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西南海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

台湾西南海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

一、台湾西南海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杰[1](2021)在《南海不同成因天然气水合物所赋存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在我国南海所属的海域如琼东南、神狐、东沙和台西南等均已经探明存在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天然气水合物按成因可分为热成因气、生物成因气以及两者的混合成因气,不同成因的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均有发现,其成藏和消耗过程也存在一些差别,从而可能导致水合物所赋存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存在差别。目前对于天然气水合物所赋存的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对不同成因的水合物所赋存的沉积物,缺乏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因此亟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从而充分揭示不同成因的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和消耗过程。本文选取琼东南、神狐和东沙三个海域的四个天然气水合物站位,对部分站位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气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特征,以及全部四个站位的天然气水合物所赋存的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各项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相关地化指标,探讨了不同成因的天然气水合物所赋存的沉积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四个站位的有机质输入源并不相同,TOC、TN以及沉积物正构烷烃指标显示,来自琼东南的W03、W09以及东沙16站位均显示为海陆混合来源的有机质,而神狐W01站位有机质母源并非典型的自然来源,有可能受到了非常规有机碳输入的影响。2、琼东南W03站位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气气体组分和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结果显示其气体来源为以生物气为主的混合成因气。该站位拥有较高的有机碳含量(TOC)以及较低的总硫含量(TS),同时部分样品层位出现了较高的孔隙度,这些条件为生物气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站位沉积物的正构烷烃的L/H(轻重碳数比)值和∑n-ALK/C16等指标显示该站位沉积物接近正常海洋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富集层沉积物的饱和烃中显示出强度很高的UCM鼓包(C12-C19范围),表明存在微生物改造的痕迹,推测该站位沉积物适宜产甲烷菌活动,从而产生了大量生物气进而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富集区。3、琼东南W09站位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气气体组分和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结果显示其气体来源为以热成因气为主的混合成因气。该站位相对较高的TS含量和较低的TOC,以及TOC与TS之间较低的相关性,可能来自该站位沉积物中较高的甲烷通量。热成因气为主的W09站位沉积物中L/H、Pr/Ph和n C17/Pr等多种生标特征表明,该站位在天然气水合物富集层有明显的油源烃浸染的痕迹,推测为来自深部油气藏的天然气将油源烃携带到天然气水合物层位,同时该站位部分样品色谱图中显示出与油源烃微生物降解活动相关的UCM鼓包(C17-C21范围),表明油源烃在沉积物中也受到了微生物降解活动的影响。4、神狐W01站位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气及其相关气体的组分和甲烷稳定碳同位素随着沉积物深度增加从生物气逐渐向热成因气过渡,表明该站位深部存在热成因气来源。该站位同样拥有较高的TS,以及TOC与TS之间较低的相关性,推测与沉积物中较高的天然气通量有关。W01站位部分层位的沉积物中的L/H值、∑n-ALK/C16和碳优势指数(CPI)等都显示该站位沉积物可能受到一定的深部油源烃混染。同时通过计算该站位的Pr/Ph、Pr和Ph其相关指标以及通过藿烷类化合物进行比对发现确定该站位存在油源烃混染,且与W09站位相比,混染的油源烃更接近于完整的石油组分。同时该站位饱和烃色谱图中出现了强烈的UCM,经过对比确认存在油源烃混染造成的UCM以及微生物降解活动造成的UCM。5、东沙16站位的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分解气体的气体组成和甲烷碳同位均指示其为典型的微生物成因气。该站位的沉积物的元素特征接近于正常海洋沉积物,且其有机地球化学指标与正常沉积物相比均在正常范围,没有明显的油源烃混染迹象。

李星泊[2](2020)在《天然气水合物岩心船载检测系统与样品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全球储量巨大,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开采价值的非常规能源之一。我国南海水合物资源储量达800亿吨油当量,是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总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经过前期开展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普查,我国已进入天然气水合物前景矿区钻探详勘和目标区试采的关键时期,实现水合物储层高精度刻画,获得试采区水合物矿藏真实特征,是安全高效开采的首要前提。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于深海沉积层中,储层特征对原位条件极其敏感,保真条件下水合物岩心船载原位检测与基础物性解析是目前研究的主要难点。为此,本文针对水合物岩心检测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高压(~30MPa)水合物赋存形态声学反演方法、微观渗流特性可视化方法和原位力学特性测试方法,形成了一套超声波探测、X射线CT扫描与三轴力学测试一体化船载检测系统。多次赴我国南海水合物勘探靶区进行现场海试研究,提出了水合物样品岩心分析流程与方法,获取了南海试采区水合物岩心基础理化性质。首先,研发了天然气水合物岩心保压转移过程中水合物饱和度原位检测装置和分析技术。开发了高压(~30 MPa)水合物保压岩心归位整形与旋进式声波探测一体化系统,通过频率筛选确定了适用于南海钻探靶区水合物岩心声波测试的最佳频率为100 kHz,解决了超声波检测中的绕射难题。研究发现在水饱和条件下,水合物的生成会导致透射波主频峰值频率向低频位移,而气饱和条件仅伴随有主频峰值强度的变化。应用谱比法提取了透射波首波并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确定了波形的衰减系数,发现衰减系数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为现场天然气水合物保压岩心声波数据分析建立了水合物饱和度声学反演模型。其次,为了获取天然岩心中水合物赋存形态及微观渗流特性,研发了一套螺旋式船载X射线CT扫描系统。提出了岩心加持装置的分层结构方案,解决了保压条件下的射线衰减和旋转偏心问题。完成了南海水合物岩心样品的原位扫描及三维结构重建,实现了天然岩心中各组分空间分布及水合物赋存形态可视化。基于CT扫描图像建立了天然岩心的孔隙网络模型,提取了天然气水合物岩心中与水合物骨架结构相关的渗流特征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埋藏深度和饱和度下天然岩心内气水两相渗流相对渗透率及毛细管力变化规律。