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对策的探讨论文_陈琴英

厦门市湖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 361009

【摘 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区2016年报告的20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对策。结果:①性别分布:200例患者中,男126例,占比63.0%;女74例,占比37.0%;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年龄分布:6~12个月5例(2.5%),1~岁19例(9.5%),2~岁57例(28.5%),3~岁55例(27.5%),4~岁45例(22.5%),5~岁19例(9.5%),以2~4岁最为常见;③发病时间分布: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4~6月份与9~11月份,6月份的发病率最高(22.5%),1月份的发病率最低(1.0%);④临床症状:发热145例(72.5%),手足皮疹41例(20.5%),口腔黏膜病变9例(4.5%),手足皮疹伴口腔黏膜病变150例(75.0%);⑤其他系统损伤:食欲减退41例(20.5%),神经系统92例(46.0%),呼吸系统109例(54.5%);⑥实验室检查结果:肠道病毒71型阳性78例(39.0%),柯萨奇病毒A16型阳性70例(35.0%),白细胞升高39例(19.5%),中性粒细胞降低115例(57.5%),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95例(47.5%)。结论:手足口病具有较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患者年龄较小,病情变化快,必须及早确诊、及时治疗,通过医院、家庭、社会三方共同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预防对策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类型较多,以柯萨奇病毒疹A16、肠道病毒71型最为多见,主要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患者肢体接触传播[1]。手足口病常发于春季与夏季,易在婴幼儿人群中形成爆发性流行病,且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5岁以下年龄发病率高,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左右,临床发现潜伏期以3-5天居多,患者可见手、足、臀部皮肤出现皮疹和疱疹,口腔和咽部有疱疹或溃疡。患儿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并发症,出现如嗜睡,惊厥,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咳嗽等症状,此病的患者大部分都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也可自然痊愈,但同时也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少部分患儿,尤其是年龄不足3岁的患儿,更容易出现脑炎、脑膜炎、循环衰竭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脑干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而导致患儿死亡[2]。为了进一步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对策,现选取我区2016年报告的20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区2016年报告的20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检测证实为EV71感染,符合《医疗机构手足口病技术指南(2008)》和《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的相关诊断标准[3]。

1.2 方法

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表现、其他系统损伤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总结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对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性别分布

200例患者中,男126例,占比63.0%;女74例,占比37.0%;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年龄分布

20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中,6~12个月5例,占比2.5%;1~岁19例,占比9.5%;2~岁57例,占比28.5%;3~岁55例,占比27.5%;4~岁45例,占比22.5%;5~岁19例,占比9.5%。由此可知,手足口病的发病年龄以2~4岁最为常见。

2.3 发病时间分布

手足口病患者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4~6月份与9~11月份,6月份的发病率最高(22.5%),1月份的发病率最低(1.0%)。见表1。

表1 20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发病时间分布

2.4 临床症状

20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发热145例,占比72.5%;手足皮疹41例,占比20.5%;口腔黏膜病变9例,占比4.5%;手足皮疹伴口腔黏膜病变150例,占比75.0%。

2.5 其他系统损伤

200例患者的其他系统损伤中,食欲减退41例,占比20.5%;神经系统92例,占比46.0%;呼吸系统109例,占比54.5%。

2.6 实验室检查结果

200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中,肠道病毒71型阳性78例,占比39.0%;柯萨奇病毒A16型阳性70例,占比35.0%;白细胞升高39例,占比19.5%;中性粒细胞降低115例,占比57.5%;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95例,占比47.5%。

3 讨论

3.1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患者的发病率(63.0%)明显高于女性患者(37.0%),原因主要在于男童的好动性格较女童明显,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多,且卫生习惯比女童差,因此更易发病。发病患者主要集中于2~4岁,这是因为该年龄段的儿童卫生习惯较差,其传染主要为口、粪等传播。该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但其高发时间为4~6月份与9~11月份,这是因为春、秋季气候变化较大,尤其是春季的温度逐步上升,更适于病毒的繁衍与散播。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皮疹、口腔黏膜病变等,大部分患者表现出手足皮疹伴口腔黏膜病变症状,且患者常合并食欲减退、神经系统损伤、呼吸系统损伤等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患者的肠道病毒71型阳性、阿萨奇病毒A16型阳性、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降低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发生率均较高,提示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3.2 手足口病的预防对策

手足口病至今仍缺乏有效的预防疫苗及特异性治疗方案,因此,根据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可采取合理的预防对策以降低发病率,具体可以从医院干预、家庭干预、社会干预三方面着手[4]。医院干预应做到①医务人员掌握好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发病机制、发病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②提高医疗责任心,主动关心患者,强化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与卫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为疾病的防治打下坚定的基础;③及早发现疫情,早期做出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做好报告与隔离工作,预防疫情散播,同时做好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与保护工作。家庭干预应做到①密切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为其勤换衣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在疾病高发时期去人流量多的场所;②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食物宜温凉,不可进辛辣、刺激、冰冷的食物;③帮助患儿饭前、便后洗手,生活用品应专人专用,以防交叉感染;④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⑤适当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以防患儿着凉。社会干预应做到①幼托机构及学校应做好疾病防控工作,预防聚集性事件发生,同时做好合理的消毒处理工作;②疾控中心应强化监督与管理,做好预警检测,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同时应开展流行病学特点研究,以为科学防控疫情提供有力依据;③卫生行政部门应强化沟通,确保各部门信息共享,做到联防联控。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具有较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患者年龄较小,病情变化快,必须及早确诊、及时治疗,通过医院、家庭、社会三方共同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王文煌.探讨2014年灵石县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5):346-347.

[2] 林先耀,赵仕勇,祁正红,等. 2014年杭州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及与气象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153-1155.

[3] 王衡,郭宇红,王蕊.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防情况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31-32.

[4] 孟正春.兴义市2013-2015年115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评价[J].人人健康,2016(4):17-18.

[5] 高龙军.雾化吸入与外涂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6):53.

论文作者:陈琴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关于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对策的探讨论文_陈琴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