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浦东 201206)
【摘要】中风后肩痛是临床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技术在中风后肩痛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疗效,尤其是中医药治疗方法结合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关键词】 中医药;中风;肩痛;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305-04
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而中风后肩痛是临床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会加重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难度,影响康复进程和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并且如不积极治疗将导致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挛缩僵硬、肩手综合征等严重后果,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近年来,怎样预防和治疗中风后肩痛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传统中医药治疗效果得到了高度认可。本研究拟综述近五年中风后肩痛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1.中药治疗
1.1 中药内服
中药可以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促进血液循环,通络止痛。倪烨[1]等给予中风恢复期偏瘫肩痛患者常规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自拟活血祛痰通络汤治疗(组成:黄芪45g,当归、地龙、桃仁、赤芍、鸡血藤各12g,白芥子、全蝎,桑枝、木瓜各9g,白芍、乳香、没药各6g),3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肩痛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陈德仁[2]采用自拟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每日2次,配合康复训练,15d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对比维脑路通静滴加芬必得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肩痛改善优于对照组。
1.2 中药外敷
黄雯[3]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配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结合自制中药(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独活、透骨草、羌活等,取各等份碾为药粉,将药粉与本院制作药酒调成糊状药膏)外敷,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炳等[4]以如意金黄膏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痛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针刺治疗对照,结果显示金黄膏外治组有效率为95%,与针灸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1.3 中药熏蒸
彭银英[5]等按照简单随机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现代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浙江腾达全自动熏蒸治疗仪,药物(通经活络、舒筋止痛熏洗方组成:冰片3g、檀香10g、威灵仙15g、伸筋草15g、当归10g、白芍30g、木瓜30g、乌梅10g、鸡血藤20g)置于药罐内,患者取坐位,机器启动后对准患者肩部,每天1次,每次20min,治疗3周,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ROM积分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陈宗华[6]等将治疗组37例患者采用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对照组32例单用运动疗法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71.9%,表明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偏瘫后肩痛效果明显。
2.针灸治疗
针灸是治疗中风后肩痛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其临床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易为患者所接受。近年来,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针刺方式及手法多种多样,并且多采用针刺与康复相结合的方式。
2.1 体针疗法
肖瑜[7]等将中风并发偏瘫性肩痛病例118例,分为针灸治疗观察组68例及西医治疗对照组50例,观察组取主穴:人中、患侧极泉、通里、内关、绝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交替针灸,按经络辨证予以配穴,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54.4%,显著优于对照组。崔韶阳[8]等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肩三针结合康复组(治疗组)、康复组(对照组)各32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2%(P<0.05)。
2.2 头针疗法
龚辉[9]等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康复组,分别采用头穴丛刺配合康复治疗和单纯康复治疗,针康组头针针刺取穴采用于氏头部腧穴分区法中的顶区和顶前区,采用长时间留针间断行针法,留针6h,期间每隔30min捻转1次,重复两次,然后每隔2h捻转1次,直至出针,每日1次,在头针治疗基础上,另取穴肩髃、肩贞、臑会接电麻仪,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6次,并配合康复治疗,康复组则单纯采用康复治疗,4周后,研究表明,针康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康复组。
2.3 腹针疗法
陈红霞[10]等对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选穴:中脘、商曲(健侧)、滑肉门三角(患侧),留针过程中同时给予患者肩部康复手法治疗及训练,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4 电针疗法
陆建虎[11]等运用电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中风后肩痛30例,并与单纯采用康复手法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肩关节活动相关性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显示了电针结合康复治疗的镇痛优势。李宁[12]等采用双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符合脑卒中后肩痛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和康复组,针推组给予规范化的电针与推拿治疗;康复组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PNF挤压稳定手法等康复方案治疗,6周后,数据显示针推组优于康复组。
2.5 温针灸法
刘铭[13]等人观察温针联合中药薰洗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治疗组先采用针刺,常规消毒,刺入后轻轻的提插捻转使之得气后,将2cm艾条在主穴针柄上点燃,留针30分钟,再进行中药熏洗和康复治疗,每日一次,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结果证明,治疗组患者肩部疼痛强度、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肖春海[14]等采用温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22例,并与单纯康复疗法治疗22例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温针灸配合关节康复治疗中风后肩痛,在修复组织、缓解疼痛的同时,增大关节活动度,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迅速恢复。
