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化——香港经济转型的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出路论文,经济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报香港专电(记者李文茹)香港特区的经济转型已搞了3年,但到目前为止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互联网经济发展受挫更使人们对经济转型的信心有所削弱。香港经济的方向在哪里?香港中银港澳管理处主办的最新一期《中银经济月刊》载文认为,香港经济要实现新的转型,除发展高增值服务业及加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之外,还需要大力推动新工业化,走高增值工业发展之路。新工业化需要政府的推动,包括突破传统局限,采取优惠政策和措施等。
这篇题为《新工业化--香港经济转型之路》的文章认为,香港需要推动新工业化,首先是由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20多年来,香港生产工序北移并未改变香港在第一次经济转型中形成的加工贸易模式,而是把加工贸易基地延伸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内地优势进一步强化了工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离开了工业基础,就不会有房地产业和消费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其次,香港虽然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但香港始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这一特殊身份保持了香港长期形成的自由经济特色,但同时也限制了香港像纽约之于美国那样成为整个中国的商贸金融中心。因此,香港若放弃工业,将面对失去服务对象的危险。再次,在内地经济能量释放产生的“盆地效应”下,目前香港的生产、服务和消费都在向低成本和低价格的内地转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移使香港出现“产业空洞化”,不利于改善香港的就业及贫困等社会问题。
文章认为,目前香港仍具有发展新工业化即高增值工业的条件。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业基础和经验之外,还包括经济基础较好,政府和财团实力雄厚,拥有一流的银行服务及发达的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科技基础等。
文章说,根据这些条件,香港新工业化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对现有工业实行升级换代,通过运用新技术和自创品牌,提升现有工业产品素质,使香港成为亚太区乃至全球的中高档轻工业产品制造中心,如服装、钟表、玩具等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心。此外,香港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新科技工业,包括应用软件、基因检查、现代中医药等,以及利用香港的创新能力,发展游戏制作、影片、大众媒体等创意工业。
文章最后表示,香港推进新工业化,需要社会认同、政府推动、企业响应和各界合作。香港发展新工业化的最大困难在于难以吸引投资,而其症结又在于没有对工业提供必要的资助和鼓励。因此政府应在凝聚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制定新工业化的政策和策略,尤其要超出常规,突破传统局限,大胆采取措施扶持新工业,包括批地和给予税收优惠。同时,加大对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