潮、文艺思潮、心理思潮、教育思潮等对个体的影响和个体生活的变化。价值澄清理论受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民主“多元化”、自由化的影响,其道德智慧表现为反对灌输,强调自由,倡导学生个体自由的选择;受存在主义哲学“存在先于本质”的影响,主张“自由至上”,在价值形成过程中道德智慧体现为自我设计、自由选择和自我承担责任;受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的解放的影响,道德智慧表现为价值澄清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接受和认同教师所传授的“正确的”价值观。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特色
(三)德育目的在于化解道德冲突。当学生在道德问题判断中出现关窗,价值澄清可以帮助学生从道德利益优先的角度看问题。价值澄清的教育目的在于唤醒和提升学生心中的向善性,而“善”是道德智慧的重要内容,道德智慧体现在将学生的他律道德引导到自律道德,使学生在价值澄清的过程中,在价值选择、认知、情感、评价和行动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体悟的状态。同时,德育目标不但要讲“应然”,而且分析“实然”,突出道德目的的可操作性,培养学生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促使学生勇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将个人道德信念与社会发展需要联系起来,使学生将自己的价值观作为一种道德信仰贯穿到个人的一生中。
(7)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1]27
三、回归道德智慧,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日臻完善
道德智慧的回归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教育要挖掘、培植和开启人的道德智慧,作为道德智慧的实施者和践行者,教师和学生都要在做中学,在做中转化人,所以不仅教育需要智慧,教师也必须是一个有道德智慧的人。
(一)重新定位高校的德育目标。高职院校德育作为一项道德性的实践活动,要承担起挖掘、培植和开启人智慧的任务。高职院校要避免将德育政治化、神圣化的倾向,避免回避社会现实的“假、大、空”,为使道德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将其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德育教育的底线,即作为学生最起码应该具有的道德行为规范,包括克勤克俭、勤劳正直、诚信守礼、尊老爱幼、不在公共场所喧哗等。另一部分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而设定的,这一部分是需要学生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道德规范标准。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荣誉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等。将高校德育划分为两部分并不是对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一种漠视,相反,它是在学生道德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切合学生和学校实际的道德教育目标,因为“教师应创立一种能鼓励学生在澄清思想时采取互相接受对方的态度的气氛”[1]40,帮助学生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价值观。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道德生活体验和道德发展过程,真切意识到高校德育特别是价值观教育是提升自身价值和幸福感之间的关键。智慧是良好道德人文素质与良好智力思维素质的有机结合,学习与经验影响大学生对内隐认知。[3]学生只有在“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念的熏陶中,才能领悟到道德教育的内涵,开发出“善”的潜能,学会关心、关怀、关爱,自尊、自立、自强,做一个独立的人,从而获得无限的发展空间,不断超越自我,在超越中逐渐生成内化于自身的道德智慧。
作品参加第九、十一、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三、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等重要展览,并多次获奖。
(三)德育内容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视界。学校和教师应深入学生的生活视界,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在生活视界中拣选的内容能够赋予德育鲜活的生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足以引起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生活的反思,道德智慧就自然生成。“生活化”课程包括众多的内容,在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公平和幸福是不可回避的内容之一。公平是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概念,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杠杆,被看成是最高最普遍的道德智慧。在高职院校德育中引导公平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映成辉,体现时代气息,能够促进道德智慧的生成。同时,道德教育要实现道德与智慧的相互转化,坚持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在现实的生活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5]以学生的生活视界为学生价值观确立的现实基础,在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体验幸福、创造幸福、传播幸福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出体会和创造幸福的机会。
(四)教师要具有多元角色的意识。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价值观教育效果的直接影响者。价值澄清理论中明确规定了教师的作用是使教学情境和谐并发挥最大的效用,使评价过程得以顺利开展。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行使不同的角色时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教师的工作不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实践,使学生掌握促进道德发展的反思技巧,形成批判性的价值思维。在价值观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充当“主角”,自主提升道德主体的自尊、自立、自强的内在需要,自觉从事道德活动[4]。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使学生有归属感,体现教师的真诚;教师是学生的伙伴,使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体会“平等”;教师是聆听者、赏识者,将学生作为“此在”的人,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勇于质疑,使学生体会到尊重与被尊重的感受;教师是一个评价原则、评价依据的提问者,让学生负有安全感、正义感;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能够容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为学生的成长预留时间,让学生体会合作意识、创造力,了解宽容对于自我和他人和重要;教师是关怀者,在学生的学习、心理、交往等方面给予帮助,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会同情和感恩;教师也是激励者,表扬与批评都是中肯的,不损毁学生的人格等等。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等挑战的时候,高职院校价值观教育要回归道德智慧,具有共生的意识,体现人性的光辉,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智慧的生成。
A:以《辞海》为例吧。《辞海》从1979年开始印制出版,之后每十年再版一次。现在《辞海》面临着数字化的问题。出版方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单纯地将纸质版数字化处理,一种是随环境不断更新内容,做一本数字化词典。如果选前者,那么就没有充分发挥电子出版物能够不断更新的优势;如果选后者,则对编辑能力、收纳新词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就出版物印刷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言,数字化以外,我认为,个性化也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目前,我们的很多出版物印刷仍然是传统的批量印刷。怎样才能跟上这种趋势呢?这不仅需要我们的技术持续跟进,还需要我们在模式上持续创新。
[参 考 文 献]
[1][美]路易斯·拉思斯著,谭松贤译.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吴安春著.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
[3]陈浩彬,汪凤炎.大学生智慧内隐认知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04):366.
[4]丁敬军.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启示[D].中国地质大学,2013:27.
[5]姜 浩,范树成.大学生道德智慧培育的意义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5):111.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36(2019)06-0148-03
【作者简介】 徐代珍(1981-),女,河南信阳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就业创业教师,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编 辑/徐霄天
标签:价值澄清论文; 道德智慧论文; 价值观论文;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