第三,为了获取保真岩心原位力学参数以构建天然岩心强度准则,研发了一套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转移和三轴仪试验系统。样品转移装置在样品原位状态下,通过分离节点实现取样岩心的无形变脱膜,并移入三轴压力室,实现了保真岩心样品的力学特性测试。设计了带可视窗的三轴仪压力室,提供了岩心破坏模式的可视分析。研究了埋藏深度和水合物饱和度对岩心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发现170m比120m埋深岩心呈现出更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水合物岩心的强度和初始刚度随着含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本研究成果为构建水合物保真岩心强度准则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作者搭载中海油708地质勘探船赴南海琼东南、荔湾水合物勘探靶区,开展了现场海试研究。应用开发的船载岩心检测系统完成了多次南海试采靶区现场海试,获得全站位多个采样深度保压岩心的粒径、孔隙水氯离子浓度等理化性质,发现了 120~170 m埋深范围内的取样岩心粒径分布和氯离子浓度均出现了异常变化,结合随钻测井数据判定,该深度范围是水合物的主要富集区。通过多次海试现场试验,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参与完成了中海油水合物岩心基础理化性质测试与分析企业规范标准的制定,总结整理了两套分别针对非保真和保真岩心样品的检测分析流程,为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宁伏龙,梁金强,吴能友,祝有海,吴时国,刘昌岭,韦昌富,王冬冬,张准,徐猛,刘志超,李晶,孙嘉鑫,欧文佳[3](2020)在《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陆上冻土区和海域深水区都拥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资源,二者虽在同盆共生、运聚机理上有相似之处,但差异也十分明显。为了给地质—工程—环境一体化开发水合物提供准确的基础地质数据,从构造与沉积、地温、热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响应、赋存类型、孔渗、力学强度、饱和度等9个方面,对比分析、总结了二者在分布规律与赋存特征上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陆上冻土区水合物主要赋存于中生代地层,以热成因气为主,受断层裂隙构造控制,具有较好的圈闭条件,其储层温度、地温梯度、热流、压力表现为"四低"特征,水合物多数分布在砂岩孔隙和泥页岩裂隙中;②陆上冻土区水合物测井响应总体显示"两高两低"特征(高电阻率、高波速、低自然伽马、低密度),储层岩石力学强度高,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低水合物饱和度特征;③海域水合物主要赋存于新生代第四纪地层,热成因或生物成因气皆有,受泥底辟、气烟囱、断层裂隙控制,无明显圈闭,其储层温度、地温梯度、热流和压力表现为"四高"特征;④海域水合物多数分布在富含有孔虫的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中,地震反射波显示明显的BSR特征,测井响应则总体表现为"两高"特征(高视电阻率、高波速),其储层沉积物力学强度低,具有高孔隙度、低渗透率和相对较高的水合物饱和度。结论认为:①海域是中国水合物富集的主要区域,后续应突破海域水合物甜点识别与评价技术,统筹考虑整个水合物油气系统的资源禀赋特征;②应重点攻关水合物储层精细表征技术和富集矿体—储层系统的精细刻画,加强海陆联合和全球比对研究。

苏新,曲莹,陈芳,杨胜雄,周洋,崔鸿鹏,于翀涵,滕田田[4](2020)在《台西南深海底栖有孔虫及其5万年来冷泉微生境变迁记录》文中提出为探讨冷泉区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受控因素及其冷泉微生境随时间的变迁,本文对台西南海盆取自九龙甲烷礁和海洋四号区冷泉区的973-4和973-5两根岩心展开了底栖有孔虫及其壳体氧碳同位素研究。测年结果揭示两根岩心为晚更新世约5万年来海洋氧同位素期(MIS)MIS 3至MIS 1早期的沉积序列。两个站位共识别了底栖有孔虫79属233种,优势类别在973-4组合中为Uvigerina(23.3%)、Bulimina(10.71%)和Cibicidoides(9.87%),在973-5组合中是Bulimina(20.6%),两站位的组合优势和常见属种均以内生类别为主。有孔虫分异度显然同时受到正常深海环境因子TOC和沉积物粒度的影响。总体上,优势和常见类群与TOC相关性较弱,但与δ18 OUvigerinaspp.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有孔虫还受冷泉特殊营养物质和流体因子影响。5万年来,973-4和973-5站位底栖有孔虫组合生活的冷泉微生境,经历了由双壳-自生碳酸盐岩(MIS 3至MIS 2早期)向双壳-菌席(MIS 2晚期至MIS 1早期)的变迁。底栖有孔虫的优势类群也随微生境的变迁而演替,如973-4站位MIS 3-MIS 1的优势类群依次为U.peregrina、Cibicidoide-Bulimina、U.vadescens和Cibicides,973-5站位为Chilostomella+Globobulimina、Cibicidoides、Bulimina。有孔虫壳体氧碳同位素特征也随时间改变,从MIS 3到MIS 2早期,在自生碳酸盐岩水岩交换背景下,具有富δ18 O和亏损δ13 C特点(3.5‰~4.49‰,-2‰~-0.2‰);MIS 2晚期—MIS 1早期因双壳和菌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影响,具有略富集δ18 O和略微亏损δ13 C的特征(2.5‰~3.5‰,-1‰~-0.1‰)。自5万年来两个区甲烷渗漏逐渐减弱,其间发生了几次增强事件。973-4站位记录了1次持续时间约10ka的增强事件(35~25ka);973-5站位记录3次(45ka,35ka,14~12ka)。其中,45ka时海底上涌的甲烷通量可能最大,在海底表面形成水合物。35ka时的甲烷喷溢增强事件可能为区域性事件。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5](2020)在《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控制。近年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提出为深入理解东亚洋陆汇聚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维。本文以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为指导,依托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实际资料与成果,在东亚大陆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的框架内,对中国海域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以"一个边缘、两次消减、三期伸展、分层控制"为核心的"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本文首次将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稳定地块之间的区域,划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这一独立的一级构造单元,按照构造演化的差异,以台湾岛界大致可以分为北部的日本—琉球段和南部的菲律宾段"。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以全新视角诠释了中—新生代以来在西太平洋俯冲汇聚系统下,东亚大陆发生的多期次地质构造事件的深部板块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在菲律宾海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海域东部带状变化、南部环状变化的地貌特征。海域地貌格局进一步控制了东部海域"大江大河—大三角洲—陆源碎屑—条带状"和南部海域"短源河流-高角度陆坡-混合物源-环状分布"的沉积分异模式。

