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对马克思生殖理论的解读_三农论文

“三农”问题——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三农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内理论界讨论的重点话题。众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实质,有人概括“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①;林毅夫②、钟甫宁③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对“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也有不同说法,王林平④在“三农”问题的研究综述及反思一文中总结了林光彬的社会等级制度(即不管是城乡二元制度还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其实质都是按社会等级高低决定发展的优先顺序)被视为“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他指出“三农”问题是历史上长期积累的社会等级制度的制度惯性、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在人口增加情况下在当代延续的结果,其本质是不平等制度下低等级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杨万东⑤在中国“三农”问题讨论综述一文中综述了周批改的“二元结构说”、…林凌的“缺少利益代表说”九种成因说。周批改认为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城乡区别的“二元”管理体制,人为地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把中国社会分割为城市和乡村两块。实行工农、城乡区别对待,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阻碍了农民的流动,阻碍了农民现代化观念的培育。王国华指出阻碍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表现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失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农村地区的“自给自足”;“户籍制度”、“剪刀差”、“财税金融制度”等城市偏向带来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失衡。吴敬琏的“基本国情说”阐释了“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人口过多,资源匮乏。刘明宇的分工抑制说认为“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市场化分工遭遇了制度性抑制。分工受阻使多数人不得不成为农民,从事农业。陶然的政府管制说认为政府管制扭曲了宏观价格信号,导致基层经济落后,陷入管制—贫困—腐败的循环,于是农民负担就出现了相对于收入的累退性。陈锡文的就业不足说认为“三农”问题的实质在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而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在于农村就业不充分。张晓山把“三农”问题根源归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扭曲。林凌认为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的“缺少利益代表说”是形成“三农”问题的原因。

但就已检索的文献看,(1)现有研究成果还没有完成用数学逻辑准确、系统的刻画三农问题本质及成因;(2)现有研究成果基本都是就三农中的某一个方面如就农民进行强调或农民收入、就业等为核心的认识;(3)城乡区别的、社会等级制度的管理体制虽提到了工业对农业的、城市对农村的剥夺,但没有描述整个过程的数学模型。因此“三农”问题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亟待发展与创新的空间。而发展与创新所借助的工具就是高度抽象的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部类思想。国内学者杨天宇⑥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图示的均衡条件将城镇、农村分别视为社会再生产中第一和第二部类,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图示的灵活运用,构造了在中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有效需求的理论模型,为本文的构思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1)“三农”是一个整体。农业、农村、农民是一个有机体,农业兴则农民富更则农村稳,三者是统一的;(2)“三农”问题是相对的。如果只有一个部门又何来“三农”问题呢?现有成果对“三农”进行了分解,把农业、农村、农民分解开来,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没有一种合三为一的理念,没有农业、农村、农民是相对于工业、城镇、城镇居民而言的系统思想。由此,本文把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界定为农村部门,它是相对于工业、城镇、城镇居民的城镇部门而言,农村部门即居住在农村以农业为主的农民;城镇部门即居住在城镇以工业为主的城镇居民。因而所讨论的“三农”问题可抽象为农村部门与城镇部门两大生产部门的交换与发展问题。据此借助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部类平衡思想进行讨论。

二、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及意义

马克思⑦创立了社会资本再生产与流通的理论。在那里,他依据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及物质构成把社会所有的生产部门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和生活资料生产部类,即第Ⅰ、第Ⅱ两大部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正确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或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平衡条件,即Ⅰ(V+ΔV+XM)=Ⅱ(C+ΔC),或Ⅰ(C+V+M)=Ⅰ(C+ΔC)+Ⅱ(C+ΔC),Ⅱ(C+V+M)=Ⅰ(C+ΔV+XM)+Ⅱ(V+ΔV+XM)。另外,相应地,他又在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内部确定了各部门相互之间再生产的平衡条件,以此来衡量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构成或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及这两大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平衡条件,不仅表示社会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的平衡,而且还同时表示,物质资料生产各部门同社会各流通服务部门之间的平衡。马克思认为,社会资本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包含有一系列的交换行为和一系列的交换关系,没有这一系列的交换行为和交换关系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生产领域中的各种平衡。另外,这里的交换行为和交换关系,不仅包含有一般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而且还包含有资本的流通,所以,在马克思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中,不仅包含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平衡,而且还包含有社会生产各部门与流通各部门之间的平衡。

按照部类平衡思想,我们把社会总产品生产分为城镇部门生产与农村部门生产两大部门,虽然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关注的是物质生产部门两大部类之间的生产与交换关系,同我们讨论的“三农”问题中的城镇部门与农村部门的划分有本质上的不同,但是两者都是对社会总产品生产或物质资料生产的研究,都是要加强部门或部类之间发展的协调,促进生产的合理化与运行的高效化。在抽象力作用下我们把社会生产看作农村、城镇两大部门共同完成的一个封闭系统;在城镇与农村两个物质生产部门经济的交换中,应该遵循均衡发展和平等交换的原则。

