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梅芳论文_梅芳

摘 要: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的施工环境进行必要的选择。本文着重研究并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以期有效提高整体建筑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 施工技术

1 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1米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就是大体积混凝土。因为结构厚实是大体积混凝土所具备的特征,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大困难,需要施工人员具备极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实际施工中,为保障各施工环节质量,普遍采取将膨胀剂添加至大体积混凝土之中的手段。除此之外,对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后期养护措施,从而让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标准。

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1 合理设计配制混凝土的比例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时,配制混凝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先行打造出高品质的大体积混凝土,制成的混凝土厚度与强度均应完全符合标准要求,因此应科学合理的配制混凝土,选择最恰当的配合比,在实际设计配比时,注意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又要把混凝土的水化热程度进一步降低,为了让大体积混凝土具备较好的可泵性、和易性,技术人员在配制时应严格按照标准及规范要求配制,其水化热程度应达标。以此为前提进一步降低其水化热程度。在选择原材料时,对水泥的选择,首先需要选择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矿渣水泥材料,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7d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 / kg。同时,为尽量节省建材,减少水泥用量,在进行配比的时候,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除此之外,为最大限度的提升其质量,提高其强度与可泵性,可将一定比例的矿渣水泥与一级粉煤灰掺入到原材料当中实施混合配比。

2.2 控制温度裂缝的要素

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时候,需要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问题:第一、精心设计调整配合比作为打造高品质大体积混凝土的关键,并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严格把关砂、石含泥量,选用粒径相对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进行合理配制。并在实际配制中掺入定量粉煤灰、减水剂等。实践经验有力证明,对混凝土的比例进行合理的选取并且改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与水化热水平,还能够提高其可泵性、和易性和强度;第二,若想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应当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可应用砂表覆盖或者低温水等手段降低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另外还应缩短混凝土的运输周期,使其初凝时间渐渐的变长,最好超过5个小时。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浇筑速度,逐渐的变慢,从而提升混凝土热量的挥发速度,阻滞水化热峰值的形成,以避免受高温影响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要让混凝土入模温度与标准相符合;第三,混凝土拆模时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由此应当严格的管控拆模时间。大体积混凝土拆模时,需要严格管控混凝土温度。拆模前,应当对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进行检查,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小于20℃时,方可进行拆模。如两者间的温度差值在20℃以上时,应采取必要保温手段以使温差进一步降低。第四、实际施工过程中还要掌握混凝土温度变化的动态性,应当采取相应的动态监测手段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需埋设相应的测温点并详细记录,认真观察混凝土温度的动态变化状况,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与内部间的温差范围,利用温控手段,以提高其施工质量。比如,某个地下室建筑设计深度为-15m,其中主楼的核心筒位置为最深处21m,该工程基础筏板在900mm至2200mm之间,因地下室双向过长所以需要加入抗裂纤维材料,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测温点进行埋设。

图1:底板测温示意图

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重点

分段分层浇筑与全面分层浇筑技术是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对结构中平面尺寸不大的环境条件比较适合使用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对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则可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方案,它是将结构从平面上分成几个施工段,厚度上分成几个施工层,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就回头浇筑第二层混凝土,以此类推依次浇筑以上各层。施工时要求在第一层第一段末端混凝土初凝前,开始第二段的施工,以保证混凝土接触面结合良好。无论采取那种浇筑方式,应尽可能减少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初凝前完成的。通常按照从低到高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混凝土结构和序列,在浇注混凝土的短边,如果可以提供不间断的供应,也可采用多点同时浇筑的方法。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必须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层的厚度。

3 实例分析

安徽某综合性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9295m2,建筑塔楼设计基础底板厚度为4.6m,设计电梯井处厚度及长度宽度分别是6m、25m、25m。综合性建筑工程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方量是2755m3,针对该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技术如下:第一,为了使大体积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易性得到提升,使粗细骨料实现良好的级配主要采取了双掺施工技术,可以使其水化热程度下降,优化其和易性;第二,严格管控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之间的温差,始终保持在20℃左右。第三、将冷却水管预埋在混凝土的基础内部,经过通水冷却措施,混凝土的降温度速率保持在2到3℃/d左右。以抗裂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关验算确认,本次施工中,混凝土的收缩及降温过程不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4 总结

当前,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令全世界瞩目,与此同时,建筑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在建筑业良好的发展形势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作为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对整体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应最大限度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水平。本文以建筑业良好发展态势为基础,着重研究并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以期有效提高整体建筑质量,实现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华秋艳,葛志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 1) : 66.

[2]郭宏彬.论述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2) : 124.

[3]谭立志,仇玉领.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 27) : 161 - 163.

作者简介:梅芳(1982-),女,安徽桐城人,毕业于黄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于建设工程工作。

论文作者:梅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 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6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梅芳论文_梅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