张艳平[6](2020)在《南海几个典型冷泉区浅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甲烷和溶解无机碳循环估算及甲烷渗漏模式》文中研究指明冷泉是一种富甲烷流体快速渗漏到海底,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反应的环境。在这类环境中发生的与碳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主要为有机质硫酸盐还原、产甲烷作用、甲烷缺氧氧化、自生碳酸盐岩沉淀。这些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于全球碳封存、营养元素循环、气候变化和生命演变影响重大。本文通过采集南海神狐、东沙、琼东南、北康盆地112个站位的沉积物孔隙水数据,结合孔隙水地球化学分析、数值模拟,旨在探讨南海各冷泉区域碳周转速率分布及总体碳转化状况。同时,结合海洋四号沉积体的沉积物特征和孔隙水模拟结果,探讨甲烷的渗漏模式。根据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获得神狐、东沙、琼东南三个区域生物地球化学反应速率的空间分布。神狐地区有机质降解速率呈现明显北西-南东走向,而甲烷缺氧氧化速率和自生碳酸盐岩沉淀速率呈现微弱的北西-南东走向。这种分布趋势主要受到神狐地区峡谷-脊交替的地形特征影响。东沙有机质降解呈现明显东高西低趋势,东部高的有机质降解速率主要受黑潮或台湾陆源输入影响。东沙东部高甲烷缺氧氧化速率主要受到主动大陆边缘和更多甲烷来源途径的影响。东沙地区自生碳酸盐岩沉淀速率分布和甲烷缺氧氧化分布类似,也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琼东南地区有机质降解速率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这种分布趋势与有机质的来源和迁移历史相关。琼东南北部的甲烷缺氧氧化速率和自生碳酸盐岩沉淀速率高于南部,这种分布趋势的原因为北部气烟囱、断层、泥底辟等构造为浅表层沉积物提供了充足甲烷气源。综合所有计算结果,有机质降解速率、甲烷缺氧氧化速率和溶解无机碳溢出通量在各冷泉区域的比较趋势为东沙>北康>琼东南>神狐。有机质降解速率的比较趋势主要受有机质来源、沉积速率、黏土矿物组合等影响。甲烷缺氧氧化速率和溶解无机碳溢出通量的比较趋势主要和水合物分解或气泡溶解所提供的甲烷有关。自生碳酸盐岩沉淀速率在四个研究海域相差不大,其中琼东南的沉淀速率稍高于其他3个区域,目前认为这与所采用的沉淀速率常数有关。溶解甲烷溢出通量计算结果显示,琼东南>东沙>北康盆地>神狐。与世界上主要的几个冷泉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速率和碳溢出通量比较,本次研究的南海四个海区的碳溢出通量和生物地球化学反应速率总体和被动大陆边缘冷泉区一致。根据海洋四号沉积体岩相分析,两个采集的沉积物柱状样中包含多段浊流沉积。结合该地沉积物中碳酸盐岩含量和地震图像证据,海洋四号沉积体可能为块状搬运沉积体。本地区孔隙水离子剖面存在非局部属于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表层孔隙水离子浓度值和海水中离子浓度值接近。综合分析多种离子剖面数据,推测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为甲烷瞬态渗漏。通过孔隙水非稳态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两个站位中甲烷渗漏事件大约分别发生在160年和200年前,流体对流速度分别为5 cm yr-1和3 cm yr-1。根据冷泉生物和表层水合物的分布,可以推断甲烷有可能在中心渗漏遭遇封堵之后会向周边站位渗漏。

陈建文,梁杰,张银国,杨长清,袁勇,许明,王建强,雷宝华,李刚,杨艳秋,杨传胜,孙晶[7](2019)在《中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文中指出2019年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40周年。40年来,研究所根据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的基本定位,按照"立足黄东海、面向中国海、辐射全球海"的空间业务布局,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瞄准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摸清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家底、掌握资源分布状况、实现新区新层系油气突破、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为己任,持续开展了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区域评价与黄东海盆地油气资源调查,大体分为海域及邻区沉积盆地对比研究、中国海域区域评价战略研究和黄东海海域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3个阶段。先后主持编制了中国海域沉积盆地分布图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动态)形势图,开展了海域及邻区含油气盆地对比、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动态分析和油气资源区域评价战略研究、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研究与评价,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①海域油气资源早期评价技术和沉积盆地深部地震探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②中国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下一步的调查与勘探方向包括:新层系、近海天然气、富生烃凹陷潜山油气藏、南海深水油气、南海生物礁和非常规天然气;③明确了南黄海盆地的基底性质、海相盆地地层层序和构造区划、侏罗纪前陆盆地特征、海相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④明确了东海中生代盆地的地层层序、盆地结构和两期盆地性质、"大东海"中生代地层分布特征、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和有利区带;⑤发现了南黄海古生界古油藏。上述成果和认识为海洋油气资源调查与勘探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熊萍[8](2019)在《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陆边缘沉积物记录了高频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是认识海陆相互作用区域地貌演化历史、沉积充填响应过程的最佳载体。对第四纪尤其是末次盛间冰期旋回古地貌及沉积响应研究除了帮助人们认识过去米兰科维奇旋回主导的海平面变化周期内地貌演化历史及沉积响应特征外,同时也为探究南海西北陆缘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提供了背景研究基础。南海西北陆缘地处低纬度地区,在宽阔的陆架上完整地保留了高分辨率海平面变化周期内的沉积序列,是研究受海平面变化控制下古地貌演化及沉积响应的天然实验室。本论文以南海西北陆缘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海平面变化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二维地震剖面和钻孔岩心数据,重建了末次盛间冰期旋回中关键的高海平面时期(MIS5、MIS 3、MIS 1)和低海平面时期(MIS 4、MIS 2)的古地貌,进一步丰富了晚更新世以来南海西北陆缘古地貌演变机制的研究;其次,论文重点讨论了大陆边缘沉积物在MIS 4-MIS 2期间的沉积响应记录,刻画了其沉积分布特征与响应规律,分析了沉积响应的影响因素。同时,利用形态动力学模型精细刻画了研究区在海平面变化、古气候、洋流以及季风作用的共同影响下海南三角洲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控制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论文获得如下主要认识:(1)南海西北陆缘末次盛间冰期-冰期古地貌特征不仅揭示了海岸线的前进与后撤过程,也记录了陆源碎屑随大型河流搬运时发生前积与退积作用的响应过程。