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拉丁美洲_自由贸易区论文

面向21世纪的拉丁美洲_自由贸易区论文

面向21世纪的拉丁美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丁美洲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拉丁美洲国家对其发展战略及内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随着拉美国家对外关系的调整,拉美在世界新格局中的地位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对中国外交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半个世纪的变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冷战结束前的近半个世纪中,拉美地区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方面经历了极其深刻的变革。概括地说,在政治上,拉美国家经历了一个由动荡走向稳定,并逐步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在经济上,经过60年代至70年代的大发展和80年代“失去的10年”的大反复后,又走向新的改革和发展;在外交上,经过长期斗争,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了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突出,地位不断提高。

一、政治:向现代社会转变

半个世纪以来,拉美地区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历了由半封建的独裁政权向现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的转变,由政变频仍、政局动荡不定逐步形成稳定的现代国家制度。50年代至70年代,特别是古巴革命胜利后,拉美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反美反独裁统治的革命武装斗争风起云涌。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代表大庄园主、大资本家和垄断寡头势力的亲美独裁政权纷纷倒台。70年代统治多数拉美国家的军人独裁政权,在80年代民主化浪潮中逐步还政于民。拉美民主化进程的发展结束了那里长达40年动荡的历史。至80年代末,拉美地区争取和平与民主的进程迅速发展,政局趋于稳定。除海地等个别国家外,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了国内和平,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已经建立并不断巩固。

二、经济:大发展和大反复

战后,拉美国家推行拉美经委会提出的以替代进口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从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全地区年平均增长率达6%以上,经济实力大增。然而,1982 年爆发的震动全球的债务危机,引发了拉美长达10年的经济衰退。经过这场大反复,从80年代末起,拉美各国政府纷纷实行经济改革,放弃原来以国家干预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转而推行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开始恢复增长。在这40多年中,拉美国家在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经验。各种小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对外关系:从美国的仆从到独立自主

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利用战胜国的政治经济优势以及地理和传统上的便利,通过成立美洲国家组织及其后签定的“里约热内卢共同防务议定书”,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全面控制了拉美地区,使之成为真正的美国的“后院”。

自50年代以来,随着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广泛深入发展,拉美国家反对美国干涉和控制,争取民族独立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如火如荼。古巴革命的胜利,在拉美地区产生极大的影响。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民族民主运动高潮迭起,如巴拿马人民要求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多米尼加人民反独裁、反对美国干涉的斗争,古巴维护国家主权和革命成果的斗争,拉美各国维护200海里领海主权的斗争,等等。

在对外关系方面,许多拉美国家不顾美国压力,打破所谓“意识形态边疆”,发展与其他地区国家,特别是与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其中,一批拉美国家在70年代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在双边和多边关系以及当时许多重大国际事务上,如中美洲危机,尼加拉瓜内战,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反对美国干涉古巴,外债危机,知识产权,贸易保护主义,人权,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两霸争夺等问题上,拉美国家都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敢于同美国相抗衡。在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等多边机构中,拉美大多数国家已不再是美国的“表决机器”。80年代中、后期,孔塔多拉集团和里约集团的出现,标志着拉美国家在对外关系和处理地区事务方面,已经摆脱美国的控制,走上完全独立自主的道路。

半个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事务中,如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维护第三世界国家权益,争取建立国际新经济秩序,南南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重大问题上,拉美国家,特别是巴西和墨西哥等一些地区大国,发挥了日益突出的积极作用。拉美国家同亚洲非洲大多数国家一样,是中国在国际反霸斗争中的重要盟友。

从战后至冷战结束的40多年的历史,是拉美国家在东西方对立、两霸争夺的格局下,利用两霸相争之间的空隙,求发展、争独立、逐步摆脱美国控制、走向真正独立自主的一部斗争史。

90年代的战略调整

80年代末,苏联、东欧发生了剧变,东西方对抗的格局随之告终。新的世界格局开始逐渐形成,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任务。在新的形势下,拉美国家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条件,在继续巩固和发展和平与民主化进程的同时,面向即将到来的21世纪,对经济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一、和平与民主化进程顺利发展

