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孟的君臣观论文_牛勇雯

浅析孔孟的君臣观论文_牛勇雯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君臣”一伦,乃是政治关系中的核心关系。而其本质,则在于匡正君道以有利于民生。儒家对于君臣关系有很精要的论述,认为君臣关系处得其宜,才能振敕纲纪,整肃法令,而使得政治清明,上下相孚,社会安定,万民乐业,已收国泰民安之效。孟子在论述人臣的立身之本时,他的气象言论较之孔子而言,可谓英气逼人。如二程所言,孔子气象是“温润含蓄”,孟子则“有英气,便有圭角”。面对君主的召唤时,孔子是“君命召不俟驾”,汲汲前往。孟子在君臣观上坚持“德高于位”。本文将从孔孟初探二者之间的君臣观。

【关键词】孔子;孟子;君臣观

君与臣是相伴而来的,有君即有臣,离开了对方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君臣体系是有别于一般统治阶级成员的特殊利益集团,是政治关系中的核心关系,历来受人们的关注。君臣关系问题也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早在《尚书》中,已有很多君臣对举以及期间关系的论述,但是对君和臣之间的关系没有做出具体的思考,直到春秋时期,由于社会动乱,政治不安,人们才真正开始审视君臣之间的关系。

一、君臣关系受关注之因

作为一种政治关系,自古以来就受关注。在最早的书中有提到君臣关系,也只是说出了他们之间的对等关系,并没有说出他们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应该如何去处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真正对君臣观有一个新的认识,开始去梳理君与臣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对君臣观有了重视呢?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是也促进了当时文化的发展。冯友兰先生曾说过“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具规模。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无从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周之典章制度,实可以‘上继往圣,下开来学’。孔子一生,以能继文王周公之业为职志。”也就是说孔子是维护周朝的统治的。但是春秋时期,周朝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诸侯对君王的统治视而不见,为所欲为。孔子对于周礼,知之深而爱之切,见到周礼崩坏,非常痛心。对于季氏“八佾舞于庭”这一现象,孔子表现出的是“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一反问句体现了他对季氏破坏周礼的厌恶和反感。关于《论语》中破坏周礼的现象很多,例如,见“季氏旅于泰山”,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管仲“有反坫”,孔子说其“不知礼”。因此,孔子开始真正去审视君与臣的关系。希望能够用一种规章制度恢复周朝的统治。那么对于君臣的关系也是在孔子这儿真正建立,孟子对其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二、孔子“温润含蓄”的君臣观

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生于春秋末世,其政治理想是“郁郁乎文哉!无从周”。毕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礼”为其核心政治思想,并且想用礼来维护他心目中的君臣关系,从而维护周的统治。对于君与臣,孔子有他自己明确的态度。

(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目睹当时各种制度之崩坏,以为“天下无道”,而常怀想“天下有道”,并作出了对比“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孔子认为政治上社会上各种阶级的破坏都是从上面开始的。所以孔子认为要想“拨乱世而反之正”,也就是说,天子就是天子,诸侯就是诸侯,大夫就是大夫,要各司其职,不能错位。这也就是孔子提到的的正名主义,使实皆如其名。孔子认为这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各司其职,国家治理才能有序。《论语》云: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孔子就是因为当时目睹了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的关系,感慨提出了要正名,要各司其职。

在“正名”的情况下,孔子对君臣双方都提出了要求。《论语》云:

鲁定公问:“君使臣,臣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这里,孔子提出了君臣关系的基本原则。“臣事君以忠”,这就要求臣子做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这是孔子继承传统忠君思想并总结了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而提出来的政治伦理规范。但是君主要知道“为君难,为臣不易”,为了避免“忠君”成为臣子单方面的义务,所以又提出了“君使臣以礼”的规范对君加以限制。君主只有依礼来使用臣子,臣子才能对君主忠心。如果君主不依礼来使用臣子,危及到了臣子的利益,臣子对君主就有了戒心,就不会对君主尽忠。时间久了,人心乱了,国家社稷也就不安定了。

(二)君命召,不俟驾矣

孔子认为臣子从政应与君主保持和谐关系,主张君臣互相尊重。对于君臣关系中,要求“君使臣以礼”的同时,臣子也应该“以礼事君”。臣子在君的面前要处处表现毕恭毕敬、小心谨慎的样子。《论语》云: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论语·乡党》)这句就表现了作为臣子,对君主要以礼相待,做到毕恭毕敬,对君主敬了,才会有忠的心为君办事,国家才会繁荣。

