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分析论文_王敏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扒齿港镇中心卫生院

【摘 要】目的:探讨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后位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54,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1,P>0.05)。结论: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突出,值得推广。

【关键词】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慢性肛裂;后位内括约肌切开术

肛裂是临床肛肠科常见疾病,是指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发病初期在肛管皮肤层出现裂口,随着病情逐步发展延伸至皮下组织、括约肌浅层,呈椭圆形或梭形[1-2]。多数患者源于长期便秘、粪便干结导致排便时机械性创伤所致,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本研究中以71例慢性肛裂患者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探讨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的71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4.2±6.1)岁;患病时间:1-6年,平均患病时间(3.5±1.4)年;其中Ⅱ期肛裂17例,Ⅲ期肛裂18例。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3.9±6.5)岁;患病时间:2-6年,平均患病时间(3.7±1.6)年;其中Ⅱ期肛裂17例,Ⅲ期肛裂19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慢性肛裂的诊断标准,排除神经系统障碍、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疾病严重程度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后位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具体操作步骤: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保持右侧卧位躺平行骶管麻醉,常规铺设消毒方巾,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于患者肛缘处作放射性切口,长度约3cm,采用组织钳牵引切口皮肤,锐性分离皮下纤维化组织,促使外括约肌皮下部、内括约肌显露,并在其下缘切断1cm,对创面进行修剪保证伤口引流通畅。

观察组患者采用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手术麻醉方法与准备工作同对照组。于患者截石位6点位肛缘处作放射状切口,长度约2cm,待确定括约肌间沟后于切口处插入蚊式血管钳至内括约肌下缘,并对内括约肌行钝性分离,挑出内括约肌下缘部分至切口外,于下缘相距0.5cm处采用剪刀将0.3cm×0.5cm×0.1cm下缘组织分别作3段切开,每一段约为0.5cm,最后将游离内括约肌纳入切口内,对创面进行修剪保证伤口引流通畅。

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第1d进流质食物,之后可正常进行饮食,便后采用中药熏洗剂进行坐浴,每天定时进行换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观察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并发症包括尿潴留、肛乳头炎、肛窦炎、梭形溃疡、肛门梳硬结、裂痔。

1.4疗效判定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异常体征全部消失,创面完全愈合且瘢痕坚实;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异常体征明显改善,创面正在愈合,肉芽呈鲜红色;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异常体征无明显改变甚至恶化,创面未愈合。

1.5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年龄、性别)采用t 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35例,治愈12例(34.3%),有效14例(40%),无效9例(25.7%),总有效率74.3%;观察组患者36例,治愈15例(41.7%),有效15例(41.7%),无效6例(16.7%),总有效率8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32,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

对照组患者35例,尿潴留5例、肛乳头炎3例、肛窦炎3例、梭形溃疡2例、肛门梳硬结2例、裂痔1例,并发症发生率45.7%;观察组患者36例,尿潴留2例、肛乳头炎0例、肛窦炎1例、梭形溃疡1例、肛门梳硬结0例、裂痔1例,并发症发生率13.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54,P<0.05)。对照组复发率8.6%(3/35),观察组复发率5.6%(2/36),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1,P>0.05)。

3 讨论

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肛门疼痛、便血、肛门瘙痒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3]。慢性肛裂患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术式多样,其中化学性内括约肌切开术、闭式内括约肌切断术具有损伤小的优势,但是术后容易复发和感染;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手术操作较为复杂,虽然效果理想,但是手术创面大,容易发生并发症;后位内括约肌切开术可有效缓解患者肛门疼痛以及瘙痒、便秘、便血的临床症状,但是手术创面大,不利于术后愈合,且易出现并发症[4-5]。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在慢性肛裂治疗中得到有效应用,改进了后位内括约肌切开术的不足,治疗优势更明显。该方法在可视环境下操作,手术视野较为清晰,能够准确判断括约肌的切断厚度;且采用节段式部分切开,可有效缩小手术创面,使肛门后正中位的正常组织得到保护,有助于术后愈合,减少并发症[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治疗,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突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莹璐,徐月.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4,11(24):3180-3181.

[2] 安辉.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后位部分切开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3(15):2251-2252.

[3] 王晋文,连文香.局部外敷硝酸甘油油膏与常规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慢性肛裂11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3):296-297.

[4] 内镜治疗专家协作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专家共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1):1197-1200.

[5] 周平红,李全林,姚礼庆等.开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要点[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11):601-603.

[6] 徐春雨.两种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对比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12(6):735-736.

论文作者: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后位内括约肌节段式部分切开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分析论文_王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