进入90年代,拉美地区在政治方面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和平与民主化进程。10年来,这一进程发展顺利,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主要标志是,1994年海地军人独裁政权倒台并建立了民主制度和1996年危地马拉内战结束,实现了和平。

1996年12月29日,危地马拉政府与反政府游击队组织全国革命联盟签署永久和平协议,从而结束了这个国家长达35年的内战,也标志着整个中美洲地区实现了和平。尽管如此,目前,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国内的游击队问题尚未解决,从整个拉美地区来说,和平进程尚未最终完成。

海地文人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拉美地区的民主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在拉美地区所有国家(古巴除外)的确立,这个地区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进入了巩固民主化成果、加强和完善代议制民主制度、推行新的政治改革的新时期。墨西哥等国在内外因素的推动下,实施国家政治改革,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向真正的多党制发展。至90年代末,虽然部分拉美国家还存在不安定因素,出现过一些政治动荡与反复,甚至一度发生政治危机(如厄瓜多尔议会罢免总统布卡拉姆引发的危机),但是,总的来看,全地区各国的政府更迭都能通过正常的选举进行,全地区的政治局势基本稳定。

二、从新自由主义到均衡发展

90年代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改革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多数拉美国家都致力于经济改革,推行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减少国家干预,实行私有化,对外开放,引进外资,调整经济结构,逐步形成了以出口导向型模式为主的市场经济。这些国家的经济走出了由债务危机引发的长达10年的经济衰退,开始恢复增长。90年代的头5年中,全地区实现2%~4 %的中低速增长;一些改革力度较大的国家出现了5%~8%的年增长率。拉美的外资流入增加,对外贸易大幅度上升。地区一体化迅速发展,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方共同市场迅速发展扩大。90年代前期拉美经济迅速发展,使该地区成为继亚洲之后世界上第二个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被称为国际经济新的增长中心。

第二阶段,以1994年12月墨西哥爆发的金融危机为分野,拉美经济改革进入一个新的战略调整期。随后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拉美经济的发展再次遇到困难,其经济调整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迄今尚未完成。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内在弊端,以及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在发展战略和政策方面的失误。同时表明,经过前一阶段的改革,拉美国家虽然基本上完成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其经济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过去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有:经济结构失衡,农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国内储蓄率过低,过度依赖外资,投资导向型的增长模式没有根本改变,技术发展落后,以及经济增长中技术含量很低等。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略社会发展,因而加速了两极分化,社会财富急剧向极少数人手中集中,广大劳动群众迅速贫困化。严重的贫困化,不仅引发国内社会危机,而且造成国内需求不足和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金融体制的改革大大落后于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体系本身和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缺陷,不仅造成本国金融市场危机,而且也无力抵御外来危机的冲击;此外,还有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滞后,等等。

鉴于上述情况,在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拉美国家总结经验教训,从全球化后新形势出发,又开始了以金融改革为中心的新一轮经济调整和改革。其主要特点是:(1)大幅度调整发展战略, 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社会发展的倾向,转而强调社会发展、注重解决社会问题,特别是把发展教育和克服贫困化问题放在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在环保、教育、人口、妇女儿童、社会治安、扫毒、移民等方面,召开多次地区首脑会议,共商对策,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战略。 (2)改变对经济完全放任自流的做法,强化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加强国家对金融领域的监管,对资源配置和投资的引导。

拉美各国在下述几个方面采取调整措施:(1 )大力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采取相应政策推动三个产业均衡发展,以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生产性投资;在继续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促进面向国内市场的产业的发展;增加国内储蓄,扩大内需,减少对外资和国外市场的依赖。(2)实行税制和财政改革,以增收节支,减少财政赤字, 改善财政状况,增加国际储备。(3)改革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体制, 以减少金融风险,增强本国金融体系抵抗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4 )大力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在进一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同时,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社会稳定的基础。(5)实施新一轮私有化。(6)调整外贸结构,大力促进出口,控制进口,以减少贸易赤字。