南海西北陆缘以及整个南海晚在更新世末次冰期古地貌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上升或下降,经历了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的演变过程,大陆架发生多次海陆交替转换。研究认为南海西北陆缘在末次冰期-间冰期期间的古地貌变化是南海及周缘地区变化最为剧烈、与海平面变化及沉积响应的关系最为紧密的地区。在MIS 5e(123 Kyr B.P.)时期南海相对海平面处于最高位,海岸线普遍向陆地方向回撤,北部湾在这一时期扩大了约2.5×104km2,但海底地形比较平缓。此时,南海海域面积面积最大约为3.6×106km。冰期MIS 4晚期阶段(66 Kyr B.P.),北部湾完全暴露为陆地,海南岛和华南大陆在这一时期连为一体,莺歌海海域大部也高出现代海平面以上,两者均表现为平缓的近海平原,可能广布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间冰期MIS 3时期,莺歌海海岸线距现今海岸线50-100km,北部湾海岸线距现今海岸线约110km,莺歌海与北部湾呈C型环绕海南岛分布。海南岛在这一时期与华南大陆连为一体,在整个南海西北部地区是地形最高的地区,对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海南三角洲的发育扮演了主要角色。MIS 2冰期,南海西北部主要以陆架斜坡、深海平原为特征,水深>1000 m;陆架北东向延伸,宽度较小(<15 km),相比间冰期明显收缩。北部湾和莺歌海此时为陆地近海平原环境,西沙群岛大面积出露。此时,也是南海面积最小阶段,面积约为1.6×106km,比末次盛间冰期最大面积相差2.25倍。(2)层序地层及残余地层厚度分析显示,末次冰期海平面变化控制了南海西北陆缘海相沉积体系垂向沉积发育模式,是控制海南三角洲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研究区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识别出最大海泛面MIS3、不整合面R2(65 Kyr B.P.)和R1(56 Kyr B.P.)。R2界面对应了广泛发育于其他大陆边缘的MIS 4不整合界面,界面发育下切水道,形成于末次冰期低海平面时期;最大海泛面MFS形成于MIS3海平面高位期,不整合面R1形成于MIS3-MIS2之间,同样具有大量下切水道的特征。明显的下切水道特征与基于DEM提取的河流网络相一致,这些水道连接到海南岛西海岸,成为海南三角洲主要物源供给通道之一。研究区地震剖面中识别出沉积单元DU1和沉积单元DU2,其中DU2是以R2为底界面,R1为顶界面限制的海南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垂向上,沉积相从下到上随着海平面变化,依次为以泥和粉砂为主的前三角洲相→以粉砂和砂为主的低能环境下形成的三角洲前缘相→以砂和薄砂互层的三角洲前缘相→以河道沉积相为主的相对高能环境,分别对应了MIS 4-MIS 3海平面上升时期形成的海侵体系域TST→MIS 3高海平面时期形成的高位体系域HST→MIS 3-R1海平面下降引起强制海退而形成的下降体系域FSST→MIS 3-R1海平面上升期形成的高位体系域HST。残余地层厚度分析显示,南海西北陆缘在海南三角洲形成时期(R2-R1)沉积速率非常高,为形成海南三角洲提供了必要条件。残余厚度显示R1-R0主要分布于海南岛的西侧与南侧,地层厚度基本<30m。整体而言,R1-R0之间的残余地层厚度具有自北西方向向南东方向依次增大的趋势,在海南三角洲范围内,沉积中心位于其东南边缘,靠近海南岛而远离红河河口三角洲和越南大陆边缘。这一时期的平均沉积速率基本<5.3×10-44 m/yr,局部地区可达到1.1×10-33 m/yr。R2-R1界面之间的残余地层厚度与R1-R0时期的相比,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残余地层的空间分布环绕海南岛呈C型分布,残余地层最大厚度>60 m,其它地层残余厚度>30 m的区域绕过海南岛南部(三亚)延伸到海南岛东南部,表明海南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受海南岛陆源碎屑的输入的影响。海南三角洲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最高值>7.0×10-33 m/yr,研究区约有一半海域沉积速率>3.3×10-33 m/yr。(3)地层回剥法获得的R1和R2这两个时期的古地貌特征反映海南三角洲存在由北向南、向东逐渐迁移的趋势,表明来自海南岛的陆源碎屑是控制三角洲发育、地貌形态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上升,海岸线在华南大陆边缘、越南陆缘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后撤,在海南岛则表现不显着。另一方面,R2时期存在的北东-南西走向与北西-南东走向海底“洼槽”在R1时期已经基本消失,后者仅残存于莺歌海最南缘。但是莺歌海海域北东-南西轴向分布的海水等深线样式仍然存在,这些特征表明海南三角洲的发育显着的改变了南海西北部莺歌海-琼东南海域的地貌形态。(4)形态动力学模型表明,来自海南岛的沉积物在海南岛西南河口卸载,成为这一时期海南三角洲的主要物源,红河的贡献较少。南海西北陆缘末次冰期三维环流揭示了西北陆缘冰期存在弱流速的冬季气旋环流和夏季反气旋环流,这种环流模式有利于堆积物在北部湾内部特别是在环流中心沉积。在大型季风驱动环流、浮力驱动的河流羽流与潮流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下,对南海西北陆缘净输沙起主导作用。砂体运移模拟结果显示沉积物物源除来自海南岛以外,还有少部分可能来自红河。红河输沙向古三角洲的主要输沙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冬季输沙的西部输沙通道,另一条是夏季输沙的东部输沙通道。模拟河载泥沙淤积10年后的情况显示,南海西北陆缘R2时期河流流量形成了两个大型沉积体,一个位于北部湾北部陆架河口,物源主要来自红河;另一个是位于海南岛西南海岸的海南三角洲,海南三角洲是南海西北陆缘这一时期最大的沉积体,其物源主要来自海南三角洲,红河的贡献较少,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5)综合分析认为海平面变化、河流卸载以及亚洲季风演化决定了南海西北陆缘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作用发生,控制了南海西北陆缘独特的古地貌格局。综合高频层序地层学分析、残余厚度分析、关键时期R2和R1古地貌重建、古水道分析以及低海平面R2时期的形态动力学模型建立结果,认为海南三角洲形成于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阶段,在以海南岛物源为主(此时红河的贡献较少),通过海南岛西南海岸河流,大量沉积物供给(证据来源于较高的沉积速率)的背景下形成于海南岛西南海岸。末次冰期弱季风事件(夏季季风减弱冬季季风增强)以及来自气候再分析证据(海南岛在冬季季风加强的作用下降水量反而增加)说明南海岛在MIS4/3转换时期风化剥蚀作用增强,导致大量沉积物卸载到西北陆缘,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海南三角洲。由此可见,海平面变化、河流卸载以及“弱季风”事件导致的风化剥蚀作用增强是影响南海西北陆缘这一时期古地貌和沉积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耿明会,宋海斌,关永贤,张如伟,刘伯然[9](2019)在《南海东北部深水区泥火山的分布与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前人在南海东北部发现许多与天然气渗漏相关的规模大小不一的泥火山。受数据类型和分辨率所限,这些泥火山规模大小存在数据断层。利用多波束地形数据,在研究区域新发现了27个直径在300~1 170m、高度在5~120m范围内的泥火山,并且这些泥火山大多发育在海底侵蚀作用强烈的峡谷中。南海东北部海底地层中泥质和烃类来源充足,较快的沉积速率构成的超压体系以及强烈的挤压构造应力作用,使得含气高压泥浆上涌,穿透峡谷较薄的沉积层,这些黏性泥质在海底表面堆积形成了泥火山。

