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曾昭玮
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精神1科 云南 昆明 650301
【摘要】 氨磺必利也叫阿米舒必利,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氨磺必利能对突触前D2/D3受体进行特异性阻断,同时还能对边缘系统D2/D3受体进行高度选择性阻断,因此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也开始更加关注和重视.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氨磺必利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先综述如下. 【关键词】 氨磺必利;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9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26-01
氨磺必利的化学名为:4-氨基-氮-1-[(1-乙基-2吡咯烷)甲基]-5-乙基黄酰-2-甲氧基苯甲酰胺,氨磺必利和舒必利都是苯甲酰胺类药物, 是替代舒必利的甲苯酰胺类衍生物,氨磺必利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1].本研究主要对氨磺必利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进行了如下综述. 1 氨磺必利的临床应用1.1 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 低剂量氨磺必利能对D2/D3突触前自身受体进行有效阻断,让突触前的抑制作用有效消除,增加DA 进入突触间隙量,进而让阴性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氨磺必利在高剂量时能对突触后受体进行有效阻断,减少DA 结合位点,进而来对阳性症状进行有效治疗.临床中应用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给药剂量不良,对患者进行随访,同时利用阴性和阳性综合征量表来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患者在急性期和维持期,PANSS总分、精神病理症状分量表评分以及阴性症状评分均有效改善,而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则在急性期有明显改善.
1.2 临床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 ①抗躁狂:临床中有学者选择符合DSM-IV 诊断标准的躁狂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治疗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杨氏躁狂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来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患者各个量表的评分都明显改善,氨磺必利每天的平均给药剂量为680mg.②抗抑郁:氨磺必利能对5-HT7a受体进行竞争性拮抗,能对抑郁进行有效抑制.临床中有学者利用氨磺必利对非典型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另外在对临床治疗重症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在氟伏沙明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营养氨磺必利的起效时间更快.③临床治疗双向障碍:临床研究发现,在对双向I型装爱患者进行治疗时, 如果给予常规治疗无效之后,利用氨磺必利治疗,通过CGI-BP来对疗效进行评价发现,在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混合/躁狂发作的比率也显著降低.
1.3 临床治疗AD精神行为症状 临床中应用利培酮或者氨磺必利对AD精神行为症状患者进行治疗,治疗8周之后利用CGI和神经精神症状问卷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发现,利用利培酮或者氨磺必利治疗后患者的CGI和神经精神症状问卷评分均有效改善,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中应用氨磺必利治疗伴破坏行为和激越行为的AD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患者的激越分项评分和神经精神症状问卷总分均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和认知症状并没有加重. 1.4 临床治疗脑血管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临床中应用氨磺必利对脑血管病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每天的给药剂量为50-150mg,经过12周的治疗后,采用PANSS来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不良反应则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来进行评定,结构发现在治疗7天后,患者的PANSS中风、各量表分值均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敌对症状也显著改善,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认知障碍显著缓解[2].
1.5 临床治疗酒精依赖 临床中分别应用纳曲酮、托吡酯、氨磺必利对酒精依赖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酒精摄入、酒精时效性的追踪回馈、功能受损、生活质量以及渴求进行评价发现,在改善患者渴求和酒精摄入方面,氨磺必利和纳曲酮的效果相近,但是与托吡酯相比却较差. 1.6 临床治疗谵妄 临床中应用氨磺必利对谵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谵妄评定量表等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患者经过一周治疗,各项评分均有效改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急性期谵妄患者进行治疗时,氨磺必利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另外通过与喹硫平进行对比发现,氨磺必利与喹硫平治疗谵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似.
