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萍[1]2007年在《初中生物学科中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环境教育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凸现和恶化而兴起和发展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在开展环境教育中具有独特价值的学科,如何结合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生物学科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已有的文献中分析了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总体情况,发现关于中学生物学科中环境教育的研究相当薄弱,梳理了国内、国外中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借鉴其优秀的环境教育理念。然后对张家港市的初中生物教师和两所学校的初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本市的初中环境教育现状;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生物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环境教育解读。为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依据。在明确了初中环境教育的目标,初中环境教育的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学科中基于环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并对此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生物教学中基于环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笔者认为该模式是有效的、可行的,不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环境意识等方面都有显着的效果,因而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孟智芳[2]2006年在《网络环境对上海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网络环境对上海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在大量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了解了目前网络环境对中学课程教学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中学教学对其响应的基本情况,分别针对影响课程教学的主要因素——学生、教师和家长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综合分析了网络环境对目前上海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学课程教学对其响应的情况。最后,在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种网络环境影响下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并对继续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的主要结论: 1.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对国内外的学校教学影响深远,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网络软硬件建设并努力推进其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我国在网络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但落后程度并不大,而且发展速度快、差距正在缩小。 2.近年来,国内关于网络和中学学科教育的研究和相关报道呈急剧增多的趋势,该领域已成为中学教学科研的重要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网络和学科教学模式、网络信息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网络技术对教师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影响、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几乎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层面和学科。但这些研究广度较大但深入不够,感性较多但理性缺少,定性分析较多但定量研究较少。 3.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了网络环境对目前上海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影响情况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响应。主要结果有: (1) 连接网络的计算机在上海的中学以及学生家庭中的普及水平已经很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已经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且其影响还在不断加大。教师、学生和家长对网络对教学的影响普遍认同,对其优势普遍持肯定态度。目前上海的中学网络环境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认识明显存在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的不平衡现象。 (2) 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对网络环境和网络信息普遍持乐观态度,但对目前网络信息的消极影响普遍认同,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怀疑度尤以家长和教师为高。 (3) 教师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在增加,使用网络为教学服务正在成为中学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的使用多处于静态水平,利用网络的动态功能进行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教学刚刚开始,应用还很少。
任涛[3]2007年在《中学生物学习策略教学的研究》文中指出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培养、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造”等。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美国哈佛大学帕金斯教授将智力表示为:智力=智商+策略+内容知识。“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指数增长和日新月异,只有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来应对知识的变化,进行学习的革新,才有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挑战。知识与学习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学习与成长、学习与工作、学习与生活逐步趋于融合,终身学习观的建立和学习社会的建设更加呼唤新的学习策略的到来。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策略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对个体而言,要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首先得是一个会学习且高效运用学习策略的人,一个能生成自己的学习策略的人。学生是否会学,是否聪明,学习质量的好坏,其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对策略性知识领悟的多少,运用的是否灵活。在应试教育下,学习策略的教学与学习根本得不到重视,可以说是教育的一大盲区,因此,在中学阶段加强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有利于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就中学生物学习策略的教学与学习方面的知识进行探讨。在调查分析学生对有关生物学习策略知识掌握、应用以及学习态度、愿望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探讨、分析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生物学习策略(例如认知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资源管理学习策略等)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适应我校及本地区中学生物教学与学习策略的内容、遵循的原则、方法步骤、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等,从而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学习策略的教学与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分析,证明开设专门的中学生物学习策略课程,同时在日常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进行相关知识的渗透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中学生物学习策略的基本知识原理、应用条件等;有利于大幅度提高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一些较好的生物学习策略如注意策略、记忆策略、思维策略、观察策略、合作策略、复习策略、归因策略、反思策略、实验策略、实习策略等都是很重要的中学生物学习策略;主体性原则、选择学习策略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激励性原则、有效性监控原则等都是在中学生物学习策略教学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趣味引入、策略剖析、策略运用、策略反思等是中学生物学习策略教学不可缺少的步骤。通过策略学习前后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比较证明,在掌握相应生物学习策略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这充分说明在中学生物学习中,加强学习策略教学与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丹[4]2011年在《高中生物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一世纪我们面临着各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逐渐威胁着人类的生活,解决环境问题已迫在眉睫。