陈勇[10](2019)在《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沉积物铁的赋存形态与磁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极具潜力的新型能源之一,日益受到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的热切关注。而其保存需要稳定的温压条件,海平面下降、洋壳构造运动、海底滑塌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水合物的失稳分解并释放出甲烷。上逸的甲烷在垂向运移过程中与海水中的硫酸盐等电子受体发生甲烷厌氧氧化反应,改变着海洋沉积物中碳、硫、铁等元素的赋存形态。而铁系矿物作为沉积物磁性的主要载体,其赋存形态的改变,最终会在磁学上留下“印记”。因此,对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表层沉积物铁的赋存形态与磁性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不仅有助我们理解甲烷厌氧氧化对海洋沉积物铁的不同赋存形态、沉积物磁学特征的影响,还可以探究早期成岩过程中沉积物磁学特征与活性铁组分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判识深层天然气水合物藏失稳分解提供新的依据,从而为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事业提供更多的基础数据及参考资料。本文以探寻水合物赋存区浅层沉积物的铁的赋存形态与磁学特征演化规律及其耦合关系为目标,选取了南海北部水合物潜在区神狐海域的SH1和A27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沉积学、环境磁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研究,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南海北部神狐海域SH1 A27站位沉积物以悬移质的半深海沉积物为主,粉砂为主的粒级特征有利于沉积物有机质的吸附与保存。AMS14C的测年结果显示研究区平均沉积速率处于较高水平(29.48 cm·ka-1),结合该区域的构造、温压及其气源条件等背景资料,表明研究区具备水合物形成的物质基础条件。(2)两个站位的粒度分布频率曲线的双峰指示了沉积物的多重来源,但以珠江和台湾来源为主。粒径上以240cm附近为分界点,表现出下粗上细的两段式特征和沉积速率在纵向剖面自下而上递减的变化,共同揭示了研究区17 ka cal.B.P.以来海进使得陆架出露减少,与珠江口距离延长,使沉积物趋细,沉积速率放缓。(3)SH1和A27站位的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结果显示两个站位的磁学均受到了早期成岩作用和物源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各深度段内磁性矿物组合特征发生改变。两个站位沉积物的磁性贡献主要来自磁铁矿,但含量上磁性矿物在上层沉积物中以针铁矿、赤铁矿等铁(氢)氧化物为主,随着黄铁矿矿化过程的不断进行,黄铁矿逐渐成为深层的主要磁性矿物。而A27站位深部由于受陆源输入改造明显,使得铁(氢)氧化物与黄铁矿共同成为了深层沉积物主要磁性矿物形态。(4)SHI站位10~]30cm、A27站位10~90cm层位磁性下降主要受控于微生物介导的铁的异化还原(DIR)引起磁铁矿的溶解。SHI站位140~380cni、A27站位100~260cm层位磁性降低主要是硫酸盐氧化有机质(OM-SR)所致。两个站位在230cm和260cm之下磁性受到了硫酸盐氧化有机质(OM-SR)和陆源输入的共同影响。A27站位较SH1站位更靠近岸线,因而其深部磁性受陆源改造主导。(5)通过环境磁学及地球化学手段识别出SH1站位的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的上界在380cm附近。A27站位在430cm之下受到了深层硫酸盐驱动甲烷厌氧氧化(AOM-SR)的改造,指示了A27站位较浅的甲烷-硫酸盐转换带(SMTZ)。(6)表层深度段内磁性特征与Femag含量随深度从快速下降至逐渐平缓的变化趋势可以用于识别铁异化还原(DIR)过程。而硫酸盐氧化有机质作用(OM-SR)可以通过χ、SIRM、χARM、Femag、Feox的下降并伴随Fepy含量上升来识别。且通过磁学手段可以识别以上两个过程的界限。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上部χ、SIRM、χARM的明显下降、Feox和Femag含量谷值的出现及Fepy含量明显升高,可能指示了下覆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

二、台湾西南海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西南海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1)南海不同成因天然气水合物所赋存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天然气水合物及其研究现状
        1.1.1 天然气水合物及其特点
        1.1.2 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
        1.1.3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
    1.2 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来源及形成条件
        1.2.1 天然气水合物气体来源
        1.2.2 生物气的形成及其条件
        1.2.3 热成因气的形成及条件
    1.3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及相关地球化学活动
    1.4 海底沉积物中常见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
        1.4.1 生物标志化合物
        1.4.2 海底TOC、TN和TS
        1.4.3 特殊地球化学指标—UCM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1.6 本研究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神狐海域
        2.1.2 东沙海域
        2.1.3 琼东南海域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样品来源
        2.2.2 实验前处理
        2.2.3 分析仪器与分析条件
第3章 四个站位的天然气水合物烃类组分特征及意义
    3.1 四个站位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成
        3.1.1 神狐W01站位气体组成特点
        3.1.2 琼东南W03站位气体组成特点
        3.1.3 琼东南W09站位气体组成特点
        3.1.4 东沙16站位气体组成特点
    3.2 气体同位素特点
        3.2.1 神狐W01站位气体稳定碳同位素特点
        3.2.2 琼东南W03站位气体稳定碳同位素特点
        3.2.3 琼东南W09站位气体稳定碳同位素特点
        3.2.4 东沙16站位气体稳定碳素特点
    3.3 四个站位气体组分来源的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个站位沉积物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硫特征
    4.1 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
    4.2 沉积物总氮及C/N
    4.3 沉积物总S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四个站位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与指示意义
    5.1 正构烷烃组成特征
        5.1.1 各站位正构烷烃组成特征
        5.1.2 四个站位正构烷烃组成的指示意义
    5.2 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
    5.3 萜烷类化合物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四个站位UCM鼓包的意义及指示意义
    6.1 琼东南W03站位UCM
    6.2 琼东南W09站位UCM
    6.3 神狐W01站位UCM