2.6 腕踝针疗法
吴加勇[15]等观察腕踝针配合持续运动疗法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对照组采用上肢多关节康复训练治疗仪进行持续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腕踝针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张招娣[16]等对25例偏瘫肩痛患者采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四个疗程后肩痛程度明显减轻,上肢功能达Ⅳ级及以上由12% 提高到64%,表明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疗效较好。徐磊[17]等采用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与单纯采用康复训练的对照组作比较,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表明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7 火针疗法
王霞[18]等运用火针疗法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43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3周后,火针治疗组的疼痛改善明显优于对症常规治疗组。徐展琼[19]等将84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毫火针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行康复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肩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黄昌锦[20]等对35例肩手综合征治疗组患者采用火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结果表明火针针刺经筋结点能有效地缓解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肩关节的疼痛。
2.8 浮刺疗法
倪欢欢[21]等采用浮刺配合棍棒操防治中风后肩关节疼痛,并与常规进行棍棒操训练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浮刺配合棍棒操训练治疗优于单纯棍棒操训练。汪军[22]等使用浮刺配合康复训练来改善中风后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度,并与常规进行康复训练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活动度较治疗前好转(P<0.05),但浮刺配合康复训练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9 巨刺疗法
王伟[23]等采用“巨刺”法,以健侧肩髑、肩贞、阳池、腕骨和患侧肩髑、肩前、阳溪、大陵为两组治疗穴交替使用,总有效率为77.42%。陈宥伊[24]等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组加刺健侧中平、三间穴,对照组加常规肩髃、肩髎、肩贞穴,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分别采用VAS 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0 其他针刺疗法
王卫强[25]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锋钩针疗法,选取患侧肩前、肩髃、肩贞、曲池、外关、养老穴,采用锋勾针勾割各穴,垂直进针2~ 5毫米,进针后摆正针身,勾割3下,术毕在肩前、肩髃、肩贞、曲池穴行火罐治疗,然后在施针处消毒后贴创可帖,3周后结果显示锋勾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杨知博[26]等采用眼针配合Rood物理治疗技术治疗,眼针疗法采用田维柱在《中华眼针》中的眼针穴位分区,取穴:上焦区(双),大肠区(双),肺区(双),小肠区(双),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缓解疼痛上优于采用体针配合传统康复训练的对照组。张春运[27]等分别给予治疗组芒针深刺阿是穴及对照组毫针针刺“肩三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43.3%(P<0.01),表明芒针深刺阿是穴可明显减低中风后肩痛患者的疼痛程度。
3.推拿疗法
刘冰[28]等观察治疗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十二井穴按摩与康复交替治疗,治疗组只采用康复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杨波[29]等采用推拿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来改善中风偏瘫肩痛,并与常规进行康复训练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肩痛缓解程度及肌力改善等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总有效率为96.9%。郜时华[30]等探讨正骨推拿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将30例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患肢中药熏药及超短波等常规理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颈部及患侧肢体给予正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上肢的疼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4.其他中医疗法
中医药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除中药、针灸及推拿疗法以外,尚有其他方法治疗本病的报道。冯绍雯[31]等将69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外给予2%利多卡因注和醋酸曲安奈德进行肩部痛点注射,治疗4周后,治疗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陈宗华[32]等探讨雷火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于推拿治疗前先在疼痛肩关节行雷火灸,对照组单用推拿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高灵爱[33]等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刺络拔罐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刺络拔罐康复组优于康复组。姚丽梅[34]等将90例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温针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技术,采用DS-MF2B 型超声电导仪及超声电导药物凝胶贴片(南京鼎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凝胶内含羌活、血竭、红花、全蝎、牛膝、地龙、骨碎补、制没药、防风等中药,结果显示治疗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5.小结
综上所述,肩关节疼痛是中风后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不仅增加了患者康复的难度,也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近年来,研究证实,中风后患者康复介入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35]。目前,中风后肩痛的治疗手段繁多,如中医药治疗技术、各种现代康复运动疗法技术,其在中风后肩痛治疗上都取得了一定疗效,尤其是中医药治疗方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中风后肩部疼痛的衡量及疗效标准不精确,没有确切的量化指标;缺乏对中风后肩痛规范化治疗方案的研究;有较多研究样本量太小,缺乏大样本,缺乏可信度;有些研究设计缺少长期追踪随访的远期疗效观察。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多开展大样本、多方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针对该病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并跟踪随访远期疗效,使有效的方法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倪烨,陆俊,肖晓.自拟活血祛痰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肩痛38例[J].四川中医,2012,30(10):101-102.
