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1998年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_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率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变动论文,要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东亚奇迹的神话”一文中指出,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60年代以来的高速增长所依靠的主要是资本和劳动的大量使用,而非技术进步或生产率的提高,并认为这种靠投入驱动的增长模式与前苏联黄金时期的增长模式没什么两样。因此克鲁格曼认为没有什么东亚奇迹,东亚的高速增长如同原苏联曾经经历的那样是不可持续的。而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似乎也证实了克鲁格曼的预言。

这一事件带给我们的感性和理性双重认识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而言,生产率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产出的增长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或提高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效率。我们知道,资源是稀缺的,因此投入的增加不可能是无限的,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增长只能依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作为一个衡量生产率水平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比单要素生产率要优越得多。本文的目的即是通过对1952-1998年中国经济的产出与投入的计量分析,研究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方法与模型

假设中国经济的生产函数为:

在进行回归时,我们也许还要进一步考虑一些其它因素,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个虚拟变量来反映78年以后中国开始的经济改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二、数据说明

计算TFP及其增长率所需要的数据是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注:除了时间系列数据之外,横截面数据和面板(Panel)数据也为计量分析所常用。由于我们在这里试图回归分析的是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而不是样本企业的数据,因此只能是时间序列数据。),即第一部分模型中的Y[,t]、K[,t]和L[,t]。下面我对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1.产出数据

一般而言,衡量国民经济整体产出的指标应该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这两项指标都可以直接从有关统计资料中获得。本文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基础数据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并且按1990年不变价格进行换算,具体数据参见表1。

表1 1952-1998年中国经济基本统计数据

注:产出为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为亿元;资本亦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为亿元;劳动为历年社会劳动者人数,单位为万人。

资料来源: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劳动者人数的数据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1952-1990年的资本的数据取自贺菊煌(1992),1991-1998年的资本数据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推算的。

2.劳动投入数据

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严格来说,投入数据应当是一定时期内要素提供的“服务流量”,它不仅仅取决于要素投入量,而且还与要素的利用效率、要素的质量等因素有关。就劳动投入指标而言,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在市场经济国家,劳动的质量、时间、强度一般是与收入水平相联系的,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劳动报酬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劳动投入量的变化。而在中国,由于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收入分配体制不尽合理和市场调节机制不够完善,而且我国目前尚缺乏必要的统计资料。因此,本文采用历年社会劳动者人数作为历年劳动投入量指标,具体数据参见表1。

3.资本投入数据

资本投入量应为直接或间接构成生产能力的资本总存量(或简称资本存量),它既包括直接生产和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也包括为生活过程服务的各种服务及福利设施的资产,如住房等。

估算按可比价格计算的资本存量最常用的方法一般为:(1)通过普查或根据一定的假定估算出某一计算基期的全社会资本存量;(2)取得各年份产业部门的投资数字,并将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各年投资额分别换算成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投资额;(3)按每年投资额中各类资产的投资构成,以专门调查测算的各类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即投入使用到完全报废的时间)为依据,测算出每年资本报废的价值,并予以汇总;(4)从历年投资额中扣除报废总值,得出各年资本的实际增量;(5)根据上年资本存量加本年资本增量等于本年资本存量的原理,推算出历年资本存量的数字。

在众多估算中国资本存量的研究中,贺菊煌(1992)的成果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文所使用的1952-1990年的资本数据即直接引用他的测算结果,而1991-1998年的资本数据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推算的。

三、回归结果

表2是我们在数十个不同形式的回归结果中所找出的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最小二乘回归结果。

在第一个回归中,所使用的回归方程为:

其中D[,1]和D[,2]这两个虚拟变量分别代表两个比较特别的时期:D[1,]代表1961-1963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前苏联撤回对华援助的影响,这几年的产出明显较低;D[,2]代表的是1984年以后(包括1984年),从1978年起中国开始了经济改革,不过1978年的虚拟变量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可能是由于改革具有滞后效应,并且以价格双轨制为特点的工业改革是从1984年开始的。

表2 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

注:本回归所用的工具为TSP软件。

从表2的结果可见,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的经济有严重的收缩;而经济改革则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

时间变量t的系数为负,似乎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技术水平下降。但考虑到我在回归中使用了关于年份的虚拟变量,因此技术进步或者说生产率的提高可能已经在虚拟变量的系数中反映出来了。由于这一原因,并且由于时间变量t的系数很小,我们在后面的回归中就将它去掉了。