    6.4 各站位UCM形成原因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天然气水合物岩心船载检测系统与样品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与分布特征
        1.1.2 神狐海域地质及水合物矿藏特性
        1.1.3 矿藏特性分析方法
    1.2 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取样技术
        1.2.2 现场岩心分析技术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船载水合物岩心声波探测系统与声学特性
    2.1 船载保压岩心声波探测系统研发
        2.1.1 船载对接方法
        2.1.2 系统组成及功能实现
    2.2 含水合物玻璃砂沉积物中的声波波速与衰减规律
        2.2.1 声波探测基本原理
        2.2.2 声波波速测量及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2.2.3 水合物生成方式对声波波速的影响
        2.2.4 气饱和含水合物沉积物中的声波衰减规律
        2.2.5 水饱和含水合物沉积物中的声波衰减规律
        2.2.6 水合物赋存类型预测
    2.3 块状水合物堆积形态声波检测方法
        2.3.1 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2.3.2 定位与信号反演方法
        2.3.3 堆积厚度校准与模拟堆积测量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船载水合物岩心X射线CT探测系统与微观特性
    3.1 X射线CT探测系统研发
        3.1.1 船载探测系统的特殊要求
        3.1.2 扫描方式的选取
        3.1.3 岩心夹持装置
    3.2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渗流模拟和计算
        3.2.1 南海水合物储层沉积物CT扫描与图像处理
        3.2.2 微观孔隙参数提取
        3.2.3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气水两相渗流特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船载水合物岩心三轴试验系统与力学特性
    4.1 三轴试验系统研发
        4.1.1 主机系统布局
        4.1.2 转移系统研发
    4.2 转移方案与实施步骤
        4.2.1 从储样器至转移装置
        4.2.2 从转移装置至三轴装置
    4.3 天然气水合物岩心力学强度及变形特性
        4.3.1 应力应变曲线
        4.3.2 埋深影响
        4.3.3 饱和度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储层分析与评价
    5.1 船载实验室整体布局与测试方法
        5.1.1 船载实验室整体布局
        5.1.2 南海沉积物岩心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方法
    5.2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分析流程
        5.2.1 非保真样品分析流程
        5.2.2 保真样品分析流程
    5.3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现场分析与评价
        5.3.1 孔隙含水率
        5.3.2 分解气
        5.3.3 沉积物颗粒
        5.3.4 水合物稳定带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水合物勘探开发现状
2 中国水合物赋存特征
    2.1 分布特征
    2.2 构造与沉积特征
    2.3 地温与热流特征
    2.4 地球化学特征
        2.4.1 岩性与矿物组成特征
        2.4.2 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2.4.3 离子分布特征
    2.5 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2.6 水合物赋存类型
    2.7 孔渗特征
    2.8 力学强度特征
    2.9 水合物饱和度特征
3 讨论
    3.1 中国水合物赋存特征总结
    3.2 问题与建议
4 结论

(4)台西南深海底栖有孔虫及其5万年来冷泉微生境变迁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构造地质及冷泉与水合物背景
    1.1 区域构造和地质背景
    1.2 冷泉和天然气水合物背景
2 样品和方法
    2.1 岩心特征及其冷泉环境标识
    2.2 方法和数据
3 测年结果和年代框架
4 结果
    4.1 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
    4.2 MIS 3 MIS 1时期底栖有孔虫组合特征
    4.3 底栖有孔虫壳体氧碳同位素记录
5 比较和讨论
    5.1 底栖有孔虫和深海环境因子关系
    5.2 冷泉底栖有孔虫壳体δ18 O机理和意义讨论
    5.3 有孔虫壳体氧碳同位素与典型冷泉微生境记录比较
    5.4 5万年来研究区有孔虫冷泉微生境变迁记录
    5.5 研究区甲烷喷溢间歇性增强事件
6 结论

(5)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东亚洋陆汇聚边缘多圈层动力系统
3 中国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3.1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3.2 构造单元划分依据——来自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新证据
        3.2.1 中国海域及邻区深部壳幔结构信息
        3.2.2 中国海域重要构造边界追踪
    3.3 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3.4 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3.4.1 欧亚板块
        3.4.2 东亚大陆边缘汇聚带
        3.4.3 菲律宾海板块
4 中生代以来中国海域及邻区大地构造格局演变
    4.1 中生代安第斯型陆缘俯冲体系
        4.1.1 早—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西的渐进式俯冲
        4.1.2 晚侏罗世—白垩纪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回卷
    4.2 新生代西太平洋型沟-弧-盆体系
        4.2.1 晚白垩世—渐新世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
        4.2.2 中新世以来现代沟-弧-盆体系的形成和演化
        4.2.3 晚白垩世以来南海的形成演化和动力学机制
5 构造地质过程的资源和环境效应
    5.1 海底地貌分布及成因
    5.2 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
    5.3 中国海域资源赋存
        5.3.1 油气资源
        5.3.2 海砂资源
        5.3.3 水合物资源
        5.3.4 海底热液资源
6 结语

(6)南海几个典型冷泉区浅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甲烷和溶解无机碳循环估算及甲烷渗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全球及南海冷泉研究
        1.1.1 全球冷泉区分布
        1.1.2 南海冷泉区及水合物区分布
    1.2 数值模型研究进展
        1.2.1 有机质早期成岩模型
