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技术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张燕

张燕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200003)

【摘要】目的 控讨循证护理技术在气管切开术患者气道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及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80例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气管切开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技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气管切开;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A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呼吸不畅时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管理又是护理气管 切开术患者的重点。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1]。本文将我院2014年1月~12月80例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护理方法,观察组将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三方面结合起来,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方案并执行,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6~85岁,平均46.5岁。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5个步骤,合理利用医疗护理资源,动态观察和掌握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确定护理方案,将提出的方案进行系统的文献查询,结合临床专业护理知识经验、患者需求,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并实施如下。

1.2.1 注意体位与翻身 在行气管切开术后的8~24h内,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行平卧位,在手术治疗后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保持患者床头抬高15~3o[2]。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头颈及上身应在同一直线成轴线翻身,约3-7天。

1.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内套管通畅是护理的关键。病人回病区后,应将气管套管的内芯放在床柜抽屉内以备急用。保证气管内套管通畅,成人一般每4~6小时清洗套管内管一次,清洗消毒后立即放回。如分泌物较多或小儿气管切开病人,要增加清洗次数,以防分泌物干涸于管内壁阻塞呼吸。采取以下措施维持下呼吸道通畅:吸除气管内分泌物;粘稠者可用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室内温度宜在20~25℃,湿度在60%~70%;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多饮水,补充体内水分。

1.2.3 选择适宜的湿化液和充分湿化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痰量选择合适的湿化液和湿化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湿化效果。对于有刺激性咳嗽的患者,选用0.45%的盐水;对于痰液粘稠或真菌感染者,选用碳酸氢钠和沐舒坦作为湿化液;对于气道分泌物粘稠,气道失水多及高热、脱水患者,选用无菌蒸馏水。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24h不少于200ml。气管湿化护理时应注意: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管大小、软硬适中,吸痰前用无菌石蜡油局部润滑吸痰管;湿化液水温调节在 32~3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每6h更换湿化液一次,每24h更换一次注射器、头皮针细管,如被分泌物污染要即时更换;在湿化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停止湿化进行相应处理。

1.2.4 防止切口感染 保持颈部切口清洁,每日清洁消毒切口,更换套管垫。注意无菌操作,减少切口及肺部感染的机会。进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鼻饲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如进食时有呛咳,有食物自套管喷出,应查明原因,必要时行鼻饲,按鼻饲护理常规进行。保持口腔清洁,行口腔护理每日3次,对能自理者嘱之漱口刷牙。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切口渗出、敷料渗透情况,气管内分泌物的量及性质,如发现发热、分泌物增多、性质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2.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出血等。故术后应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缺氧症状有无明显改善,如有恶化,应警惕是否有纵隔气肿或气胸发生,并立即报告医生。注意创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皮下有无气肿或血肿,范围大小,颈部肿胀程度;气肿多发生在术后数小时,触诊有捻发感;观察皮下气肿的消退情况,正常情况下一周左右可自然吸收。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气管套管痰液阻塞、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循证护理作为新兴的临床护理模式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为目的,它的介入,促使了我国护理工作的整体发展[3]。通过气管切开术患者的循证护理技术,我们认识到: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首要措施;选择适宜的湿化液和最佳湿化方法在预防各种并症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防止切口感染是降低医院感染、缩短住院时间的重要措施;加强体位和翻身的护理能保证患者通气,改善组织供氧量;认真细心地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4.结论

循证护理技术让护理人员运用理性思维寻求更多的科学证据支持,结合患者的愿望与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增加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让护理工作在有效、科学的轨道上运转。同时循证护理技术还促进护理人员自觉、主动地学习,及时汲取新的医学护理信息,获取最佳的实施依据,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不断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悦,何欢,刘玉红.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护理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12): 45-46

[2]Hagler DA,Traver G.Endoeracheal saline and catheters:Sources of

lower airway contamination.Am J Crit ,2014,3(6):444-447.

[3]邓藕珠,胡咏央. 高龄喉癌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的研究[J].山东医药杂志, 2013,42(4): 65-66.

论文作者:张燕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技术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