对于新的发展模式如何界定,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尚无定论。墨西哥现任中央银行行长奥尔蒂斯说,现在墨西哥的发展模式不是贴什么标签的模式,而是一种既能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又能改善人民生活的模式。笔者认为,目前拉美国家所探索的发展道路既与过去大力鼓吹的新自由主义有所不同,又不是退回到原来以国家干预为主要特征的旧模式,而是在修正新自由主义模式之后的一种追求经济增长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模式。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随后爆发的石油价格危机,使拉美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增长进程再度受阻,面临新的困难。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股市指数连续暴跌,多数国家货币的汇率大幅下滑,资金大量外流。石油和铜等原料国际价格大幅下跌,造成墨西哥、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智利等国出口收入下降。巴西等国家的出口增速放缓,外贸逆差扩大。受此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增长率由年初预计的5%下调到3%左右。一些国家如巴西,面临爆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直接危险。面对这一现实,拉美国家不得不再次调整经济,加快和深化金融改革,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其中最突出的是,巴西在卡多佐10月4日大选中连任总统后, 一面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协议,接受该组织及其他国际机构总计达300 多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一面制定新的调整经济和深化改革的计划。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人们对全球化后的形势以及全球化本身和自由市场经济的认识也不断更新,经济和金融改革也不断深化,因此,90年代中期开始的改革和调整,实际上迄今仍未结束。

90年代拉美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反复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它们仍然没有找到一个既能适应全球化趋势又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多数拉美国家,特别是几个大国的经济结构仍然存在明显的脆弱性,还不能适应全球化的国际条件,更不能有效地抵御国际金融动荡造成的冲击。因此,它们还需要在开放和发展的实践中继续深化改革,探索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三、对外关系日益多样化

冷战结束后,拉美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两霸相争给拉美国家设置的空间以及借两霸之力相互制约的国际条件已不复存在,而极欲独霸天下的美国即在门前。随着世界形势的缓和,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减少,维护世界和平和争取发展日益成为各国的首要任务。以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为标志,世界贸易走向全面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欧洲、亚太和北美3大区域经济集团基本形成。

在这种国际条件下,从80年代末起,拉美国家开始全面调整对外政策,以重新确立自己在新的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争取较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在过去10年中,拉美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渐变的和不断调整的过程。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拉美对外政策的中心由政治转向经济;受美洲大市场前景吸引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外关系的重点转向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与其他地区的外交有所削弱。90年代中期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后,拉美国家,特别是墨西哥等大国,总结过分依赖美国的教训,调整了对外政策,强调对外关系多元化。90年代以后,拉美国家的对外政策逐步形成了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地区内外交日趋活跃,各国间团结不断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一些国家,如墨西哥和阿根廷,改变了过去一度过分强调对美关系而忽视本地区关系的做法,把加强地区内外交关系放在优先地位。几年来,拉美国家立足本地区,大力开展地区外交,以改善本地区内各国关系,加强内部团结,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里约集团以及其他一些小地区集团的作用日益明显,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增强。通过里约集团和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等方式,拉美国家在一些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协调立场,日益以一个声音讲话。

面对新的世界格局,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加强自己的地位,在建立未来美洲大市场中,以一个共同的声音与美国对话,拉美国家加速了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有:墨西哥接受并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方共同市场迅速发展并扩大,中美洲、加勒比和安第斯等几个小地区共同市场得到恢复和发展。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3国自由贸易区,中美洲共同市场, 加勒比共同市场等各小地区之间和国与国之间的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合作及自由贸易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二)对外关系多元化趋势明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迅速发展。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与欧洲及亚洲地区国家的双边关系大大加强。欧洲和亚洲国家与拉美国家首脑级互访明显增多,各国间的双边关系进一步加强。拉美国家或地区性组织与其他地区开展的跨地区经济贸易合作迅速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达成协议,双方决定在2005年建成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之间的跨地区的大共同市场。墨西哥与欧盟关于自由贸易的谈判也进入最后阶段。拉美国家与亚洲和非洲的经贸合作也取得引人注目的发展。墨西哥、智利等国已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90年代拉美对外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拉美各国与美国围绕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问题展开的争论。在布什总统提出这一倡议8 年之后,1998年4月第二届美洲国家会议决定在2005 年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按照首脑会议达成的协议,从1998年6月起, 美洲国家的各谈判小组开始进行筹备工作,正式谈判即将开始。