如果君主以礼相召,臣子要做到“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如果君主召以非礼,臣子是可以拒绝的。《论语》云: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佛刖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刖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

从这两段可以看出孔子的对君的态度,毕恭毕敬。虽然公山弗和佛刖都叛变了,当他们召唤孔子前往见面的时候,孔子没有推托。对于这两件事子路很不开心,并拿出孔子曾经说过的话来反驳他,但是孔子的态度很坚定。我们知道孔子对于周朝是知之深爱之切,希望能够恢复周礼,恢复周朝的统治。所以孔子自述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孔子在自述中说“只要有人用我,我将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所以,孔子去拜见公山弗,佛刖,即使子路不开心,他还是一如既往,为的就是能够恢复周礼。即使佛刖和公山弗不善,但是孔子对于君主还是毕恭毕敬的,与君主和谐相处,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三)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君臣关系是一种被注入政治伦理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在时代局限下,儒家无从否定君主制,但不主张臣对君单方面的道德义务和绝对服从。面对现实中的君主的非道德,孔子又进而提出了“一到侍君,不可则止”的事君原则。《论语》云:

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我们知道孔子心目中的“道”是崇高的个人志向与社会理想,在政治上的含义主要是在“仁”的指导下“为政以德”,质言之即利国利民。如果君主不遵循儒家所提倡的“道”,那么臣可以离君而去。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鲁君不依礼向臣子分送祭祀的腊肉时,孔子毫不恋栈,毅然挂冠而去。

孔子事鲁定公及季桓子,君、卿不听其言,因此离开鲁国,去寻去自己的仕途。对于孔子来说,合则留,不合则去。其中,合则留并不是因为君主给予臣子的俸禄有多么优厚,而是在政治理念可以与君主达成共识,共同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

大臣对君主是“事君以忠”、“以道事君”,那么就要求臣在行政方面限制君主个人私欲,引导君主个人意志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反对独裁。“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去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这种君臣关系显然是一种相互对待的平等关系,在孔子那里,君臣在人格上是互相平等的,从孔子这儿是看不尊君抑臣的思想,维护这种关系的标准是道义。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君臣关系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三、孟子“英气逼人”的君臣观

孟子以私淑孔子而自居,在君臣观上进一步发扬了孔子的一些观点。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就精要地论述了君臣在朝堂的职权变化,尤其从相权的变化中窥见君臣关系是互相制衡的。孔子的君臣观是温柔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但是孟子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德高于位,关于君和臣,孟子有自己的见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君臣主敬

在君臣关系的基本方面,孟子发挥了孔子的观点,认为君臣之间人格平等,君臣相互尊重。孟子提出了“君臣主敬”(《孟子·公孙丑下》),“君臣有义”(《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认为臣子不是君主个人的奴仆,而是为国家社稷服务的人民公仆,而且君主与臣子的共同目标是为了让国家更加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而在表明君臣的对等关系方面孟子又有更进一步的说明。

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在孟子看来,君臣关系不是君尊臣卑,而是相互对等的:君主把臣子看成手足,臣子就把君主看成腹心;君主把臣子看成狗马,臣下就把君主看成仇敌。从而也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很重视自己的人格,也要求国君尊重自己的人格。在君臣关系中,仍然是以君主为主,而臣子还是被动的,但即使这样,臣子在君主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木偶,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臣子对君主的态度是随着君主对臣子的太对变化而变化的。

(二)德高于位

孟子对待君主的态度是异于孔子的,在《孟子》一书中,多处体现了他对待君王的态度。孔子对于君王是恭恭敬敬,小心翼翼的样子。而孟子表现出来的是那种特有的傲世王侯的气概。

孟子说:“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得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

“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这些句子都足以表明孟子对君王的态度,他没有像孔子那样对君王毕恭毕敬,而是德高于位,尊德乐道。因此,有次齐宣王使人召见他的时候,他却故意托病不赴,用来表示他不愿意去见君王。即使与君王见了面,他也表现出来的就像师长对待学生一样的态度来回答君主的提问。

孟子进一步主张汤武革命并非“弑君”,乃是“诛一夫”。为什么孟子直面君主却能够大无畏地说出这些使君主“勃然变乎色”的言论?因为在孟子看来“德”高于“位”,“道”尊于“势”,这正是孟子认为人臣能以大无畏的气势面对君主。孟子说: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矣。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孟子认为,士不失义,不离道,才可以“独善其身”,才可以“兼善天下”。更重要的是“士能不论穷达都以道为依归,则自然发展出一种尊严感,而不为权势所属。”[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3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所以,孟子提出“道尊于势”,孟子说: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孟子·尽心上》)