[2]陈德仁.身痛逐瘀汤加减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35例临床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0):883-884.
[3]黄雯.自制中药结合综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1):102-103.
[4]陈炳,黄建平,陈建飞,等.如意金黄膏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5):1065-1067.
[5]彭银英,朱乐英.中药局部熏蒸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1):16-18.
[6]陈宗华,黄宗菊,肖慈丽,等.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偏瘫后肩痛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2):80-81.
[7]肖瑜,范明莉.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132-133.
[8]崔韶阳,王曙辉,许明珠,等.肩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运动功能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1):92-94.
[9]龚辉,唐强.针康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0-11.
[10]陈红霞,杨继发.腹针配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5(4):37.
[11]陆建虎,陆瑾,张丽霞,等.电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卒中后肩痛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3,45(1):60-61.
[12]李宁,田丰玮,王成伟,等.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双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12,32(2):101-105.
[13]刘铭,马晖,富晓旭,等.温针联合中药薰洗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2):1174-1177.
[14]肖春海,李明.温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22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11):1672-1673.
[15]吴加勇,叶宝叶,薛偕华,等.腕踝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卒中后肩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5):409-411.
[16]张招娣,胡蓉,李博文,等.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5):57-58.
[17]徐磊,江勇,曹小芳,等.腕踝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2):1865-1866.
[18]王霞,王卫强.火针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43例[J].光明中医,2011,26(4):754-756.
[19]徐展琼,王澍欣,周昭辉.毫火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5):753-755,760.
[20]黄昌锦,黄应杰,吴艳华.火针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8):627-629.
[21]倪欢欢,吴耀持,包歆滟,等.浮刺配合棍棒操治疗中风后肩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2):1001-1003.
[22]汪军,崔晓,倪欢欢,等.浮刺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4):294-298.
[23]王伟,秦爱国.巨刺法治疗肩手综合征镇痛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2,17(5):6.
[24]陈宥伊,石学敏.巨刺中平、三间穴治疗中风肩痛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5):39-41.
[25]王卫强,孟立强,冀来喜.锋勾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1):95-97.
[26]杨知博,刘东,常悦松,等.眼针配合Rood物理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9):77-79.
[27]张春运,张维.芒针深刺阿是穴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2):1004-1005.
[28]刘冰,郑晓蕾,刘春芬.十二井穴按摩与康复联合治疗中风偏瘫肩痛31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1):38-39.
[29]杨波,邢雪梅,刘佳,等.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3):135-138.
[30]郜时华,费英俊,支世保,等.正骨推拿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47-48.
[31]冯绍雯,华路雄,王建国.痛点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4):3839-3841.
[32]陈宗华,黄宗菊,李悦.雷火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中风后肩痛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2):1159-1160.
[33]高灵爱,楚佳梅,包烨华.刺络拔罐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1):821-823.
[34]姚丽梅,倪春初,沈志方.中医定向透药配合温针治疗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10):764-766.
[35]蔡美娟.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7(5):513-514.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PKJ2015-Y59)
论文作者:陆琼,张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中医药论文; 腕踝针论文; 综合征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论文;