(三)美拉关系经过不断调整,发生了战后以来第二次根本性转变,以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10年来,拉美国家在对美政策上进行了全面调整,大多数国家主动改善对美关系,主要表现在海湾战争、在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在对外贸易和投资政策等一些重大问题上采取与美国一致的立场,有的国家实行亲美政策,如阿根廷表示愿与美国“结盟”。在扫毒、移民、贸易等过去分歧较大的问题上,拉美国家采取与美国既斗争又合作的政策。但是,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后,特别是由于美国推行干涉主义政策,美拉之间的冲突和争端不断,拉美国家在对美政策方面又做了进一步调整,对美国的离心倾向有所加强,联合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斗争引人注目。

与此同时,美国对拉美政策也进行了多次调整。经历了一个从忽略到重新重视,从大搞霸权主义和干涉主义到主动改善关系的曲折过程。同时,美国以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为主要目标,大力加强对拉美国家的经济外交。80年代末至90 年代中期, 特别是在克林顿第一届任期内(1992~1996年),美国的外交重点一直在欧洲和亚洲,除在墨西哥金融危机时给予大力援助外,美国把对拉美事务放在其对外政策的次要地位,在一些重大的地区性问题上,如危地马拉和平进程、秘鲁人质危机等,美国的作用明显削弱。与此同时,欧盟和日本等与拉美地区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却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在拉美的影响不断扩大。

在此期间,美国对拉美地区的威胁却明显上升,其对拉美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干涉主义行径有增无减,以致美拉关系摩擦不断,双边关系一度降到新的低点。继1989年12月美国入侵巴拿马之后,1990年又以扫毒为名陈兵加勒比海,威胁拉美国家。1995~1996年,美国在毒品、贸易、环境和古巴等问题上,多次粗暴干涉拉美国家内政,其中最突出的有:美国单方面对拉美国家扫毒工作进行所谓评估,以加强对古巴经济封锁为目的制定“赫尔姆斯—伯顿法”。

面对美国的上述干涉主义政策,拉美国家进行了坚决抵制和不妥协的斗争。1996年,围绕“赫—伯法”展开的斗争是美拉关系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幕。在这一年召开的3次重要地区会议——美洲国家组织会议、里约集团首脑会议和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上,与会国家连续3 次通过谴责美国的决议。这在美洲关系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充分显示出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孤立处境。

1997年克林顿连任后,调整了对拉美的政策,再次把美拉关系放在其对外政策的优先地位。美国政府在一系列问题上向拉美国家做出让步,如就西红柿进口问题与墨西哥达成协议,对墨西哥油梨解禁,同意在扫毒问题上应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推迟实施“赫—伯法”有关制裁外国公司的条款等,取得了拉美国家的谅解。1997年,克林顿总统还两度出访拉美,访问了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巴西和阿根廷等6国,与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首脑举行会晤。访问期间, 克林顿宣布与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建立涵盖整个西半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是美国政府进入90年代后提出的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也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其在美洲地区的根本利益和巩固其在这一地区的霸主地位。随着欧元启动的临近,克林顿政府把实现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作为对拉美外交的优先课题。在1994年,克林顿提出提前在2005年之前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议。1994年12月举行的第一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与会各国首脑同意2005年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

但是,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在美国国内遇到阻力,美国孤立主义和保守主义势力反对扩大对拉美地区的自由贸易;克林顿总统谋求的“快速决定权”也遭到国会否决。在拉美,提前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议遭到巴西等一些大国的反对。巴西等南方共同市场国家领导人认为,在美国仍对一些拉美国家产品实行歧视性贸易壁垒政策的时候,过早建成美洲自由贸易区,将损害其经济。他们还主张拉美国家在其一体化组织有了一定发展后,集体与美国谈判。因此,1997年克林顿重提这一建议,在访问巴西和阿根廷期间试图说服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但没有达到目的。1998年在圣地亚哥举行的第二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与会各国同意2005年为最后建成该自由贸易区的时限。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实际上是美国放弃了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领导权。