        1.2.2 甲烷缺氧氧化模型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案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方案
    1.4 博士期间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4.1 博士期间工作量
        1.4.2 博士期间主要认识
第2章 神狐水合物区浅表层沉积物碳循环估计
    2.1 引言
    2.2 地质特征
    2.3 水合物分布及发育状况
    2.4 地球化学特征及数值模拟
        2.4.1 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2.4.2 孔隙水地球化学数值模拟
        2.4.2.1 数值模型简介
        2.4.2.2 区域各站位孔隙水模拟
        2.4.2.3 空间插值
        2.4.2.4 概念模型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东沙海域浅表层沉积物碳循环估计
    3.1 引言
    3.2 地质状况
    3.3 水合物分布及发育状况
    3.4 地球化学特征及数值模拟
        3.4.1 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3.4.2 孔隙水地球化学数值模拟
        3.4.2.1 数值模型
        3.4.2.2 区域各站位孔隙水模拟
        3.4.2.3 空间插值
        3.4.2.4 概念模型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琼东南海域浅表层沉积物碳循环估计
    4.1 引言
    4.2 水合物分布及发育状况
    4.3 地质特征
    4.4 地球化学特征及数值模拟
        4.4.1 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4.4.2 孔隙水地球化学数值模拟
        4.4.2.1 数值模型
        4.4.2.2 区域各站位孔隙水模拟
        4.4.2.3 空间插值
        4.4.2.4 概念模型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北康盆地浅表层沉积物碳循环估计
    5.1 引言
    5.2 地质状况
    5.3 地球化学特征及数值模拟
        5.3.1 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5.3.2 孔隙水地球化学数值模拟
        5.3.2.1 区域各站位孔隙水模拟
        5.3.2.2 概念模型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甲烷渗漏模式-以海洋四号沉积体为例
    6.1 引言
    6.2 地质概况
    6.3 方法
    6.4 结果
        6.4.1 柱状样岩性分析
        6.4.2 孔隙水特征
        6.4.3 数值模拟结果
    6.5 讨论
        6.5.1 块状搬运体
        6.5.2 气泡灌洗vs非稳态甲烷渗漏
        6.5.3 流体渗流模式
    6.6 小结
第7章 总结、创新点以及进一步的工作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附录1 反应输运模型的简单推导
附录2 有机质降解及甲烷缺氧氧化耦合模型计算流程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末次盛间冰期旋回全球海平面变化
        1.2.2 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恢复大陆边缘古地貌的应用
        1.2.3 高频层序地层学及大陆边缘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沉积记录
        1.2.4 形态动力学模型对古地貌演化过程研究的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4.2 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4.3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南海西北陆缘结构与构造特征
        2.1.1 南海西北陆缘结构与构造演化
        2.1.2 南海西北陆缘的构造单元组成
        2.1.3 南海西北陆缘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序列
    2.2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沉积特征
        2.2.1 南海西北部陆缘第四纪沉积序列
        2.2.2 南海西北陆缘现代河流体系
        2.2.3 海南岛三角洲
    2.3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地形地貌
        2.3.1 南海西北部现今地形地貌形态
        2.3.2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地形地貌
    2.4 南海气候与海洋学特征
        2.4.1 末次冰期-间冰期循环
        2.4.2 南海季风系统
        2.4.3 南海水温特征
        2.4.4 南海盐度和密度特征
        2.4.5 南海洋流特征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GEBCO数据
        3.1.2 海平面变化数据
        3.1.3 地震数据
        3.1.4 水动力模型数据
    3.2 古地貌重建模型与原理方法
        3.2.1 基于ArcGIS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重建古地貌
        3.2.2 基于DEM数据河流网络特征提取
        3.2.3 基于地层回剥法重建古地貌
        3.2.4 基于形态动力学模型对沉积响应的约束
第四章 基于DEM模型及海平面变化对晚更新世以来南海古地貌的约束
    4.1 晚更新世以来(MIS2-MIS5)南海古地貌特征
        4.1.1 MIS5e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2 MIS4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3 R2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4 MIS3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5 R1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6 MIS2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2 南海西北陆缘古地貌特征
        4.2.1 MIS5e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2 MIS4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3 R2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4 MIS3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5 R1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6 MIS2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第五章 南海西北部MIS4以来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响应及古地貌恢复
    5.1 南海西北陆缘典型钻孔及剖面的层序地层分析
        5.1.1 地震反射界面的识别标志
        5.1.2 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特征