三、农村—城镇两部门再生产的模型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除了既定的假设条件如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两部类剩余价值率相对等显性假设条件外;按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原则进行交换,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是隐含在再生产理论中的重要前提条件,由此推出两部类的均衡条件也称平衡条件。用借鉴这一抽象问题的方法去分析农村一城镇两部门再生产问题,特别作出一些说明和假定。说明1、平等交换指国家的农产品收购价格与农产品本身价值相一致,工业品出售价格与工业品本身价值相一致。同样价值的城镇产品与农村产品相交换,城镇产品获取的收入与农村产品获取的收入相等。不存在如人为的“工农剪刀差”⑧;说明2、两部门均衡发展指两部门在每轮流入的要等于该轮流出的即在一个周期或一轮中,每部门流出多少必须在这一轮中流回多少即当期增量=0。

(一)两部门再生产模型——简单再生产

第1轮:农村部门(初始)

上述表明:两部门在满足平等交换、均衡发展条件下,分别以初始价值总量为基数,各自按部门资本有机构成、部门积累率及部门剩余价值率进行再生产。

四、运用两部门再生产模型分析中国“三农”问题的成因

现实中通常是不能满足均衡发展条件的,讨论不均衡发展(12)下的扩大再生产模型,从中可探究“三农”问题的形成机理。

(一)不均衡发展下的两部门再生产模型

第1轮:

第N轮:

小结:从模型中不难看出,只要存在不均衡发展,将会使每一轮各部门的流出与流入不等,必然使得流动净额不为零,由此带来流动系数K的几何效应变动;同时由于不平等交换的作用,使得两部门的缩减或增加呈乘数变动,处于发展或交换劣势的一方所承受的是随时间推进而带来的急剧减少。

(三)实证数据说明

1.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两部门关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0%,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按当时的标准看,将近90%的人口在农村生活和就业,因此两部门部门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15)中国领导人选择了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超越发展阶段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主要通过价格剪刀差、税收、储蓄三种方式汲取农业剩余转移农业收益。这一阶段凸现出政策性极强的两部门不均衡发展和不平等交换,见表1。

资料显示:在改革前的1950年-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大约取得了5100亿元,同期农业税收978亿元,财政支农支出1577亿元,政府通过征收制度提取农业剩余净额4500亿元。改革前平均每年从农村部门流出的资金净额在155亿元。(16)

2.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两部门关系。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首先普遍推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等经营方式试图调整前期的不均衡发展,然而,改革前的对城镇部门的乘数放大效应和农村部门的乘数缩小效应使得不均衡发展仍然严重,集中体现在工业资金密度较高,城镇全社会固定投资远远大于农村(见表2),如果把表2中的城乡全社会固定投资分别看着,令其平均水平为均衡量,设不均衡发展下的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净流出=城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净流入,则可计算出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净流出。(17)

同时,资料显示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仍存在严重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其绝对量1991年-1997年分别为1275亿元、1644亿元、1853亿元、2009亿元、1895亿元、1756亿元、2252亿元,七年间总计达12666亿元。(18)

据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收入”总课题组的估计:仅1979年-1994年的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取得了150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入为1755亿元,财政支农支出3769亿元,财政提取农村剩余净额为12986亿元,平均每年从农村部门流出的净额达811亿元。(19)又据农业部产业政策法规司课题组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城乡二元发展模式的改革问题。由于农村财政资金的多收少支,农村金融的多存少贷,农村土地的多征少补,歧视性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这些剥夺农业和农民,保护工业,限制农民,保护市民的不平衡、不公正的二元经济制度结构,使农业是弱质农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为落后地区的格局得以强化。(20)因此,假如历史能够回到两部门初始状态,在平等交换及均衡发展条件下,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即确立适合的,解决好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即和剩余价值率,则农业部门的再生产一定是一个有序均衡的发展。然由于诸多深层次的体制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如农村财政资金的多收少支,农村金融的多存少贷,农村土地的多征少补等使得农业部门再生产过程中的单向流出或流入远远小于流出逐轮累积;再加上不平等交换的剥夺,使得、α增加,必然导致“三农”问题的凸现。

注释:

①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3,(4):68~71页。

②林毅夫.入世与中国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4,(1):32~33页。

③钟甫宁.我国能养活多少农民?——21世纪中国的“三农”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3,(7):4~9页。

④王林平.“三农”问题的研究综述及反思[J].理论探讨,2004,(2),96~98页。

⑤杨万东.中国“三农”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6):74~78页。

⑥杨天宇.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⑧李溦.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本积累[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12)注:我国不均衡发展的具体形式主要体现为不对称的城乡财政投入、不对称的储蓄与贷款流向及不对称的权利义务三大不对称下的不均衡发展——李溦.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本积累[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13)通常情况下农村部门只有各种不均衡形式下的流出,没有流回,而城市部门与之相反。

(14)注:我国不平等交换的最主要的形式为价格方式,通过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征地价格剪刀差和劳动力价格剪刀差三大剪刀差制造了不平等交换—李溦.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本积累[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15)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6)马从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J].经济学家,2002,(4):29~37页。

(17)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净流出=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水平。

(18)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9)胡一帆.“三农”如何陷入困境[J].财经,2004,(3).

(20)农业部产业政策法规司课题组.统筹城乡和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7~31页。

标签:;  ;  ;  ;  ;  ;  

“三农”问题--对马克思生殖理论的解读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