回顾过去10年的历程,可以看出:

第一,美拉关系新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如果说,拉美国家经过战后40年的斗争,摆脱了美国的控制、走向完全独立自主,是战后美拉关系的第一次根本性变化,那么,冷战后形成的以合作为主的新格局的出现,则可以认为是战后美拉关系的第二次根本性变化。美拉关系已由冷战前那种对抗多于合作的时代,进入合作多于对抗的新时代。今后随着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双方经济关系的相互依赖将会进一步加强,合作的一面将会更加突出。

第二,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重新确立了绝对优势地位,同时,拉美对美国资金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强。到1996年底,对美贸易已占拉美地区对外贸易的60%以上,其中墨西哥已达80%。美国在拉美外国投资总额中占62%。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 ~199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巴西等国的冲击,使拉美国家,特别是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大国,不得不求助于美国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造成对美国的依赖进一步加深。这不可避免地对拉美外交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10年来双方发生的争端和斗争表明,美拉之间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将继续存在下去,受其制约,美拉双方控制与反控制,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也将长期持续下去。从90年代的历史来看,在涉及本国主权的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上,大多数拉美国家能够坚持独立外交政策,在努力改善与美国关系的同时,对美国的干涉主义、霸权主义行径,敢于针锋相对地斗争。美国已不可能像50~60年代时那样,将拉美地区重新变成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后院”,将其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因此,美拉之间既斗争又合作,而以合作为主的关系将长期保持下去。

(四)中拉关系迅速发展

90年代以来,中拉关系取得了迅速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主要拉美国家与中国的政治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中国与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先后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双方利益一致,立场一致,相互支持,相互声援;双方的经济贸易合作不断扩大,贸易额成倍增长,1997年双边贸易已从1989 年的10 多亿美元增长到84亿美元左右。目前,中拉关系中的主要问题是双方的经济贸易合作与双方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关系的发展程度都不相称,贸易和投资额在各自贸易和外国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极小,甚至微不足道。中拉双方政府和领导人已开始认识到,这是阻碍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并开始着手推动双方企业扩大交流。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至今进展不大。

对新世纪的展望

综上所述,展望21世纪拉美地区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可以看出以下趋势:

一、拉美地区的政治局势将继续保持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大多数国家不会发生剧烈的动荡。民主化进程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墨西哥等一些国家将继续推动国家政治改革,代议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预料拉美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等国家争取国内和平的进程也将发展下去。但是,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这一进程不会一帆风顺。

二、在经济方面,拉美国家将继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和政策,以实现健康、稳定、持续的增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1999年,主要拉美国家特别是巴西,将不得不进入新的经济调整期,以避免陷入经济和金融危机。短期内还不会爆发类似80年代初债务危机引发的那种大规模长期经济危机。少数国家虽然面临金融危机的风险,但由于内外条件的变化,发生像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那样严重危机的危险也相对减少。总的来看,下个世纪初,这个地区的经济将会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拉美作为世界主要经济增长中心的地位不会发生逆转。

三、拉美地区独立外交和对外关系多元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谋求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主权与和平的发展环境将继续是拉美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初,拉美外交的重心将是围绕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展开的谈判。美拉关系将进一步调整,双方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将有所加强。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但其独霸拉美的历史不会重演。美拉之间在政治、经济和其他各个领域的矛盾和斗争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但对话将代替对抗。以加强本地区内各国之间团结为目的的地区内外交将更加活跃。地区一体化进程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与此同时,拉美各主要国家将更加重视和谋求扩大与其他地区的政治和经贸关系,特别是与欧洲及亚洲的关系。

上述发展趋势既为中国扩大与拉美国家关系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中国应抓住机遇,从长远目标出发,制定面向下个世纪的对拉美外交战略和规划,推动和扩大双方经济贸易往来,积极稳妥地发展中拉关系。

标签:;  ;  ;  ;  ;  ;  ;  ;  ;  ;  ;  ;  

面向21世纪的拉丁美洲_自由贸易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