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排水施工常见问题及优化论文_贺俊琪

市政工程排水施工常见问题及优化论文_贺俊琪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现代化城市功能的逐渐完善,社会各界对市政排水工程的要求也有所增长。市政排水工程施工质量不仅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还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对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本文就将针对当前市政排水工程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排水工程施工技术难点,进而提出一些改进对策。

关键词: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对策

1 引言

市政工程是市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和城市对外的展示名片。排水管道施工作为市政工程中的重要项目,一方面其贯穿市政工程的始终,对市民生活质量、城市环保交通等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它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难度较大,维护整修较难,因此,加强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对推进国内城市化进程和提升市政设施功效十分必要。

2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

2.1 实际施工与设计之间的偏差

在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极易出现实际情况与设计之间的偏差或是测量误差等情况。在排水系统工程实际施工中,为了躲避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现有建筑物,常常会对排水工程的位置进行迁移,进而导致排水结构立面上可能出现积水,而排水管道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也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移,甚至还可能会引发倒坡问题的出现。

2.2 排水管道的对接问题

在市政排水工程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排水管道的对接操作,而对接质量会对排水工程整体性能造成直接影响,极易因对接不严密而出现渗漏问题等。这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在连接排水管道时的操作不规范,或是没有重复检查对接部位施工质量,也就无法保证排水工程质量。

2.3 管材质量问题

管材作为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排水工程的整体质量。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市政排水工程中使用的管材质量不达标,或是管道铺设区域地面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或是避水端口封闭不严等为排水工程渗漏问题埋下隐患。②排水工程应用配件设施质量不达标而导致的基础下沉或井变形问题等,对市政排水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威胁。③工作人员没有对填充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没有对管道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对市政排水工程后期的压实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在施工后期就可能会出现基础沉降严重或回填土下沉等问题,对排水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3 市政工程排水施工优化措施

3.1 施工前的准备事项

(1)严谨的审核设计图纸。设计图纸作为施工的总导向,在施工初始阶段,认真会审、核对施工图纸,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施工重点、难点,同时也能够在施工前期就及时发现设计图纸的细微问题,避免施工陷入误区。在设计图纸审核中,我们应该从路线设计、管线设计、预留预埋设计、物件碰撞设计等方面入手,根据设计情况全面了解设计图纸的整体内容。(2)合理进行道路拆除。道路拆除是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前期工作,在拆除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对路基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道路拆除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审核后的设计图纸,合理计算开口宽度,做好开挖线标注工作。此外,在挖掘机进行沥青面侧及路基渣层的挖掘工作时,我们应该保证的路基的稳定砂层不受影响。最后在沟槽回填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避免影响道路质量及使用功能。(3)公共设施的保护。市政道理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后期的检修过程,我们在施工环节应该首先做好公共设施的保护工作,譬如对电缆线、给水管等公共设施的保护。如果需要进行道路拆除施工,那么我们还需要根据道路的土质情况从而采取必要的支撑防护措施,以此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现象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沟槽开挖和支护

市政排水工程首先应进行土石方开挖施工作业,应首先确定开挖的坡度与顺序,然后放线进行分层开挖作业,最后进行修整和人工清底。土石方开挖工程的施工要点如下:市政排水管道使用放坡开挖到3-4米的深度,依据土质的不同区别设置高宽比,粘土的高宽比一般设定为1:0.5,灰岩的高宽比一般设定为1:0.1。土方开挖施工作业从底部开始,逐渐向上升高作业。在开挖的过程当中,上部的土体必须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施工作业。在进行破碎岩体作业时应保证放坡的要求,不允许出现坡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发生。在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修整边坡,并派施工人员进行底部的清理,放出高程的水平线在底部的位置,钉上木条,同时拉线直到检查井内。核查沟槽的尺寸,沟槽的尺寸应是管的外径加上一定的扩展尺寸,对沟槽的边缘部分进行修整,最后将底部的淤泥等杂物清理干净。

3.3 管道基础施工

若管道处于软土上应会知甲方、监理及设计人员到现场解决,可进行换填处理,排水管道应敷设在可以支撑排水管道重量的原土或者经过处理的地基上。基础施工前,必须及时复核高程样板标高,以控制挖土、垫层和基础面标高。用全站仪每20米放出管道中心位置,以中心线为准放出基础或垫层边线。基础的底层土应人工挖除,修整槽底,如有超挖应用砾石砂或碎石等填实。当采用混凝土浇筑的基础时,其厚度应该大于30厘米,混凝土基础的宽度应该至少大于排水管径40厘米以上。当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的管径大于1米的情况下,浇筑基础选用的混凝土最少应该为C30,其相应的尺寸应该满足设计及规范的相关要求。

3.4 铺设管道

排水管道的管径小于800毫米的使用HDPE双壁波纹管,使用承插接口进行排水管道间的连接,管道承口应放在进水方向,插口放在出水方向,与检查井连接采用短管连接,管道与井壁间采用中阶层,加水泥砂浆。排水管道的管径大于1000毫米的一般使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口用第一层1:2.5的水泥砂浆,厚15毫米,宽200毫米。第二层1:2.5的水泥砂浆,厚10毫米,宽200毫米。第三层10*10钢丝网宽180毫米,搭接长度需要超过100毫米。市政排水管道在施工时应该首先进行下游位置或者较深位置的施工。排水管道通过吊装进入挖好的坑槽内,并进行专门的固定。在连接排水管道施工时,首先对连接的位置进行处理,一般加装润滑的胶圈以便于固定。排水管道的连接施工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管道铺设完成后,要对其安装进行一次综合的检验,复测其位置、标高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3.5 闭水试验与场地恢复

闭水试验是污水管道、雨污合流管道等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可先用细砂浆和水泥浆将待试验管段的裂缝、砂眼和渗水处修复,然后将检查井内支管口及试验管段两端堵死,养护3-4天,在上游井内灌水,自上而下检测排水管道有无漏水,小缝隙用水泥砂浆修补即可,大缝隙则应尽快返工处理。闭水试验合格后进行管沟回填,该过程首先要清除管沟积水,然后使用稳定性高、含水量符合要求的回填土从管道两测平衡回填,并要由专业人员使用核子密度仪测量,确保压实率达到开挖前原场地的95%以上,尽可能地使道路恢复如初。

4 结束语

城市的市政排水工程的质量决定了道路整体运营的状况,该项工程影响因素多,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作为进行市政排水管道施工的单位,必须加强质量流程控制标准,合理安排施工,派专人对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测,从整体上提高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使市政排水工程的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崔咏花.关于市政工程施工排水工程质量的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7):219.

[2] 谢桂平.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16):276-277.

[3] 李红丹,黄文生.关于市政工程施工排水措施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6):254.

[4] 张国生,杜天恩.论市政工程排水施工常见问题与优化对策[J].低碳世界,2015(01):60-61.

[5] 罗联昌.关于市政工程施工排水措施的研究[J].福建建材,2014(11):69-71.

论文作者:贺俊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排水施工常见问题及优化论文_贺俊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