因为道尊于势,所以士能傲立于世,不附属于物。那么作为人臣,孟子主张德高于位,从而以德抗位来突显人臣的道德主体性和个体尊严。孟子说: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

“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孟子·万章上》)

孟子对于君主不是小心翼翼,而是大胆面对,他认为位居天子之人并非命定,有德有天子推荐亦能为之。所以,孟子认为君与臣,德为重。

(三)格君心之非

“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

“格君心之非”是孟子对孔子“以道事君”这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君主专制时代,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又是人民道德上的楷模,君主一个随意的念头,就可以左右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安稳。儒家关于这一点有很深刻的认识。如孔子说过“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孟子说:“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孟子·公孙丑上》)。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儒家希望仁政,其实质和实现主要在于君主之德性仁善,那么就要用臣的权利来限制君主,从而避免君主无道、滥用权力,使国家、百姓免遭不幸,那就得真正去解决君与臣的关系。

在孟子的君臣关系思想中,具有“大人”德性的人先是君之师,然后才是君之臣,其事君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出君主的过失,格君心之非、攻君之邪心,不断砥砺君主的内心世界,使其归于大道。所以对于君与臣的关系,孟子的态度是尖锐的,强硬的。

四、孔孟君臣观差异之因

(一)时代背景不同

孔子时期: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政治变动,就其总体趋势而言,是以诸侯为代表的“公家”逐渐走向衰微没落,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室”逐渐扩张,不断瓜分、吞并“公家”而完成“私室”的国家化的过程。孟子时期:这一时代的特点是由于私家转变、扩张为国家,各国普遍确立了只有君主是世袭的君主专制主义政体,君主权力的绝对性比前世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处于列国纷争时期,各国君主纷纷引进人才,招贤纳士,士阶层的独立人格精神也比以往更为昂扬。在各国内部,由于中间贵族不断减少,人们对国家的性质也有了新的认识。因而对君臣关系的认识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以儒家而论,以孟子为代表。

(二)理想抱负不同

社会环境影响人们的的理想抱负,社会缺什么,人们就越会关注什么。

孔子,属于社会大动乱时期,人们想要的是安稳的生活。孔子生于鲁国,周礼之文献足征,故孔子对于周礼知之深爱之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孔子目睹了各种制度的破坏,心痛不已。对于孔子来说,恢复周礼成为孔子毕生的职业。所以孔子不断去各国讲诉自己的政治思想,为自己的仕途努力着,所以在对于君与臣的关系上,孔子体现的是“君命召,不俟驾”的温润态度,希望“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邹人,邹与鲁极近,皆为儒家的根据地。当时社会环境相对稳定,但是“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是孟子所处地当时的大社会背景,“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见没有其他人继承孔子,就认为继承孔子之业成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所以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又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一生之职为继孔子之业,所以在对待君主的召唤,孟子以病推脱,像师生那样去回答君主的问题。

(三)性格不同

孔子和孟子的性格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人。孔子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仕途,一心为恢复周礼而奔波与各诸侯国,而孟子却没有当官的念头,孟子认为道德才是最重要的。

《论语》云: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从子贡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的人,所以在对待君主,孔子是温和的,不会对君主有任何不好的态度,所以在君臣的关系上,孔子表现的是温润含蓄的。

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所以在孟子看来,德高与位。

小结

孔孟对君臣关系的认识与态度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孔子和孟子的君臣观都具有相对的民主色彩。但是在论述人臣的立身之本时,孔子是事君以忠,孟子是高于君,驾驭君,且民众具有最高的否决权。孟子的气象、言论较之孔子而言,可谓英气逼人。如二程所言,孔子气象是“温润含蓄”,孟子则“有英气,便有圭角”。[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9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面对君主召唤时,孔子是“君命召,不俟驾”汲汲前往。孟子在君臣观上坚持“德高于位”强调知识分子以道尊于势的理想来应对势强于道的现实。这实质上是孟子王道政治学遭遇现实困顿之后的必然转向。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月第1版。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4]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1版。

[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7]王霞:《以“德”抗“位”的回归——论孟子、赵岐和朱熹的君臣观》[J],湖南:湖南大学学报,2015年6月

[8]吴周:《试析孔孟荀的君臣观》[J],安徽:考试周刊,2014年第74期

论文作者:牛勇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浅析孔孟的君臣观论文_牛勇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