作为青少年思维的引导者——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明确可持续发展理念,唤起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因此探索将环境教育整合到日常的教学中的方法是高中教师新世纪的科研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对环境教育的概念、目的、发展及意义的理论学习,分析了我国环境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优越性及需注意的教学原则;同时笔者还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对辽宁省大连市信息高级中学高一两个班级进行对照样本实验研究。通过实践,笔者对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内容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并尝试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和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等教学模式将环境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到高中生物的教学活动中,并对实践的效果进行比较。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证明,尝试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环境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改变学生的环境行为起到了明显的作用。通过探究式的互动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及社会实践调查等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推动了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改革,在学科范围内促进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但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也同时显现,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环境教育课程的学习仍缺少激情,还需社会各界对中学环境教育的重视,这也对中学教师的综合素养有了进一步要求。
佚名[5]2005年在《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不拉·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新疆焉耆人,1958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卫生职业教育。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培养了上千名各族卫生专业人才,在新疆各地卫生医疗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骨干力量。撰写的教学、科研论文《版画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应用》、《谈卫校解剖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师情况调查》、《少数民族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浅
方淑荣[6]2004年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深入地分析了国内外环境教育现状及我国环境教育不甚理想的原因,指出单一的学科渗透式环境教育模式不能实现我国环境教育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教育模式——学科知识渗透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其目的就是在渗透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增强环境教育专题活动,采用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实现环境教育及素质教育的目标。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文对中学生物教学中采用学科知识渗透与专题教育相结合教学模式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学习方式等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证明,此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改变学生的环境行为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同时在优化课程结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小组学习和探究式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朱春香[7]2011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文中指出环境问题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最近几十年以来,由于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够,人类活动已经对环境产生了一些严重的负面影响,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环境问题持续出现。在高中各学科中,生物课涉及的内容大多与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等方面有关,所以,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非常适合开展环境教育的渗透。当今中国处于教育发展改革的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这也为环境教育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本课题将“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作为研究主题,意义在于:(1)通过对环境教育的研究,引起广大中学教师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为高中阶段的环境教育提供范例,解决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困惑;(3)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通过阅读文献,分析了当前中学环境教育开展的基本现状,包括国外和国内,阐释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结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所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具体案例为载体,探讨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途径对延川中学高二(1)班学生进行了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经研究得出,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原则为:(1)以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为基本前提的原则;(2)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探究性原则;(5)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利用高中生物教材渗透环境教育、利用研究性学习渗透环境教育、利用校本课程渗透环境教育以及利用高中生物活动课渗透环境教育。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发现学生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并落实于行动,同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生物教学中通过这四种途径渗透环境教育是切实可行、有效的。
黄鹤[8]2012年在《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课程实施在课程决策层面是拟定的课程方案得到落实的过程,在师生层面是指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是否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是否有科学的课程决策、能否成功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推进的深度和广度。初中生物学科的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要想落实好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从课程决策的层面做好改革政策的路向把握,指引好教材的编写,在教师实践的层面要引领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有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落实好“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因此,单凭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的。本文的研究问题的提出,是以笔者作为新课程改革前后曾经历过初中生物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为背景的,真正来源于草根的教学一线。问题的研究论域确定自课程实施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交叉的地带。通篇文章,想通过对所选择的五所学校共20节初中生物探究课例的分析,客观了解目前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的现状,抽取生物学科探究教学中的根本问题。但发现问题本身不是目的,本研究问题的重点在于跳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解决问题范式,尝试从课程决策层面、教材编写层面以及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良性互动的角度去探索相应对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研究设计主要是根据生物课堂中教师探究教学的本质,建构了对目前初中生物课堂探究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察框架。观察框架主要设定了探究主体、探究互动、探究能力、探究资源四个观察维度。然后每个维度根据教师要改进生物课探究教学现实状况的实际需要,根据要对不同学校、不同课例、不同教学环节进行探究教学水平评量的研究者的研究需要,设定了多维度观察点。接下来,通过对20节生物课的课堂教学观察,对目前初中生物课堂的探究教学状况水平进行了一个总体分析。概貌性地分析之后,利用观察框架,更加具体地从SIAR观察框架的探究主体、探究互动、探究能力、探究资源四个维度,对所选择的五所研究学校的20节课,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实录的观察。通过观察发现,经历10年有余的新课程改革推进,较传统的生物教学而言,探究教学在初中生物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师无论从探究教学的意识上,还是常规的教学实践中都在不同程度地实践和体现着探究理念。