鲐背之年 初心不改
文|涂万作
肖序常的一生,是一个地质人砥砺奋斗的一生。
肖序常,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构造地质学家。
他1929年10月生于贵州安顺。这个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地方出了一位地质奇才,也许是一种天然巧合。
小时候,我对蜜蜂有着极好的印象,因为在我读过的童话里,蜜蜂是一种勤劳而且美丽的小昆虫。虽然会蜇人,但它们绝不是进攻型的动物。所以我经常凑近停落在花叶上的小蜜蜂,有时候忍不住伸出手去摸,它们也不蜇我,只是拍拍翅膀飞走了事。
肖序常原本于1948年在“国立贵州大学”(今贵州大学)就读,因北京大学毕业的哥哥肖序刚的坚持,两年后考入北大地质系,为他成为一名地质科学家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图2所示的信号去噪效果对比曲线分析,信号的分解层数相同,选用不同的小波基对同一信号去噪,去噪的效果也会不一样,甚至会差距很大。为了有更好的去噪效果,并且要保证去噪后的信号具有一定的光滑性,根据微流控芯片信号的特征,本文拟选用db4小波基。
大学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学生的人生志向。到边疆、到高原、到大漠、到戈壁,也是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同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肖序常的第一个志愿,就选择了大西北。
眼下不正是“春风不度”吗!地质、物探、化探、测量的工作人员,直面荒漠,就地取材。没有厂舍,七八个人挤在六七十平米的老君庙;水是黄的,无法饮用,就到四五十公里外的黄河去取;没有新鲜蔬菜,没有肉类,就用干菜、咸菜替代。
他去的地方是甘肃白银。那是一个由祁连山余脉牵手腾格里沙漠,延展至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境狭长状若桃叶,九曲黄河缠绕其间,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当年的白银,大地空茫,黄沙漫漫,古老的羌戎遗风依稀可见。第一次踏上大西北的土地,便是苍凉的冬季,这让喜爱边塞诗的肖序常想起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肖序常地质人生的第一步就这样开始了,他满怀热情,斗志昂扬。的确,白银是一块宝地,早在明洪武年间就采炼过金银。但这些还不足以诠释其分量,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在黄沙覆盖的土地下面,还蕴藏着一个又一个天然富矿,众多稀有贵金属如:铜、铅、锌、钴、金、银等,可谓真金白银,国之富矿。但找到并唤醒这些沉睡了亿万年的资源,使之服务于国,造福于民,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长远的课题。
解析:(1)这种解释合理,它体现了铝热反应的特点之一,即放热较多,并且解释时结合了表中提供的熔点数据。(2)证明某固体是不是含有铝,只要取少量块状熔融物,加入足量NaOH溶液即可,若含有铝,则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铝、铁熔融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浓硫酸或稀硝酸反应,会产生有毒气体,而且消耗的两种酸量又多,熔融物中铁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最好选用稀硫酸溶解该熔融物。
除了白银,燕山、秦岭、祁连山、内蒙古、新疆、青藏高原……都曾留下过肖序常跋涉的足印。那时候,他每天背着他的“三大件”——罗盘、锤子、放大镜,在戈壁、在荒漠,在无人的旷野中,在裸露的岩石边,找寻着第一手地质资料。
就这样一干就是五六十年。他在地质科研的岁月里,不舍昼夜,一步步到达他科研成就的顶峰,他常说,自己的成绩再大,比起长期坚守在一线的广大地质工作者,也是渺小的。
可以说,肖序常的一生,是一个地质人砥砺奋斗的一生。即便到了晚年,他还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虽然90岁了,但他的科研精神不老,科研的劲头不减,也许这就是一位伟大科学家的高尚品格与不老情怀吧!
介绍:
构造地质学家1929年10月12日生于贵州安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20世纪50年代参与评价白银厂外围小铁山多金属矿床参与编著《中国大地构造图》及《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从事板块构造及蛇绿岩等研究,较早阐述祁连山蓝片岩高压变质带和建立中国完整的蛇绿岩剖面。提出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及其效应在时、空上不均衡性,具有“多阶段、多层次和多因素”控制。划分造山带构造演化—离散到碰撞造山7次主要过程,对造山带的重要标志—蛇绿岩作了动力学分类。代表作有《含铬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构造特征》《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新疆北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中亚古复合巨型缝合带南缘构造演化》和《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及隆升机制》等。
(编辑/高纬时)
标签:地质研究所论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论文; 贵州大学论文; 地质科学家论文; 地质学家论文; 地貌特征论文; 北京大学论文; 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