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省廊坊市06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扶贫工作的全面推进,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步伐加快。传统的粗放低技能施工方法对环境污染大,资源浪费严重,已不能满足目前的施工要求。装配式建筑构件以其低碳、环保、工业批量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符合时代要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BIM技术作为数字化信息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结合,能够更高效智能地完成建造任务,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应用
导言:在科学技术逐步更新的过程中,BIM技术逐渐出现,对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地应用BIM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而且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它在建筑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可以使我国建筑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1 B IM技术概述
1.1BIM技术定义
BIM实际上是建筑的信息模型。基于三维数字技术,BIM与建筑工程信息相结合,形成工程数据模型。为了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作用,需要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数字资源共享技术和相应的共享机制。同时,应用于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建筑信息的综合汇总,以充分体现整个工程及其相关设施和模块的功能。特征。在这一阶段,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进入了建筑维护阶段。在这种技术日益完善、经济效益日益突出的情况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必然会发挥更大的优势。
1.2发展的历史进程
从结构模式来看,建筑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筑结构设计主要是手工测量,绘制了楼板施工图。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相对不准确。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都是由计算机完成的。虽然传统的手工设计已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绘图软件转向电信信息化,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但仍然需要结构图。随着BIM技术的应用,建筑中的各个模块和构件极有可能实现制图、联动修改和三维可视化的前提和操作。在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充分整合了建筑设计和施工施工,进一步促进了装配式的发展。建筑的发展。
2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BIM技术的应用
2.1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由于BIM模型包含了构件的所有参数信息,如构件尺寸、生产单位、质量经理、施工材料和性能等,因此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构件生产单位均采用同一个BIM模型,避免了因不同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或不一致。装配楼的BIM模型是一个数字智能模型。任何单元改变模型中的任何参数,相关参数将自动调整,以避免手动调整错误或通信故障造成的返工现象。在装配楼的设计中,需要预埋各种构件,预留孔洞。设计人员交流、设计或修改共享的BIM模型。通过BIM技术的碰撞检测功能和屏蔽分析功能,可以在三维状态下显示和调整不同专业设计中的冲突。BIM模型可供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生产单位根据各单位的特点和工程定位、设计方案、施工图等功能强大的功能。沟通协调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结构件供应方案等。BIM技术将消除工程初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设计错误造成的施工成本增加、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通过实现一键式绘图和一键式工程量,大大提高了图纸和工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BIM技术是开放、共享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设计师们可以利用“云端”的族库装配式构件大数据信息,对比、筛选、预安装门窗及设备,丰富云族库的组装组件,确定组装组件的标准形式和参数模数。家族银行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效率和效果,拓展他们的设计思路,设计出更加美观、宜居、生态、耐用的装配式建筑。借助于BIM技术的精细化和数字化特点,设计人员能够准确直观地计算出组合件中预埋铁件的参数,避免了组合件施工中的偏差和返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BIM技术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应用
2.2.1优化整合预制构件生产流程
装配楼构件生产阶段是连接生产和施工的重要环节。组件的具体尺寸、厚度等信息可直接从组装厂房的BIM模型中获得。随时与施工单位沟通进度,确保施工进度。为了保证所生产部件的质量,还可以在部件中嵌入包含有关部件尺寸和位置的特定信息的RFID芯片。通过芯片,可以跟踪组件的生产进度、物流、质量等信息,随时、随地了解组件的进度,保证项目的进度和效率。
2.2.2加快装配式建筑模型的试生产过程
BIM技术可以加快装配模型的试制过程。组装建筑设计完成后,BIM模型中包含的组件材料和尺寸可与制造商共享。制造商可以直接从模型中获得生产组件所需的参数,直接生产,也可以将其用于组件生产过程。条码直接将模型中的参数转换成生产参数,可以提高构件生产的精度和质量,提高自动化和生产效率,通过3D打印打印出模型,直接指导施工,验证其适用性。
2.3BIM技术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
2.3.1 动态材料管理
BIM技术也可用于材料的动态管理。BIM技术能够准确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施工初期所需的材料数量,制定具体的材料采购计划和数量,避免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短缺。影响施工进度和效率。率,或大量的物质过剩,导致资源浪费和二次处理成本增加的现象。同时,当施工进度发生变化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BIM技术,自动调整材料量,准确分析计划量与实际量的偏差,指导采购。材料的水泥和施工工艺。
2.3.2 施工进度、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的进度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影响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通过BIM技术进行模拟分析, 构建出可视化的模型, 将实际的施工数据与计划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并不断优化施工计划。
2.4装配式建筑运维管理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将BIM技术与射频技术相结合,针对某一具体装配项目建立项目运行维护系统,对该项目预制件和设备进行监控。例如,灭火器可以使用操作和维护系统来定位火点,读取相应火点的建筑材料和性能,根据不同的材料或性能,消防员可以采取不同的灭火措施进行控制。火灾情况。当装配楼使用中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在BIM模型信息系统中,可以准确传递装配部件或设备的制造商、性能模型等信息,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质量。根据装配式建筑构件中安装的RFID芯片,利用BIM技术读取并监测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能耗,在大数据中进行分析定位能耗高的构件,为装配式建筑的绿色运营管理提供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真正提高装配楼的施工效率和整体质量,必须科学合理地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楼的生命周期,不断完善BIM技术及其应用模式,使其在装配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嫱, 周启慧, 田东方.工程总承包背景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 2017.31 (6) .
[2]田东, 李新伟, 马涛.基于BIM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系统设计分析与研究[J].建筑结构, 2018 (17) .
[3]张瑜都, 孔文琼.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 2019 (10) .
[4]裴瀛政, 邵磊, 施益民.浅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技术使用方法[J].居舍, 2019 (9) .
[5]裴行凯, 何冠鸿, 郭佳奇.BIM技术在装配式地铁车站设计中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 2019.17 (3) .
[6]周依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 (4) .
论文作者:吴佳楠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构件论文; 效率论文; 组件论文; 材料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