        5.1.3 岩芯钻探的岩性特征与层序地层学划分
        5.1.4 南海西北陆缘MIS4 以来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相垂向演化特征
    5.2 关键时间界面残余地层厚度恢复
        5.2.1 南海西北陆缘R2和R1 时期空间展布与残余厚度反演约束条件
        5.2.2 R1 和海底界面(R0)的残余地层厚度
        5.2.3 R2和R1 界面之间残余地层厚度
    5.3 地层回剥法恢复南海西北部古地貌
        5.3.1 地层回剥的原理与参数校正
        5.3.2 R1 时期的古地貌特征
        5.3.3 R2 时期的古地貌特征
第六章 形态动力学模型对南海西北陆缘沉积响应的约束
    6.1 海岸带形态动力学模型简介
        6.1.1 海岸带形态动力学模型的边界条件
        6.1.2 三维形态动力学模型建立
    6.2 西北陆缘现今及末次冰期-间冰期区域环流模型
        6.2.1 南海现今区域环流模型
        6.2.2 冰期R2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2.3 间冰期MIS3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2.4 间冰期R1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3 南海西北陆缘R2 时期潮汐-洋流模型的季节性特征
        6.3.1 冬季南海西北陆缘潮汐-洋流特征
        6.3.2 夏季南海西北陆缘潮汐-洋流特征
        6.3.3 南海西北陆缘盐度分布特征
    6.4 南海西北陆缘低海平面R2 时期砂体运移模型对沉积过程的约束
        6.4.1 南海西北陆缘砂体搬运过程
        6.4.2 南化西北陆缘砂体运移模型对沉积充填的约束
第七章 南海西北陆缘末次冰期海南三角洲形成的主控因素
    7.1 海平面变化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2 河流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3 季风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4 构造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9)南海东北部深水区泥火山的分布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及特征
3 前人研究泥火山特征及分布
4 方法和数据
5 新发现的泥火山
6 讨论
    6.1 泥火山在南海东北部区域的分布特征
    6.2 泥火山的成因
7 结论

(10)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沉积物铁的赋存形态与磁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1.2.2 海洋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样品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样品来源
    2.2 测试项目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沉积物粒度分析
        2.3.2 沉积物活性铁组分分析
        2.3.3 沉积物年代测定
        2.3.4 孔隙水阴离子测定
        2.3.5 环境磁学
第三章 南海北部地质构造背景与天然气水合物
    3.1 南海构造背景
    3.2 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的有利条件
    3.3 小结
第四章 神狐海域浅表层沉积环境特征
    4.1 沉积物粒度及物源特征
        4.1.1 SH1站位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参数
        4.1.2 A27站位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参数
        4.1.3 沉积物粒度对物源的指示
    4.2 沉积速率及埋藏史
    4.3 小结
第五章 沉积物环境磁学与铁组分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5.1 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
        5.1.1 SH1站位环境磁学特征
        5.1.2 A27站位环境磁学特征
    5.2 沉积物铁的赋存形态
        5.2.1 SH1站位沉积物铁组分特征
        5.2.2 A27站位沉积物铁组分特征
    5.3 磁学特征对铁系矿物类型及含量变化的响应
        5.3.1 单一环境磁学方法对磁性矿物含量评估的不准确性
        5.3.2 磁性矿物类型、含量及磁学响应
    5.4 磁性特征变化的影响因素
    5.5 磁性特征及铁的赋存形态对水合物的指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台湾西南海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海不同成因天然气水合物所赋存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D]. 王俊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天然气水合物岩心船载检测系统与样品分析方法研究[D]. 李星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3]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J]. 宁伏龙,梁金强,吴能友,祝有海,吴时国,刘昌岭,韦昌富,王冬冬,张准,徐猛,刘志超,李晶,孙嘉鑫,欧文佳. 天然气工业, 2020(08)
  • [4]台西南深海底栖有孔虫及其5万年来冷泉微生境变迁记录[J]. 苏新,曲莹,陈芳,杨胜雄,周洋,崔鸿鹏,于翀涵,滕田田. 地学前缘, 2020(06)
  • [5]中生代以来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动力下的中国海及邻区构造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J]. 张勇,姚永坚,李学杰,尚鲁宁,杨楚鹏,王中波,王明健,高红芳,彭学超,黄龙,孔祥淮,汪俊,密蓓蓓,钟和贤,陈泓君,吴浩,罗伟东,梅西,胡刚,张江勇,徐子英,田陟贤,王哲,李霞,王忠蕾. 中国地质, 2020(05)
  • [6]南海几个典型冷泉区浅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甲烷和溶解无机碳循环估算及甲烷渗漏模式[D]. 张艳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7]中国海域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黄东海海域油气资源调查进展[J]. 陈建文,梁杰,张银国,杨长清,袁勇,许明,王建强,雷宝华,李刚,杨艳秋,杨传胜,孙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6)
  • [8]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D]. 熊萍.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南海东北部深水区泥火山的分布与特征[J]. 耿明会,宋海斌,关永贤,张如伟,刘伯然. 海洋地质前沿, 2019(10)
  • [10]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沉积物铁的赋存形态与磁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 陈勇. 厦门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台湾西南海域发现“天然气水合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