但是在有关探究教学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学生探究主体体现不够明显、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等多维主体之间的互动不足等现实问题。依据从各个观察维度发现的现实问题,着力探察了现象、问题出现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从探究教学的课程实施思路上来看,我国倡导探究更多是从教学法层面而非课程层面,从而导致教材编写存在一定问题,是导致问题的直接原因;中、高考指挥棒对课程实施的“决定性影响力”是导致探究教学系列问题的最根本、最深层次原因;而教师所持有的“传输性”信念、教师根深蒂固的角色意识,以及现有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班额过大、教学时间“被挤压”,教师专业素质欠缺等,是形成探究教学问题的间接原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实践对策。这些对策并非从“应然”的理想化角度去提出“乌托邦”式的对策。而是在充分考虑目前的高考制度短时间不能改革、现有的教师素质无法短时间提升、现有的大班额情况无法短时间得到缓解,等等的实践基础之上提出改革对策。我们认为,要从课程决策上采用至少能完成“一个学期一到两次完整探究”的课程实施思路;从教材编写上“改革现有教材的编写思路”,在现有教材注重部分探究的基础上,能补充进一到两个“完整探究单元”;从教师教学方式上采用“范例教学”的方式,让教师通过“范例教学”的培训掌握“完整探究单元”的探究教学技能。这样的实践对策,将是有利于“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推进、贯彻的对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杨雯雯[9]2010年在《中学生物人与环境教育游戏软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娱乐为长的网络游戏得到了越来越多青少年的青睐,成为了青少年课余生活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许多青少年学生因沉溺于网络游戏中而荒废了学业。那么,如何才能使青少年学生既能在游戏中体会到愉悦,又能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呢?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把教育与游戏融合的设想,教育游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教育游戏集娱乐性与教育性于一体,它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让学习者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生物课程标准倡导的是探究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够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养成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呢?设计一款好的教育游戏软件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笔者首先通过了解教育游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其次了解教育游戏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设计开发的一些原则,最后,通过比较详尽的调查,了解学习者以及相关群体对教育游戏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态度。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把教育游戏引出到课堂教学中的这种教学形式是可行的。为了验证教育游戏的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在对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及学习者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游戏的相关元素,选取《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这一章节的内容,利用Flash作为制作平台,开发出了一款基于中学生物人与环境环保知识的教育游戏软件。并将该软件进行教学实验,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教育游戏软件作为课堂教学辅助资源的可行性。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教育游戏使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有趣而丰富多彩,符合了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优化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贺瑞瑞[10]2017年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涯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正发生着快速的变革,精细的社会分工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择业机会。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和我国教育改革的需求,生涯教育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青少年正处于生涯教育的关键阶段,他们有着对自身的迷茫与对未来的无知。适时的生涯教育能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理解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青少年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理想,促进他们及早进行人生规划。但由于我国生涯教育起步晚,且在中高考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师资力量紧缺的情况下,中小学生涯教育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本研究以初中生的生涯教育为立足点,利用生物学科独有的优势,尝试探索出在初中生物学中开展生涯教育的有效途径,并希望通过实践研究能将初中课堂中渗透生涯教育落到实处。笔者在教育实习期间,进行了初中生物学中开展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首先是前期的调查,通过对实习任教学校初中部生物教师的访谈,以及部分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征文活动,旨在了解该校生涯教育开展情况和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以及师生对初中生物学中开展生涯教育的态度。其次,结合文献研究找到生涯教育与初中生物教学的契合点,构建初中生物学中开展生涯教育的教学模式,即“内容筛选——制定原则——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多面评价”。“内容筛选”,就是依据生物学教材和课程标准,找出初中生物学教材中适合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制定原则”,即根据生物学教学和生涯教育理念制定出在初中生物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几项原则。“教学设计”,结合前期调查结果和生涯教育素材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制定教学案例。“教学实施”,通过生物学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两种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生涯教育的教学实践。“多面评价”,即在教学实践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后测,根据对前后测结果的分析比较,从“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以及“学生的生物学成绩”叁个方面来对该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和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初中生物学中开展生涯教育能显着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以及学生的生物学成绩。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师生对此次教学实践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最终,对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后得到研究结论:在初中课堂中开展生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及早进行人生规划,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课堂教学结合专题讲座能将学校生涯教育落到实处。本研究是初中生物教学与生涯教育相结合的一次教育实践探索,虽然受时间和资源的限制仍存在诸多不足,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显着作用,这将为生物教师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初中生物学科中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D]. 蔡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 网络环境对上海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 孟智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06
[3]. 中学生物学习策略教学的研究[D]. 任涛.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4]. 高中生物实施环境教育的探索[D]. 赵丹.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5]. 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C]. 佚名. 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5
[6]. 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D]. 方淑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7].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D]. 朱春香.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8]. 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 黄鹤.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9]. 中学生物人与环境教育游戏软件的研究与实现[D]. 杨雯雯. 四川师范大学. 2010
[10].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涯教育的研究[D]. 贺瑞瑞. 陕西师范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