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正确论文,科学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9]11-0005-05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为此,必须澄清理解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几种模糊认识,弄清楚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发展观的关系,弄清楚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弄清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
一、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但科学发展观不只是解决了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权威界定。但我们在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时,还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第一,理解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结合起来。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创新成果,其标准表述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狭义的科学发展观主要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我们通常讲: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狭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同时,狭义的科学发展观又构成了广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因此,在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时,不能只讲狭义科学发展观,这样会给人一种印象,似乎科学发展观只是解决了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而应将广义和狭义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理解,广义科学发展观比狭义科学发展观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它解决的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第二,理解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要清楚:其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三,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应把科学发展观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认识,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而不能只是从发展这个角度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第三,理解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其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种递进关系,也是一种继承和发展关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种并列关系。这三大理论成果,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共同的研究主题。它们共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这四个基本问题,而不是分别回答某一个问题。这是我们党把这三大理论成果整合在一起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理解科学发展观时,要特别注意澄清下列认识,即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这样理解,很容易割裂三大理论成果的联系,肢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发展思想的精华,但不能用传统文化来解读科学发展观
在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时,我们必须承认,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本”、“和谐”、“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等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也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十分深厚的思想渊源。但我们认为,我们不能用传统文化来解释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本思想。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今天我们常有人把“以人为本”描述成历史上的“民本”,有的学者甚至主张把以人为本直接改为以民为本。其实,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虽然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民本思想中的“民”,至多算是“臣民”,它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其本质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实现“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达邦宁”的“驭民”、“治民”之术,其价值取向是君本位而非民本位。
我们也必须承认,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和”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调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济众”;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解能容”、“和而不同”。今天,在理解和谐社会的时候,有不少学者直接对其作了符合传统的解释。其实,古代社会中的和谐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和谐有很大不同。比如说,古代强调的“天人合一”常被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上“天人合一”的“天”首先指的是“天道”,即规律,其次是“天子”,即皇帝,最后才是指的自然。而且“天子”是“天道”的化身,是一种虚幻的东西。我们今天对“天人合一”思想完全作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解,是将其最不重要的思想放大了,或者说我们对“天人合一”作了完全现代的解释。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确实包含着社会和谐的思想,但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社会是有很大区别的。它所寻求的是低水平的、封建社会的和谐,而非我们今天强调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而且他们追求的和谐,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存在私有制、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三、科学发展观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化与西方发展观的积极成果,但不能对科学发展观作西方话语的解释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的确吸收了国外文明成果,借鉴了国外发展经验。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当今世界的发展孤立地考察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但也不能对科学发展观作西方话语的解释。
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来源于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对此,我们是不能赞同的。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权、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西方人本主义,以个人为本位、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基本追求,在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个人利益至上。同时,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揭示了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西方人本主义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因此,我们不能用西方的人本主义来解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直接来源于国外发展观,对此我们也不能赞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外发展观在不断演变。从20世纪50年代追求经济增长,到60年代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再到70年代注重可持续发展,80年代后期开始将发展看作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发展观越来越理性。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发表了《新发展观》一书,强调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所谓“整体的”,就是不仅要考虑人类整体的各个方面、而且要承认和兼顾各个方面的不一致性;所谓“综合的”,就是要把发展的各种方面和各种因素聚集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紧密依存的结构;所谓“内生的”,就是强调一个国家的内部力量和资源及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为了纠正传统发展观“见物不见人”的偏向,佩鲁综合了“人的发展第一”和“基本需求战略”等观点,提出了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共同体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①这种把发展重心由客体移向主体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观上的一个质的转变,体现了西方发展观的进步性。但我们不能就此得出结论说科学发展观直接继承了西方发展观,只能说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如果我们直接用西方发展观来解释科学发展观,只能导致这样的结论:第一,科学发展观只是顺应了国外发展观的演变,因而谈不上什么新意。这不利于我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比西方国家晚了近20年,这是我们发展的一大失误。这不利于我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三,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只是继续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罢了,因为西方已经比我们早做了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不利于我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结合中国发展的阶段性来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而不能对科学发展观作完全西方化的理解。
