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探析论文_陈春惠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探析论文_陈春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水利水电工程的意义不仅仅是提高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合理使用资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绿色环保已经成为我们未来生活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对于我国来说,水资源本身的匮乏以及对其管理方式的不合理使得水资源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各技术要点和关键理念加以研究,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的发展离不开水电工程的应用,而对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开发是我国目前的研究重点,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对水利资源进行控制,意义重大,特别是我国近年来已经进入世界强国行列,更要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策略。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各项施工技术和理念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下文将分析各项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奠定基础。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探析

1.1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能中,土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高其安全性能,必须预防和改善土坝的变形和渗水情况,而影响土坝的因素大致分为两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指天气原因对土坝表面和内部结构产生的影响,如台风、暴雪、地震等,人为因素有施工人员后期的操作不当或者因人力使用过多等造成影响。在工程中运用防渗加固技术减少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等对土坝的损害,提升其安全性能,保证工程质量。从土坝的施工上,通过合理使用建设材料,强化施工结构,由内而外增强其安全性能,对水坝进行灌浆,加固其形状和结构,完善其安全体系,增强防水性能和稳定性能。

1.2大面积混凝土外加剂碾压技术

在近代建造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大面积混凝土外加剂碾压技术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这是一种建筑行业新型的施工技术,它具有耗时短、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这种技术不但可以减少成本使用,还可以缩短施工时间,提前竣工,减少了人力成本,将现代新型技术与传统经济类工程相结合,对未来的经济体系和行业发展走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大面积混凝土外加剂碾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使用虽然优点很多,但是也要注意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由于是新型技术,还不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加强施工的管理,细化施工的步骤,以此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

1.3导流技术和围堰技术

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使工程建筑物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上施工,引导水流向预定的泄水建筑物,最终泄入下游。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导流的流量,和对基坑的尺寸进行预估,保证导流的有效性。在使用导流技术时,要先对河水的水位进行检测,尽量选择在河道水位较低时进行,加速河道内建筑物的建设速度,增加高度用以抵御水位上涨,如果高度不达标,就无法使基坑阻止过水,因此可以通过土石坝构造来进行抢修。施工导流技术的使用需要三个步骤进行,第一,在施工前期要选择河床的断水位置,保证此处可以使围堰截住水流,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第二,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河道枯水期和河道讯水期进行时刻关注,确定水坝的内部是否需要注水,这样才能合理控制好水流,提升抗洪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在施工的收尾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要对大坝的高度进行设计,通过对比导流的流量来设定高度。围堰技术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的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一边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建建筑物。围堰技术存在于所有的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其具有实用性和临时性等特点,导致围堰技术的使用效率直接影响了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围堰技术的应用范围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来决定,根据河床的位置,施工范围有时需要拦截整个河床,有时候只需要拦截河床的上半部分,围堰高度必须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在对围堰技术的使用范围进行设计时,要注重围堰平面的设计,加强围堰平面的强度,节约工程成本,解决泄水问题。在水利建筑建设完毕后,除了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便会被拆除。

1.4城市供水管网防渗漏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民生方面,城市的供水网线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直接关系,承担着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用水和企业的工业用水,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对供水管线的维护和保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使用时间较长的老旧管线、已经发生破损的基础管线、漏水的设施、远距离运输管线的全面检查,对其进行及时的控制和维修。使用质量较好的管线替代老旧材料,对不稳定因素做定期检查,通过城市供水管网防渗漏技术来保证城市居民的用水质量,解决因不良因素导致的供给水问题。

2.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强度的策略

2.1严格把控材料标准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其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施工单位应建立明确的材料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在设计时应注重以下方面,第一,建立专业的采购部门,要求采购人员根据施工计划要求来进行采购。第二,采用多人采购的方式和设立严明的奖惩制度,避免采购人员在选购时赚取差价,影响材料的强度。第三,采购过程中应进行多项选择,分析各厂商的资质和合作力度,通过建立长期合作的方式降低成本,与质量好、信誉高、大品牌的厂商合作,解决后顾之忧。第四,材料进入现场后要对种类的数量进行明确记录,消耗量与进入量的明细要了解清楚,避免材料损伤或丢失。

2.2严格控制施工环境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涉及到水陆结合部分时,施工人员要注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部分是水陆生物最密集的部分,如果仅仅为了人类使用的便利和安全,对此部分进行大规模施工,将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减少了物种的多样性,从而也会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影响。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应避免使用渗透性较差的工程材料,应使用灌木、乔木等水生自然植物,利用它们的自然特点稳固工程,不仅保证了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也使生态环境更加优越,增加了作为景点的观赏性。利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大工程强度,实现科学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2.3 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人员专业性将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且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定期学习、培训、分享工作经验等方式补充自己。其次,设立考核机制,使工作人员乐于去学习新的知识,并和奖惩制度相结合,带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各行业甚至民生服务方面意义重大,所以要保障好工程的质量,通过合理使用施工技术,强化施工管理的方式,提升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为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元红.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2015(36):308.

[2] 马艳红.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T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191

[3] 董宇琪.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175.

[4] 李昌凯,王小娟.浅谈水利水电下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城市建筑,2013(12):97.

[5] 谭德凯.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13O-131.

论文作者:陈春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探析论文_陈春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