1.7 临床治疗氯氮平引起的流涎 临床中氯氮平引起的流涎发病率较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还会让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引起吸入性肺部感染,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休克,所以临床中要加以关注和重视.临床中采用氨磺必利对氯氮平引起的流涎进行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1.8 临床治疗口腔烧灼综合征 口腔烧灼综合征是指口腔黏膜正常,患者主诉受累部位存在烫伤感或者烧灼样.临床中采用氨磺必利对口腔烧灼综合征进行治疗,治疗24周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CGI之疗效指数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来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氨磺必利治疗口腔烧灼综合征的起效快、效果显著,而且并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1.9 其他 临床研究发现,氨磺必利在对转换障碍、身体形式障碍、婴幼儿孤独症、Bonnet综合征等也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
2 氨磺必利的不良反应分析2.1 神经系统 中枢D2/D3是氨磺必利的作用受体,临床治疗期间可能发生抗多巴胺受体效应,例如锥体外系反应.氨磺必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和剂量有直接关系,临床中如果给药剂量为每天100mg,就有31%的几率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果氨磺必利的给药剂量为每天1200mg,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的记录则高达55%.利用氨磺必利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增加给药剂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阳性症状,但是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也会增加,如果联合应用苯海索,则能让锥体外系反应得到有效缓解.另外部分患者可能发生兴奋、焦虑、失眠等不良反应. 2.2 内分泌 临床研究发现,如果氨磺必利的给药剂量为每天100-1200mg, 高催乳素的发生率能达到4%,而利培酮和氟哌啶醇的高催乳素发生率则分别为6%和1%,在血清PRL升高的发生率方面,氨磺必利的发生率和利培酮相似,但是却比氟哌啶醇高.高催乳素血症会导致女性闭经,男性乳腺发育,乳房疼痛等内分泌症状,对患者临床治疗的服药依从性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在临床治疗期间,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进行仔细观察[3].
2.4 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 氨磺必利可能导致心动过缓、尖端扭转型室速、QT期间延长以及低血压,会引起心脏停搏、猝死或者心室纤维性颤动.另外氨磺必利还可能导致静脉血栓栓塞,而且也可能导致足部水肿.氨磺必利对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便秘、口干、呕吐以及恶心等.
2.5 泌尿生殖系统和造血系统 临床应用氨磺必利,可能导致尿失禁、阴茎异常勃起以及神经障碍等泌尿生殖系统的不良反应.另外也可能导致巨细胞性贫血等造血系统不良反应. 2.6 皮肤、眼以及恶性综合征 临床研究发现,氨磺必利可能导致光过敏、药疹等不良反应.另外氨磺必利还可能导致继发性假性近视.恶性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自身素质、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以及脱水.虽然恶性锥体外系反应只是恶性综合征的一种致病因素,而且氨磺必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也不强,但是也可能导致恶性综合征.通过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已有与氨磺必利相关的恶性综合征的研究报告.
2.7 过量 临床应用氨磺必利时,如果给药剂量过量就会增强其药理作用,具体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镇静、嗜睡、锥体外系反应、低血压以及昏迷等,对心脏具有较大的毒性. 2.8 体重 长时间应用氨磺必利会让增加患者体重,但是体重增加的几率却比利培酮低.临床研究发现,临床中应用氯氮平、利培酮给予10周的治疗,患者的体重会分别增加4.45kg和2.1kg,而氨磺必利则不会让患者的体重显著增加.总之,氨磺必利作为一种作用机制比较独特的抗精神病药物,能对DA 进行双重拮抗,如果氨磺必利的给药剂量较低,则能对突触前D2/D3受体进行选择性阻断,让DA 传递有效增加,进而对阴性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如果氨磺必利的给药剂量较高,则能让突触后D2/D3受体被阻断,对DA 传递进行抑制,进而来对阳性症状进行改善.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氨磺必利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医护人员应该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给药剂量,同时要加强患者服药后的生命体征检测,进而来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预防和控制,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参考文献[1] 陈进东.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23:2840-2842. [2] 席丽.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06:154. [3] 卜艳丽,张晓霞.氨磺必利不良反应文献概述[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4,05:303.
论文作者:曾昭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患者论文; 症状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锥体论文; 综合征论文; 受体论文; 突触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