四、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精髓,但不能脱离中国实际空谈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是因为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虽然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增长幅度较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没有变。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是因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都是民生问题。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要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当前我国虽然生产力发展较快,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是因为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速度很快,但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不平衡性进一步凸现出来,尤其是城乡、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突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压力逐步加大,未来发展过程中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严重。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主张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因为当前我国环境状况依然持续恶化。未来20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将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需求也将继续提升,对于环境质量的需求也会更高,我国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公平正义,是因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当前,虽然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正在日益提高,但我国贫困人口仍然很多,贫富差距正在逐步扩大,公平正义问题愈来愈严重。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要把就业当作民生之本,主张采取措施扩大就业,鼓励创业,是因为现阶段我国人口规模较大、劳动人口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十分关注民生问题,是因为涉及到民生的教育、医疗等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教育机会不断扩大,但是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不均衡,制度不健全,经办管理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运营依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结合起来,是因为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以此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谐,是因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风险日益增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国面临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任务更加繁重。
科学发展观正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才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因此,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空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而应该把科学发展观放在当今时代的大趋势中,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认识其理论贡献。
五、科学发展观创新了我们的发展理念,但科学发展观不是对以往发展思路的全面否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当前,在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时,常常有人把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观进行简单对比,并认为科学发展观实现了我们党发展观上的纠偏。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毛泽东时期,我们党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践证明它是彻底错了;邓小平时期,我们党实现了对毛泽东发展观的纠偏,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邓小平没有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邓小平的发展观虽然正确,但还是不科学;江泽民时期,我们党实现了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纠偏,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但对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因此江泽民时期的发展观虽然也是正确的,但仍然不科学。而在胡锦涛时期,我们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以人为本,既关注社会全面发展,还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把发展的内容讲全了,因此我们现阶段的发展观才是科学发展观。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时,我们还注意到另外一种倾向,即有的同志将前30年同后30年做简单对比,或者把前30年同后30年对立起来。持此观点的同志,要么用后30年取得的辉煌成绩同前30年存在的问题对比,用肯定后30年否定前30年,要么用后30年存在的问题同前30年取得的成就进行对比,用肯定前30年否定后30年。这两种对比均是不科学的,都是不尊重客观历史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历史发展的逻辑。否定前30年,容易导致历史的断裂,也无法理解改革开放政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否定后30年,容易导致我们走回头路,无法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我们认为,评价一种发展观是否正确,关键看以下几点:一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是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在立场上,是否站在了最大多数人的立场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在方针政策选择上,是否抓住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毛泽东的发展观曾出现过严重失误,原因在于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错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完全正确的判断。正因为如此,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我们党的发展观之所以在演变,在发展,是因为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社会主要矛盾的各种因素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因为加了“科学”二字才科学,而是因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未来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相适应,人类依存于自然界、人和自然界应和谐相处,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彼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等重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因此,我们在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时,不能割裂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联系,必须将其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框架中、放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中去理解,否则我们难以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难把握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六、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社会全面发展,但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党工作的中心。时下,在所谓反思改革的过程中,有一种观点否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人指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种“极端经济主义观点”,因而是错误的;有人认为“中国的一切乱象源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这一国策可以休矣。还有的人认为,既然我们讲以人为本和社会全面发展,就不能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认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但不能忽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正确判断,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全面总结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②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邓小平曾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即使未来爆发了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仍然要回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江泽民指出:“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③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也特别强调:“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④党的十七大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的一次重要的拨乱反正,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30年来我们国家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根本原因。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是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才能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并没有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一如既往地把经济建设置于中心位置,强调各项工作服务并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须臾不可动摇或者置换、放弃或者削弱。因为只有通过经济发展积累了相应的物质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科学的发展方式具有物质的依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然必须重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全面、不协调问题,但不是、也决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是以经济建设为“唯一”,而是要努力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失去目标和动力;不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就会失去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经济发展迟早会受到制约而难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只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
注释:
①参见[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③《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7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1页。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论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