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骨科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骨科术后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及转归,为今后预防治疗术后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月-2016年4月指定的调查骨科医院骨科术后感染104例患者。结果:在选取的104例骨科术后感染患者中,骨科手术有异物植入的患者占感染总人数的76.19%,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 3.53%,年龄、体重指数(BMI)、个人史(吸烟、饮酒)、糖尿病史以及住院情况、手术情况对手术感染均有影响。抗感染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万古霉素、哌拉西林钠 - 他唑巴坦钠(特治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和左氧氟沙星等。结论: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积极查明感染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术后感染治疗效果。
关键词:骨科术后感染;治疗;临床分析
骨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通过矫正和固定等方法可重建或修复受损的骨骼,从而恢复机体原有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骨折固定、关节置换、畸形矫正等。近年来手术病种和范围的扩大,以及手术方式和技术的更新,使得骨科手术更易于操作,但由于开放伤口的污染,手术时间过长以及受损骨骼常需植入内固定物等因素[1]。也相应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给病人带来了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为了解骨科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与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总结感染患者的抗感染的治疗方案及转归,笔者特调取指定的骨科调查医院2013年1月-2016年4月发生术后感染的 104例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于骨科病房和医院感染科。2013年1~2016年4月,骨科共收治患者3578例,其中2942例经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医院感染104例,感染率为3.53%,低于国家要求的三级乙等医院医院感染率≤10%的要求。医院感染104例中男性58例,女性46例,年龄2~78岁,感染65岁以上居多。
1.2 方法
筛选骨科创伤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记录分析,包括病例分析、各项入院检查分析、医嘱分析等。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慢性病史、药物过敏史、
特殊嗜好(吸烟饮酒)、第1次骨科创伤手术信息、血液检查(全血、血清、血浆)、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骨科感染清创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抗生素骨水泥使用情况等,根据信息,统计分析骨科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依据、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抗生素骨水泥的选择等。
2 结果
2.1 骨科感染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2013年1月-2016年4月骨科医院收治的104例骨科术后感染患者中,79例患者手术中有异物植入,占感染总人数的76.19%。感染患者中有吸烟不良嗜好的患者17例,占感染总人数的16.35%,有饮酒不良嗜好的患者14例,占感染总人数的13.46%。骨科感染患者中有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患者35例,占感染患者的33.65%。
2.2 骨科感染诊断标准调查结果
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 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体温的升高常作为判断术后感染的指标,本文统计了104例骨科术后感染患者上述检查异常情况(WBC、NEUT%、CRP、ESR异常是指其检查结果高于参考值;体温异常是指体温在37.5 ℃ 以上;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则为异常),结果如表1所示。
表 1 100例患者中入院检查异常情况(例)
2.3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部位的分布
在发生术后感染104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患者感染部位:手术切口感染 46(44.23%);呼吸系统感染24例(20.10%);消化系统感染12例(11.54%);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18(17.31%);皮肤感染4例(3.85%)。可见,手术切口是最为常见的感染部(44.23%),其次为呼吸系统(20.10%)。
2.4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标本来源及菌种分布
在术后感染104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15株,多重感染病例为13例。其中,脓液检出菌株36株(31.3%);尿液25株(21.7%);血液19株(16.5%);引流液13株(11.3%);粪便10株(8.7%);其它12株(10.4%)。可见,在脓液中检出的菌株最多(31.%),其次为尿液(21.7%)。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20.0%);溶葡萄球 菌:14株(12.2 %);表皮葡萄球菌:12株(10.4%)。鲍氏不动杆菌:28株(24.3%);铜绿假单胞菌:17 株(14.8%);肺炎克雷伯菌:14 株(12.2%)。在检出菌株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57.4% 和 42.6%,检出率最高的菌种为鲍氏不动杆菌(24.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
3 讨论
骨科手术创伤性较大,且老年患者对手术应激性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差,故术后较易发生院内感染。为降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医院制定了以下几项临床防治措施。(1)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对患者病房进行消毒灭菌,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地面和物品干净、整洁。(2)机械通气、术后留置导尿管等均会增加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率,因此建议临床治疗过程中尽量减少侵入性治疗方法的使用。(3)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也是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建议医院加强抗生素药物使用管理,避免增加院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率[2]。(4)不断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术中组织暴露过大和粗暴手术行为,术中正确清创、冲洗,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创伤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通过这些措施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柏青,尹丽芳,耿立坚.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药物治疗[J].抗感染药学,2013,10(2):125-127.
[2]邹志宽.98 例骨科感染临床分析与对策[J].当代医学,2014,20(8):102-103
论文作者:孙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骨科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病原菌论文; 医院论文; 检出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