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EPC工程总承包几种不同模式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对不同计价模式下的EPC总承包优缺点展开探讨,旨在为促进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有序的开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EPC模式;总承包;优缺点;心得
1 EPC基本定义
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单位,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或者若干阶段承包,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和造价等全面负责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
2 EPC模式分类
基于国内现状、投资属性及专业能力等多方面原因,建设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在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或者初步设计完成后,以工程估算(或工程概算)为经济控制指标,以限额设计为控制手段,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功能需求、投资限额、工程质量和进度等要求进行工程总承包(EPC发包),EPC的模式基本可分为4类:(1)估算包干EPC(大EPC);(2)概算包干EPC(正常EPC);(3)预算包干EPC(小EPC);(4)概算(估算)包干+风险调整系数。
3 EPC模式优缺点分析
3.1优点
(1)控制项目建设工期的优势:项目实施效率更高,缩短工期
在EPC模式下,由总承包单位承揽从工程的设计、采购到施工的全过程,目的是把优化设计、合理采购及有效施工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设计、采购和施工的深度交叉和内部协调,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实现整个工程的系统统筹和整合优化,从而缩短了项目的建设工期。
(2)投资控制方面
对于建设单位而言,采用EPC总承包模式,通过签订固定总价合同,使得项目造价可控。根据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固定总价和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的特点,只要业主不提出变更要求,就能达到预期的成本控制效果。
(3)业主管理简单,责任明确
在EPC模式下,EPC模式比传统施工总承包模式合同关系单一,组织协调工作量较小,而且工作范围和责任界限清晰。
(4)有利于建设方廉政建设
传统模式的工程项目涉及面比较广,且利益诱惑较大,来自方方面面的打招呼、递条子比较多,但是采用EPC模式,设计、施工、采购均为总包单位职责,业主不再采购,可以很好的免除了业主方来自各方的困扰。
(5)有利于转移项目业主风险
采用EPC模式,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设计、采购和施工的组织实施是由工程总承包人统一策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全过程控制。极大的降低了业主的风险,也减少了业主的采购,避免了业主与各供货方或分包方的接触,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投诉和推诿指责。
3.2缺点
(1)业主方参与程度低,控制力度较低
由于在实施过程中EPC单位在设计上有较大自主权利,且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设计单位有直接利益关系,因此设计单位为降低造价,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在优化设计阶段势必会采用更有利于自身的设计方案,更节省造价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但由于施工方案的不成熟,设计交底落实不到位,实际施工方对新的施工工艺工序安排不到位,导致施工质量难以把控。
(2)EPC单位设计施工融合度不高。
目前国内优秀的施工企业,在设计方面力量比较薄弱,优秀的设计单位更是几乎没有施工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导致目前绝大多数EPC总承包模式存在以施工方为主EPC总承包(此种模式基本上都是施工方自己有设计资质),重施工轻设计,以设计为主EPC总承包(此种模式基本上是以设计为牵头单位的联合体模式),重设计轻施工,设计方往往进入不了主导者角色,甚至需要业主出面协调EPC联合体双方的工作,设计施工融合度不高,导致现场施工难以推进。
(3)计价模式不健全,实施过程中业主方风险难以把控。
“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建市【(2016)93号】文约定建设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在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或者初步设计完成后,按照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投资限额、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等进行工程总承包项目发包。根据EPC总承包单位进入阶段不同,目前常用的计价模式有固定总价和费率计价。
(4)任务书不详细,前期需求不详细,导致EPC单位的设计成果不满足要求。
在EPC招标阶段,建设单位对项目功能需求定位不准,对设计需求规定不全面不详细,或者EPC单位更多的考虑自身利益,导致设计成果不能满足要求。如乐道物流园项目地坪,招标文件中约定“库房地面需保持干燥,如无水渍、无霉等;库房地面要求保持洁净,如无明显灰尘、无油渍、无蜘蛛网等,库房地面需为耐磨地面”,EPC总承包单位采用金刚砂耐磨地面,且采用一次成型施工工艺,由于混凝土面层未进行二次装饰处理,表面存在大量白斑、后浇带明显等,观感质量较差。交钥匙阶段,由于使用方和建设方不是同一个部门,使用方提出要求EPC总承包单位按清洁仓间、洁净厂房标准交付,否则拒绝接收。截止目前项目仍处在地坪维修整改阶段,严重影响项目竣工验收。
(5)业主将项目建设风险转移给EPC承包商,因此对承包商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旦承包商的管理或财务出现重大问题,项目也将面临巨大风险;
4 EPC管理心得
(1)先谋后动,全面考虑,充分酝酿,事半功倍
前期准备工作相对复杂,对功能需求的考虑要面面俱到,统筹安排,这样才能使后期建设过程中管理工作变得相对简单;反之,如果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功能需求考虑不全面,采用EPC模式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后期管理工作更加复杂。
(2)选择有实力、有能力、有经验的总包单位进行合作
所谓有实力,主要是指要求承包商必须同时具有相应的设计、施工资质以及良好的财务和信用状况;有能力,主要是指总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设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必须要有过硬的资质和丰富的经验;有经验,主要是指总包单位必须要有突出的工程业绩,承担过EPC工程总承包工程。
(3)明确设计,确定EPC总包的范围
对于功能需求比较明确、设计比较清晰的,可以纳入EPC范围;如果功能需求不明确,设计不清晰,就不要纳入EPC范围,需要单独进行处理,以免埋下隐患的种子,后期产生争论,导致变更和索赔。
(4)重视设计管理工作,周密计划安排工期
设计管理工作是整个项目目标实现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EPC招标前,我们进行了初步设计,并且达到了扩初的水平,并邀请专业人员和业务部门反复讨论完善,使得项目的功能需求具体化,明确了各项技术参数和交付标准。在EPC实施过程中,又依靠项目管理设计人员和原初步设计单位进行核查把关,并进行了初步设计优化设计的评审,使得总包方能够充分理解业主的需求,在保证设计进度满足工程进度要求的同时,保证设计成果满足项目的方案要求、功能要求和投资控制要求。
(5)发挥EPC的优势,强调廉政文化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时会有业务推销人员以及方方面面的人员推销产品、联系业务,业主可以以项目为EPC总承包模式为由,设计、施工、采购均为总包单位职责,业主不再采购,可以很好的免除业主方来自各方的困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打造项目廉政文化,加强调廉政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只有具备忠实可靠、担当作为、干净刚正的品性,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确保项目能够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
参考文献:
[1]刘羽佳.浅谈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101-102.
论文作者:赵宝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总承包论文; 模式论文; 单位论文; 项目论文; 业主论文; 工程论文; 采购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