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论文_黄霞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论文_黄霞

黄霞(安徽省舒城县第二中学 安徽 六安 231300)

摘要: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制课程是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而新的课程标准和教育大纲也明确提出,需将课程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使得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核心素养。本文简要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的研究背景与重要意义,分析了核心素养的本质,并针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希望能够给予其他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010-01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的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不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教学内容,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深层挖掘学科的内在价值,使得教育更加全面、更加具体。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之中,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单向讲述和单线输出,而是进一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科教学更加立体化,富有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并引导他们将所学内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充分发挥学科内在核心本质的作用,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综合教学目标,为培养更加全面、更加优秀的明日栋梁之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核心素养的本质

所以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或面向未来发展的过程之中所必需的关键内在品格和核心能力。教师应当对于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具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在备课授课和总结的过程中,时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深刻地认识到核心素养的提升,并不仅仅是单一个体的教育需求,而是我国飞速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提出的时代性需求。核心素养并不仅仅在于学习成绩,也包括学生个人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内在品格、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它是学生综合发展全面发展的内在缩影。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策略

1、落实以人为本教育任务,实现自身素养的有效提高

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严格树立立德树人、以德育人的核心教学理念,既要注重传授给学生课堂知识,也要注重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深刻地理解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性教学目标,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有灵魂、有品格的优秀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践,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也可以讲述广为流传、感人至深的道德素养故事,向学生们进行交流与分享,使得同学们从内心接受道德教育,从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自己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引导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凝聚成和谐友爱的班集体。

2、创设教学情境,搭建素养培育平台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学习实际,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手段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和教学语境,引导同学们更快地进入到教学状态,并将自己带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增强他们感同身受的能力,这样道德教育就很容易事半功倍。例如在家里的时候,要养成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的良好习惯,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孝心。当在排队的时候,要自觉遵守排队规范,不随意插队,引导他们遵守规则,敬畏规则。当进行社会活动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担任交通志愿者,协助警察对于过往车辆进行指挥和监督,从而进一步维持道路秩序,这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使得他们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遵纪守法,为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3、回归课堂本真,实现素质培育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保持课堂初心,回归课堂本真,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规章制度存在敬畏之心,进一步树立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在内心深处形成更加完善的道德价值体系,真正地实现立德树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课内教学,要注重将课堂引入到校园之外和社会实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之中,使得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不能成为空话,而应该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和行动之中,进一步帮助他们增强道德观念。教师也可以适当地组织校外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引导他们既要内在修身,增强自身的道德意识,也要兼济天下,增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社会群体的关怀,使得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融合。例如教师可以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以“摔倒的老人到底该不该扶“作为主题,开展课堂辩论,将同学们划分为正反双方两个小组,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引导他们收集资料,积极备战,准备充分的论点和论据,并适当的传授一些辩论技巧。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道德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关注和参与,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高度和道德认知,提升了他们的道德综合素养和法制综合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阶段道德与法制课程,也需要重新调整课堂定位,进一步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课堂引导,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地将所学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104-106.

[2]何倩.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128-129.

论文作者:黄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论文_黄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