这第一个回归结果中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在于时间变量t的大小和显著性水平,而是在于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让人难以理解。该回归结果告诉我们,α[,K]=1.213,α[,L]=0.651,而且显著性水平还相当高。经过进一步的检验,我们发现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假定α[,K]+α[,L]=1,即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则回归方程相应地变为:

表3 1952-1998年中国经济TFP指数(1952=100)及其增长率

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1952-1998年中国经济的TFP指数曲线和1953-1998年TFP增长率曲线。

图1 1952-1998年中国经济的TFP指数(1952=100)

图2 1953-1998年中国经济TFP增长率

由表4可见,从1953到1998年,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TFP是上升的,在此期间的年均TFP增长率大约为1.07%,而同期产出的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7.68%,这说明1953-1998年的产出增长中的大约13.9%是由于生产率水平提高的结果。改革前的1953-1978年间的平均TFP增长率大约为-0.24%,这说明改革前TFP的变动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是负的;而改革后的1979-1998年间的平均TFP增长率则上升到大约2.81%,TFP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也上升到了大约28.9%,这说明经济改革确实显著地提高了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水平。

表4 TFP增长率及其对产出的贡献(%)

从图2中可见,中国经济TPF的一个特点是波动非常大,特别是在改革前。按照TFP的上下波动特征我们将1953-1998细分为5个子时期进行具体的分析(见表5):

表5 TFP增长率及其对产出的贡献(5个子时期)

1.1953-1959,该期间的平均TFP增长率大约为1.5%,TFP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大约为13.6%。这段时间的特点是波动中的增长,某一年较大的TFP的正增长往往伴随着下一年较小的TFP的负增长,然后又是一年较大的TFP的正增长(见表3)。这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对计划经济还处在不断学习和调整之中。

2.1960-1962,该期间的平均TFP增长率大约为-15.2%,并且在1961年TFP首次低于1952年的水平;TFP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大约为-127.7%,这说明TFP下降的程度超过了产出下降的程度。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是中国经济TFP下降程度最严重的时期,除了自然灾害的原因之外,50年代末中苏外交关系恶化,前苏联从中国撤回人员、物资和技术援助可能也是导致这一段时期TFP急速下降的一个原因。

3.1963-1970,该期间TFP变动的特点是大起大落。1963-1966是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的恢复期,TFP迅速回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中国经济的TFP尚未完全从1960-1962年的倒退中恢复过来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又开始了,其对TFP的直接影响就是1967和1968两年的大幅度下降。1969-1970的经验再一次验证了大跌之后必有大涨,这两年的TFP增长率均超过了10%。

4.1971-1976,该期间的平均TFP增长率大约为-1.3%,TFP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大约为-27.8%。在文革初期的大幅度振荡之后,在整个文革中后期TFP的表现一直萎靡不振。1976年的TFP下降比较大一些,这可能与当年的政治形势有关。

5.1977-1998,该期间的平均TFP增长率大约为2.9%,TFP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大约为30.0%。这是中国经济TFP增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二十二年中,除了1989和1990这两年之外,TFP一直保持着正增长,并对产出的增长做出了相当可观的贡献。这充分说明,中国进行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1989和1990年的TFP增长率为负,很可能是由于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政府为了对付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实行了紧缩的经济政策所致;另外,当时整个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出口增长放慢,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表5中,我们注意到,较高的TFP增长率总是伴随着较高的产出增长率。经过回归,产出增长率(y[,t])和TFP增长率(tfp[,t])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y[,t]=0.065+1.123tfp[,t]R[2]=0.942

(22.12)(26.96)

括号中的数字为T检验值。

上式表明,在产出增长率和TFP增长率之间存在近乎完美的对应关系。然而,到底是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产出的增长,还是生产的扩张推动了TFP的增长呢?这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1952-1998年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计算了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作者发现,在改革前,中国经济的TFP波动很大,1978年的TFP水平与1952年相比,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退步。但是在改革后,中国经济的TFP有了明显的提高,1979-1998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2.8%,生产率的提高贡献了产出增长中的大约28.9%。

需要指出的是,在作更详细的研究之前这一结果仅具有参考价值。陈宽等人(Chen et al.,1988)在对1953-1985年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化的研究中指出,中国的统计数据是比较不可靠的,需要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然而,由于资料的匮乏,轻易地对原始数据作武断的处理也许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因此我们没有对原始数据进行任何处理。

标签:;  ;  ;  ;  ;  ;  

1952-1998年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_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